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完成Google Design Sprint 衝刺計畫@親子天下(上)

Iris Chen
9 min readMar 11, 2018

--

親子天下導入數位產品經理制(Digital Product Manager)已經有數年時間,主要平台開發專案都由PM來主導,到完成專案開發上線。

但產品經理PM的培訓並不容易,特別是現在各種專案都與數位有關,如何讓更多人具有數位開發能力更顯重要。去年年底時,親子天下陳世耀總監找我聊,希望能辦個workshop,讓公司更多同事能學習數位產品開發流程。

剛好我讀完 Design Sprint的5日衝刺計畫 這本書後,一直想找時間試行,與總監討論後便決定以此讓大家實際動手執行。

摘錄Design Sprint 衝刺計畫書介:

Google創投團隊認證的獨特5天5步驟工作流程,藉由設計、建立原型和邀請顧客實地測試構想,在5天內就能解決各種商業難題;並且已在Google內部及超過100家新創公司證實有效!

聽起來很酷吧!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需完成的內容為:

參加同事主要為網路編輯(社群小編)、影音製作、工程師、視覺設計、產品經理等。由於同事日常工作繁多,撥出完整的5日實在太困難了,最後我們濃縮在2.5日內完成整個衝刺計畫。

除了挑戰縮時衝刺外,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又不便分成二梯次,便決定在同一場地分成二組二題目同時進行。整體流程紀錄於下供大家參考:

會前會

在Workshop的前二周召集10分鐘快速會議,向所有參與同事介紹Design Sprint 衝刺計畫流程,並且提醒需先預做的作業。

在書中並不需有此事前作業準備,一切都到Workshop Day 1時進行即可。

但由於我們是將書本「星期一&星期二」濃縮在第一日就要完成,因此原訂於Day 2上午的外部觀察 閃電示範 就需請同事預作準備。

閃電示範 是讓每個組員以3分鐘為限,向大家分享1~2種外部相關解決方案。而為了收集外部參考,也需預先將衝刺計畫所希望達成的「長期目標」方向先定義下來,這些是與書上不同之處。

§ 會前提醒事項範例

1) 讀完書
2) 準備專家問題
3) 準備 閃電示範
4) Sprint期間請不攜帶電子裝置、手機等(休息時間才能用)
5) Sprint期間請攜帶書,有問題可以立即查詢

§ 角色分派

每組中需有一位決策者,由實務上與此專案相關的同事擔任(如PM或企劃)。另外,由我和世耀總監分別擔任二組的促進者角色。

決策者:小組討論過程中遇到爭議時的,擁有最後決策權的人。

促進者:在衝刺計畫過程中,負責管理時間、概括眾人觀點、從旁觀察做討論筆記,並假裝是外人問些笨問題:「是這樣子的嗎?」「為什麼呢?」,協助大家深入思考。

【Day 1】完成書本「星期一&星期二」內容

9:50 分組入座
10:00–10:05 Design Sprint 介紹、小組自我介紹
10:05–10:40 列出長期目標與問題
10:40–11:20 畫示意圖
11:20–12:30 請教專家-3位
12:40–13:30 午休用餐
13:30–14:00 HMW分類與確定目標
14:00–15:00 閃電示範
15:00–17:00 討論是否分工 & 四步驟畫圖法

1. 列出長期目標與問題

「衝刺計畫」第一件事是就是列出專案目標。

首先以終為始 Start at the end 從結果回推,思考專案長期目標。討論的重點在於樂觀思考,讓成員透過以下問題與討論、找到答案。

為什麼要做這個專案?
6個月、一年、五年之後,我們希望自己走到哪裡?

雖然這次我們已預先提供目標,但組員仍可更深入討論並再定義長期目標。

接下來換個方向,想像一年後這專案失敗了,會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種悲觀思考角度,把危險假設轉換成問題,試著找出一些答案

如果沒人用怎麼辦 ?
如果市場改變怎麼辦?
如果競爭對手也推出怎麼辦 ?

我們在現場準備許多壁報紙,當各組成員討論時,促進者協助將討論中被提到的關鍵字句記下。有些好點子在討論過程中,可能一瞬即過,促進者能以旁觀角度適時筆記,這些在後面的繪製草圖會用到。

各組討論後,需將長期目標和問題(1~10多則等)寫在白板頂部,以確保後續大家的方向一致。

2. 畫示意圖

這一個步驟要將抽象的「長期目標」直接落地成流程步驟。

示意圖類似我們常說的使用者流程圖。畫面左方為「重要的角色」,中間為「文字和箭頭的流程圖」約有5~15個步驟,最右方為結局。

我們請小組成員站在白板前邊畫邊討論。一剛開始方向可能非常發散,甚至步驟流程太抽象,這時促進者的引導很重要。

我們不斷詢問成員:這個圖看起來正確嗎? 這裡是指什麼呢? 從中協助釐清想法。過程中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抽象思維到具體化流程的轉換,往往需重畫數次才有較清楚的方向流程。

3. 請教專家

原本覺得大部分的同事對親子領域都相當熟悉且專業,因時間關係我打算刪除此一步驟。

但幾經思考後,決定邀請親子天下何琦瑜執行長和高階主管擔任專家角色。主要原因是,書中建議透過專家訪談,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想起已知、但容易被忽略的觀點。

另外,書本也強調決策者應全程參與衝刺計畫,但實務上要老闆主管們撥出完整的2.5天簡直不太可能,邀請他們擔任專家是種不錯的變通作法,一來可分享豐富的市場觀察經驗,二來大家對公司策略面有更深入的瞭解。執行後發現,專家訪談的收穫遠超過我所預期的。

組員聽專家講說時,需同時在便利貼上做筆記,這筆記叫做「HMW(How Might We) 我們可以如何…」

每人在便利貼上寫下聽到的一個問題。例如,專家講到家長都很忙,沒有太多時間找資料。這時就可寫下「HMW 我們可以如何讓User快速找到他要的資訊?」

每個小組成員忙著邊聽邊寫HMW筆記時,促進者也同步將專家內容筆記在大壁報紙上,每個專家寫一大張,完成後張貼於會議室中。

4. HMW分類與確定目標

午休結束後,進行書上 Day 1 最後一階段HMW分類與確定目標

成員先將HMW便利貼貼在牆上,進行分類後再貼上各分類標籤。然後讓大家票選出最重要的問題。

每個組員有二票,每組中的決策者有四票。再將票數高的HMW貼回2.示意圖中,並確定主要使用情境與目標。此時可能需再調整示意圖,以便進行後續的草圖繪製

5.閃電型示範

除了自行構想外,參考外部資訊也是不可或缺的。閃電示範正是以即有效率的作法來進行此任務。每個人輪流上台,在3分鐘時間內介紹1~2種他覺得值得參考的外部解決方案。

由於事前已請大家將示範網站列表準備在雲端文件,整個階段進行得非常順暢。

此階段我們也做了一些小調整。書上提到組員在台上講解時,需在旁邊的白板上同時畫出功能介面圖(手繪wireframe),讓大家不會聽過就忘。

我們採行的作法是每一位簡報者介紹完後,幫下一位在A4紙上畫出介面圖,再逐一貼在牆上。

我覺得3分鐘的「閃電型示範」模式非常簡潔有效,在其他類型的Workshop中也可以考慮採用。優點是節省時間,透過快速繪製wireframe,便於日後回想時參考。我們平時在研究各種網站數位平台時,也可考慮用此方式製作筆記。

6. 繪製草圖 — 四步驟畫圖法

這階段算是今日最難的部分,許多人先前並沒有動手畫草圖Wireframe的經驗,所以我們也很好奇結果會如何。

步驟一:
首先,請大家站起來在會議室走動,瀏覽白板上的紀錄的長期目標與問題、會議室內四周牆上張貼的專家訪談壁報紙、HMW筆記便利貼、閃電示範wireframe等素材,各自將想法記錄下來。

步驟二:
回到座位上每個人獨自列出數個構想,並選出一個最佳構想

步驟三:最具挑戰的「瘋狂8」
瘋狂8是限時8分鐘內,在折成8格的紙張上,為最佳構想列出8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每一分鐘在一個空格上畫一種方案。

瘋狂8的論點是「短時間激發出來的想法最為直接有效」,不過難度頗高,因此我們並沒有實際去計時8分鐘時限,而是在2小時內讓大家自行完成四步驟繪圖法。

步驟四:
最後一件事要畫出方案草稿。從瘋狂八格中,選出一個最佳方案,製作分鏡腳本。首先,以便利貼畫出與使用者互動的情景,然後在旁邊加上文字說明,在沒有口頭解說時也要讓人看得懂。

最後繳交方案草稿給數位總監,結束今日工作。

§ 下一篇: 2.5天完成Google Design Sprint 衝刺計畫@親子天下(下)

§ 需要Workshop課程簡報檔的朋友,請加入Facebook私密社團【數位產品經理不想公開的秘密 】 ,我將在整理後放到此社團中。另外,新申請加入者,請務必填寫社團問卷3題目,才會通過審核喔~感謝。

--

--

Iris Chen

自由工作者;Facebook私密社團【數位產品經理不想公開的秘密 Secrets Digital Product Managers Don’t Want to Disclose】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ecretsOfDigital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