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原子習慣》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法則書

Janice Notes
May 31, 2020

--

如果正在思考如何培養好習慣,或是戒除掉某個壞習慣,那麼原子習慣這本書可以做為一本練習參考書。

出現在博客來誠品暢銷排行榜上一陣子,不是沒有它暢銷的道理,整本書讀下來平易近人,透過作者親身實驗與其他故事例證,告訴你:「想要培養好習慣變成更好的人,你也可以的。」除了成功案例之外,也透過四個法則,教你如何實際操作的方法,可以說它是一本改變習慣的工具書。

大概在講什麼

習慣形成大概分成四個步驟,四個步驟分別對應四個法則,如果要培養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可以從這四個法則裡面提到的方法,去對付在習慣形成四步驟中遇到的攔阻或是誘惑。

習慣形成四步驟:提示 →渴望 →回應 →獎賞

以刷牙習慣舉例,早上起床(提示) →你想要口氣清新(渴望) →動手刷牙(回應) →滿足了早晨想要好口氣的渴望,刷牙和起床就連結在一起了(獎賞)。

這是一個幾乎不需要花費太多思考時間或精力就可以迅速完成的習慣,相對地遇到的攔阻或誘惑可以說是沒有(畢竟刷牙這個習慣,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從小可能四歲或五歲就開始練習,刷到三十歲,花了二十五年累積,理當是一件不需要再花費太多時間思考和精力的習慣)。

但是如果今天你想要培養一個新的習慣,例如寫作習慣,和刷牙相比,在操作上可能就會面臨比較多的挑戰,所以在書裡面提到「行為改變四法則」,每一個法則都對應到上述所說的習慣形成的迴路步驟,可以作為培養新習慣的實驗練習參考。

行為改變四法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對應:提示)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對應:渴望)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對應:回應)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對應:獎賞)

這四個法則裡都有再透過故事分述說明、或是實際可以操作的行動作為練習,想記錄幾個在閱讀的時候有打中我的段落或句子,尤其是在第三與第四法則。

對我來說的重點(想記錄下來的段落或句子)

  1. 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2.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3. 習慣追蹤幫助你維持習慣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1.「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原來我們被環境影響的程度遠超過我的想像。在醫院的餐廳食物區多擺放幾籃瓶裝水,沒有做任何推廣或是激勵方案,只是改變與增加瓶裝水的位置,就足以提高它的銷量。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多閱讀幾本書,首先必須先將沙發上的零食、茶几上的遊戲機收起來,改放幾本想看的書。想要多練習彈吉他,就比須把吉他從櫃子以及吉他套裡面拿出來,放在隨時可以看見它的地方。想要養成吃維他命的習慣,那就必須先把維他命從食物櫃裡拿出來,放在茶杯旁邊,不然下次發現它的時候已經過期了。

「習慣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空間,以及眼前的提示。」

人是視覺的動物,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與低估環境的影響力,想要改變習慣,可以先從動手改變或是營造環境開始。

3.「習慣追蹤幫助你維持習慣。」

人是喜歡看見成長與進步的。有點類似集點的概念,當你蒐集越多就越停止不下來,習慣追蹤也是這樣。當你看見行事曆上累積越來越多完成寫作的勾勾,或是每個月銀行儲蓄的錢(數字)在增加中,這些都能成為激勵你繼續堅持做下去的動力。

所以我開始在行事曆上做記號,每當我完成一篇文章,就在當天的日期上畫一個笑臉,每當看見這些累積的記號,會希望不要間斷並持續累積,因為知道在這些記號的背後,是一個個小小的里程碑,培養習慣與進步的過程。

「進步令人滿足,視覺上的測量則提供了你有所進步的清楚證據。」

若是沒有這些追蹤,很難察覺那些微小的進步,沒有看到進步,就很容易放棄不做了。

這本書還有其他很多不錯的建議與方法,但先記錄我最喜歡且覺得有感觸的三點,除了記錄外,也希望可以實際操作練習,讓看書不再只是讀過去而已,而是讓書裡面有用的知識,開始影響我的生活,改變我的習慣。最後再次引用書裡面的話:

「如果每天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

期待透過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和改變,在年底看見和年初不太一樣的自己。(真的需要創造環境與朋友相助,因為光靠耐心和自制力,去勝過那些看似無聊沒有改變的過程比想像中不容易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