人類極度寵愛「家貓」,為何卻親手挖掘了石虎的墳墓?

蘇怡文
6 min readApr 6, 2019

石虎與人的生存之道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許多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親暱地呼叫貓咪的名字,並將頭埋入毛茸茸的肚子裡,大口大口吸取「貓咪芬多精」,因為養貓的風潮逐漸盛行,各式各樣的相關產品也紛紛推出,像是貓咪飲水機、氨基酸、空中走廊、貓咪零食等等,但近期因中部開發案而出名的「石虎」可就沒像家貓一樣幸運了!

第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石虎」。(圖/取自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臉書)

很多人在路上看見石虎就會將其認為是貓咪的一種,不過「石虎是石虎,石虎不是虎斑貓!」,兩者其實是不同屬的物種,且石虎體型略大,俗稱為「山貓」( leopard cat ),主要分辨的特徵為,石虎耳後會有一塊微帶淡黃的白色圓斑,額頭則有 2 條灰白色縱帶,還有身上了佈滿豹斑(塊狀斑點),苗栗、南投、台中為他們的重要棲息地。

「石虎」與「虎斑貓」兩者為不同屬的物種。(圖/取自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臉書)

雲豹、石虎棲地遭破壞之議題,早已吵了好幾年,儘管去( 2018 )年環團及環保人士不停呼籲要保護石虎棲地,還是無法阻止兩項在苗栗的私人開發案「裕隆汽車三義二廠擴廠興建案」、「 3 個佛教宗廟開發一案」通過環評,或許是因上述是私人開發案,因此公部門就算在意也愛莫能助。

不過根據研究指出,石虎全台僅剩不到 500 隻,且 7 成居於低海拔的石虎,也因近年來的道路開發,頻頻發生被路殺的情形,引起民眾關切。苗栗縣政府為了嚮應民間保育石虎的訴求,去年 5 月提出第一版《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規定縣府及所屬單位若要在棲地內興辦公共工程開發面積逾 1 公頃或闢路逾 1 公里,應事先向石虎生態保育背景專家諮詢,來確定工程是否需要迴避、減量、或其他生態補償措施,並採取對環境友善的工法,期盼藉此減少開發行為對石虎棲地的衝擊。

但在討論的過程中,苗栗縣議會第四審查會小組召集人林寶珠認為,自治條例「開發面積逾 1 公頃或闢路逾 1 公里,應事先向石虎生態保育背景專家諮詢」的規定,恐怕過於限縮公部門以及縣民的開發,不利於苗栗縣長久發展,經過再三的討論之後,議會決議將全案退回。

從苗栗縣政府不果決通過《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就能得知地方政府並沒有決心想要處理這個問題。去年底苗栗縣卓蘭鎮公所向中央申請在苗 140 縣道旁開闢「大安溪濕地公園」,獲得前瞻補助計畫台幣 8000 萬元,引發民眾批評根本就是「花公帑毀滅生態」,不過卓蘭鎮公所祕書徐士凡解釋,這一處公園用地並非石虎棲地,但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則發出聲明反駁,是公部門缺乏生態基礎概念,低估了公共工程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雙方各執一詞。

苗栗縣政府一方面想要討好民心制定了《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一方面苗栗縣卓蘭鎮公所又向中央申請前瞻計畫補助,要興建「大安溪濕地公園」,縱使縣府在這件事情上,表示「大安溪濕地公園計畫」是由卓蘭鎮向中央申請的,並非縣府權責,但鄉鎮要向中央申請補助時,介於中間的縣政府會不知情嗎?這樣的推託,在外界看來,也不過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說法。

再從地方政府看到個人,也能發現某些個人的言行存有矛盾性,苗栗縣議員韓茂賢日前在一場座談會質疑苗栗僅有 500 隻石虎的說法,表示根據他的估算,「到現在我看應該超過上萬隻了吧」,然後還更進一步想合理化自己的說法,稱「上萬隻的結果是什麼?石虎老是會跑到路上被車子撞!」。

此番言論引起眾多網友的撻伐,他去年 5 月 30 日在臉書上的發文再度被翻出,韓茂賢寫下:「本人認為石虎最大的天敵是人類,只要人類不獵殺、不捕捉,反過來愛護石虎的時候,人類反而是石虎最大的靠山。只要人們不去危害石虎,石虎自然得以繁衍茁壯。」,以上支持保育石虎的立場,為何經過一場九合一大選後,就變了樣呢?

苗栗縣議員韓茂賢選前選後竟兩樣情。(圖/翻攝自韓茂賢臉書)

若縣政府不自覺保育石虎的重要性,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鄉鎮市的道路開發會導致動物棲地破碎化,除了壓縮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也會增加路殺事件發生的機率,石虎很多時候只是要到對面尋找食物,但面對一條條的道路開發,一不小心就會賭上自己的性命、命喪黃泉。

石虎數量會銳減,主要是因「人為」造成的。(圖/取自窩窩粉絲專頁)

再來就是在某些農民眼中,認為石虎是喜歡入侵雞舍的「害獸」,因此每當農舍被破壞或是雞蛋被偷時,就會直接認定石虎是罪魁禍首,其他對於石虎不熟悉的農民,可能也因為聽到風聲知道石虎會破壞農舍,進而跟風一起討厭石虎,不過他們不知道的則是體型較大的掠食者(例如鳳頭蒼鷹或蛇類)同樣會獵食沒有圍籬保護的小雞與雞蛋,若將所有的錯誤指向石虎一物種,是否顯得太不公平?

上述的說法,可能會讓閱聽眾將人與石虎放在對立面上,但其實「人與石虎共存」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而這樣的終極目標某一些苗栗縣農友做到了,他們在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輔導下推出了「楓樹窩石虎米」,其中提倡的概念為鼠類、野兔會在以環境友善方式耕作的稻田中覓食,藉此提供石虎獵食機會,營造出生生不息的食物鏈。

林務局大湖站林如義主任表示,「我們想要創造的,不單是為石虎而去利用這些農民,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共生。」,如今「石虎米」的經營已好幾年,耕作面積從原本的 0.4 公頃逐漸擴大,也有許多企業及扶輪社開始藉由活動或募款方式支持石虎米的經營,藉由社區保育來復育石虎之路雖然遙遠,但只要心繫一絲希望持續向前,相信總有一天「共存」的目標將會實現。

家貓與石虎雖是不同屬,卻同樣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及驕縱、迷人、欲情故縱之個性,只因「人」重不重視,造就出兩種天差地別的命運,實在是不公平,人身在大自然裡,不應再以「人定勝天」的心態去面對種種生態議題,應要轉變想法尊重大自然,以「物種共存」的方式去面對,唯有如此生態鏈才可以永續。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