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方截圖,SocialVIP在Instagram上的實際例子。在Instagram只能放一條網址的限制下,使用SocialVIP網址除了能將所有想放的內容都加進去之外,也易於管理和維護。
SocialVIP服務網址:https://soci.vip。進入後點選「免費設定」後,透過Facebook和Google登入
(此功能完全免費,歡迎註冊成為PicSee會員!)
因為PicSee有二次編輯縮圖與標題的功能,讓大家可以在Facebook上發佈出去之後,覺得效果不好再換一張圖片。但在PicSee改完之後,Facebook並不會自動更新,需要自己手動處理。
從PicSee歷史紀錄中找到要更換圖片的網址,點選圖片即可再次進入編輯狀態。
注意:短網址若是「pse.is」,而非品牌短網域或是客製子網域的話,代表當初僅是「單純縮網址」,PicSee就沒有保存圖片與標題資訊,也就不能二次編輯。
偵錯工具顯示的畫面是你在Facebook上應該看到的畫面,若在PicSee上已經換圖時,要按「偵錯」再「再次抓取」,才會更新圖片。根據過去經驗,需要抓到10幾次都還是在正常範圍。
文章一開頭先講重點,PicSee短網址可以在Facebook下廣告,而且還很適合下廣告!因為PicSee短網址有以下三個好處:
這篇文章還要告訴你
有些小編、行銷人員每天要縮好多的網址,難免出錯,例如商品資訊頁面有改、新聞文章被移除、YouTube影片重新上傳等。從PicSee可以無痛抽換,發佈出去的貼文完全無需修改,再次點擊網址就會導向到正確的頁面。
每個在PicSee產生的縮短網址,在後方加上「+」都可以抵達成效追蹤頁面。除了基本的點擊時間、國家地區可以觀看之外,最特別的是「相關連結」這個區塊,讓你知道點擊你網址的人也都有興趣什麼內容,更加瞭解客戶喜好輪廓。
如下圖,原始網址是一個在介紹居家小物的影片,從相關連結可以看出除了也有興趣居家改造之外,也對蔡阿嘎的影片有興趣。就可以猜測,這群粉絲是否有一部分是近期懷孕生小孩、有在考慮購買房子或是在找尋裝潢相關資訊呢?居家小物品牌是否可以找蔡阿嘎業配?這都是留給大家可以想像的空間,以及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等。
參考上一篇【初階教學】,廣告投放完畢之後,這篇帶大家了解該如何觀看廣告投放成效,以及可以如何優化、測試,讓點擊率提升的方法。
廣告投放成效路徑:PicSee首頁>>精準廣告>>右上角會員選單>>廣告管理
在廣告管理後台,可以清楚瀏覽每一筆廣告記錄。點選總點擊下方「詳細資料」按鈕,可以看到如下圖下方的細節,包括總曝光、總點擊、平均CTR等等。
開始日期:廣告開始曝光日期
結束日期:廣告結束曝光日期,若未指定則顯示「N/A」
今日曝光:觀看當日的曝光數
今日點擊:觀看當日的點擊數
總曝光:廣告開始曝光到目前為止的曝光數
總點擊:廣告開始曝光到目前為止的點擊數
CTR:Click Through Rate 點擊率。計算方式為廣告點擊次數/廣告曝光次數。
CPM:Cost Per Mille 每千次曝光成本
CPC:Cost Per Click 每次點擊成本** 曝光數跟點擊數有時候會多一些,是因為即將到達門檻,但瞬間又有一些人同時點的話,就會都計算進去,算是贈送給你了。
平均CTR下方的詳細資料按鈕點開,除了能看到曝光到哪些YouTuber影片上以外,也列出各YouTuber廣告點擊率,可以即時監控、排除成效不佳的曝光管道。
沒有足夠的預算可以找網紅、YouTuber們業配,但是你又覺得你的目標客群跟他們的粉絲輪廓很相近,該怎麼辦呢?到PicSee投放精準廣告,讓他們幫你輕量業配!
下圖為PicSee客製化的行動裝置播放清單頁面,在看完YouTube回到Facebook畫面時會出現原生廣告(推薦播放清單的第一格)
先從PicSee首頁右上角登入或註冊成為會員,來到PicSee精準廣告頁籤。
從下圖這個區塊開始設定廣告,右邊可以設定廣告型態、標題、轉換按鈕、圖片以及開啟網頁,左邊可以直接看到預覽畫面。
最近又開始流行「影片加連結」的形式發佈粉絲專頁貼文,但這功能在一般的粉專發文框可找不到。本文介紹兩種方法可以做到這種形式的貼文,文末也跟大家一起討論這樣的貼文效果如何。
建立廣告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如下圖),雖然較麻煩,但是免費,而且相容於手機與電腦。在開始之前,先準備好以下道具:
進入廣告管理員頁面,尚未建立過廣告的人從中間即可按「建立廣告」。曾建立過廣告的人,可從左上角綠色按鈕「建立」。
Facebook Pixel又稱Facebook像素,是Facebook提供的一組程式碼,安插在網站上可以與Facebook交換資料,達到類似「誰來我家」的功能,讓Facebook把造訪過你網站的Facebook使用者蒐集在一個匿名清單中。根據官方的說法,使用Facebook Pixel可以:
所以Facebook Pixel幾乎是社群工作者、電商們,都必定會使用的工具,因為都希望可以更瞭解來到自己網站上的使用者,並且更進一步對他們下廣告,達到再行銷(Re-targeting)的目的。
網路上已有許多的Facebook Pixel教學,但「無法蒐集在第三方內容平台的Pixel」也「無法對Pixel分類」,這篇文章要一次解決這兩個問題,讓Facebook Pixel可以更好用,通篇皆不需程式能力,只要照著步驟操作,即可輕鬆使用。
傳統Pixel必須自己擁有網站,但如果內容放第三方內容平台,例如YouTube、Dcard、痞客邦、PChome或蝦皮,因為無法編輯這些平台的HTML程式碼,因此無法在上面安插Facebook Pixel蒐集受眾名單,不過本篇會教您如何解決此問題。
時常在Facebook上分享YouTube影片的人應該都有注意到,現在YouTube影片好像都一定要開啟新分頁才能觀看?
是的,曾經Facebook可以讓YouTube影片內嵌播放,無需跳轉出去,按下播放按鈕後就直接開始播了。但,在2017年9月,我們就發現這個功能漸漸被Facebook移除了。
不知道是不是Facebook和YouTube之間的鬥爭?總之現在YouTube直接分享到Facebook時,不只不能內嵌播放、一定要跳轉出去新分頁,還有縮圖也是小的!並且把播放按鈕也拿掉,讓人不仔細看也不會知道那是一部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登入狀態」及「留言中」,Facebook還是支援內嵌播放的。
因為是Facebook從網頁設計中動手腳,所以要突破內嵌播放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工程師加油啊!),但是用PicSee可以放大縮圖且加上播放按鈕,讓大家看外表就知道你是一個影片哦!
使用PicSee短網址時,會發現有時候網址會出現子網域如「userXXXXX」字樣,有時候不會,這到底怎麼區分呢?
差別在有沒有「換圖」,沒有編輯顯示縮圖、標題,PicSee認為使用者想要「短」,因此提供最短的「pse.is」的連結;但如果編輯了畫面,PicSee認為使用者在意「呈現」,因此提供了子網域讓網址更有辨識度。
註:不過如果產生的是YouTube連結,我們都會預設提供編輯過後的網址,因為PicSee的一個主打功能就是針對YouTube的顯示畫面優化
PicSee也讓會員使用者將「userXXXXX」設定為更有意義的使用者名稱(每人有5次修改機會)。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