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楊德昌 (Edward Yang) 導演的《一一 (Yi-Yi / A One and A Two) 》#有雷

Phoqueus
Mar 9, 2024

--

我想要試著寫一篇關於楊德昌導演執導的電影《一一》的影評,這也是我首次撰寫影評,以下內容會爆雷,加上因為我是在愛爾蘭的《東亞電影節 (East Asia Film Festival) 》看的,所以會針對字幕翻譯的方式給一些自己的評論。

那就開始囉!

防雷圖(網路上抓的《一一》電影海報)

就和許多台灣電影一樣,這是一部節奏緩慢的電影;也和許多台灣電影一樣,這是一部關於「小人物」的電影。

我很喜歡的一些台灣電影,像《陽光普照 (A Sun) 》、《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和《同學麥納絲 (Classmates Minus) 》,我認為都是步調比較緩慢的電影(說實話,有些點會想要快轉 XD),但我認為這些電影的緩慢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讓演員能夠醞釀情緒,並在眉宇間完整的表達情緒的轉換。

這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正面評價。

-

《一一》裡,似乎沒有誰是主角、誰是配角。

雖然導演有大篇幅的給吳念真導演(當時是演員)表現的機會,他所飾演的父親、丈夫、哥哥、員工兼正派商人其實不是開啟整部電影的角色。

整部電影是從他的弟弟的婚禮開始的,但就如台灣文化裡的對「家庭」的重要性的強調,電影開始時,給的鏡頭是婚禮後大家在拍的家庭照。

起初,我以為主角會是結婚的新人,他們極具戲劇性的結合(男方跟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就跟懷孕的新娘結婚)讓我以為這部片會在他們的背景上多加著墨。但雖然導演並沒有這麼做,觀眾還是可以在電影結束後猜得到新郎為什麼最後選擇與這個女生結婚。

我喜歡導演這樣不把任何一個人當成唯一的主角的拍攝手法,因為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彷彿也能看見自己的樣子,成為電影裡重要的一個人物。

這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二個正面評價。

就如前段所說,吳念真飾演的不只是一個家庭的爸爸、丈夫或哥哥,他同時也是一家公司的員工,甚至是負責與其他公司談判的生意人,正派的那種;而其實其他每一個角色也都一樣,擁有多重的社會身分,面對生活、工作、學校的壓力的時候,選擇了不一樣的應對方式。這是為什麼這些角色可以很有帶入感。

就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可能同時是誰的女兒、誰的情人、誰的員工、誰的朋友,在面對迎面而來的壓力的時候,會感覺每天醒來好像還是一樣,一樣辛苦、一樣累,為什麼沒有改變呢?那為什麼要醒來做重複的事呢?

這麼貼近生活的角色,透過大量的對話,以及各角色在床前與病倒了的「婆婆 (1)」的訴苦,巧妙的將貫穿整部電影的、每個角色都想知道的靈魂叩問敘述給觀眾,那就是——醒來以後,有比較好嗎?

這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三個正面評價。

電影裡,或許有些角色不是那麼正直或無害,但觀影的你,會很難不去同情或同理每一個角色。

不論是出軌了的、差點與重續前緣的初戀出軌的;正派的商人、投機而被操縱的;情竇初開而愛上朋友的前任的,抑或是因沒有好的模範而誤入不倫戀的青少女。每一個角色,你都很難完全責怪他們沒有守住道德的底線,因為每一個角色,都有他們的心聲。

這是我很喜歡《一一》的另一個原因。

我喜歡它忠實地呈現了人生裡的會碰上的許多叉路與最終各角色的抉擇,沒有說教感,也沒有特殊待遇,每個選擇,就只是選擇。

這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四個正面評價。

雖然我不是很確定愛爾蘭的觀眾對於台灣的了解有多少,但我相信《一一》已經給了在場每位觀影人一個窺見台灣社會縮影的機會。

從生、老、病、死,再到宗教、婚姻、商業、教育,《一一》把 2000 年的台灣描繪的相當細緻:

婚禮上的拚酒文化、對女性的物化、宗教與生活的結合、商場上的勾心鬥角、學校內的階級關係、臨走前的迴光返照…..

是我認為《一一》非常厲害的地方。

比如愛爾蘭的觀眾可能會注意到台灣小朋友在學校要打掃校園、有糾察隊會抓;會想「為什麼那個婆婆在死前突然這麼清醒?」;台灣人怎麼會叫別人「胖子」當綽號呀?

只要有出現了一個疑問,就是鼓勵了外國人踏出了解台灣的第一步。

另一個我認為可以幫助國外的中文使用者了解台灣的是,《一一》對話中的中文與台語的夾雜,在海外的純中文使用者聽不懂而需要靠著英文字幕理解故事的時候,就凸顯出了台灣文化的特色。

這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五個正面評價。

但當然,《一一》並沒有 100% 的展現了台灣文化,若要說它是一部完美代表台灣文化的作品,不論是千禧年或是如今,我都覺得有失公正。

因為台灣文化是豐富多樣的,而最少被提起的原住民文化,在這部電影裡又再一次的缺席了(且電影裡只提到了一種宗教,但台灣的宗教文化也是豐富、又有層次的)。

但我不怪《一一》,也不怪楊德昌導演,畢竟那不是一個像現在如此覺醒的時代,許多電影裡的笑話在現在來看可能會有那麼一點點不適合。但同樣的,那才能忠實客觀的呈現了台灣當時的社會面貌。

另一個我覺得需要被拿出來討論的是演員們的演技和對話內容。

幾乎沒有一個演員是演不好的,可能是因為每一幕都很貼近生活,讓演員更好發揮,但同時,角色間的對話也寫得很自然不生硬,讓整部電影增色了不少。

那些中文和台語間的流暢轉換,沒有像我所知道的某些老電影、電視劇,僅在說不中聽的話或髒話時才使用台語,但用中文表達優雅的情境,這是我認為《一一》很棒的地方。

也是我對《一一》這部電影的第六個正面評價。

不過,可能是因為翻譯的關係,某些場景是我笑了,但其他人沒有;或者有些應該不是中文母語者笑了的地方,但我沒有。

我必須說,字幕翻譯的很到位,把英文使用者的觀眾需要知道的都明確寫出來了,也確實是台灣人「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背後的意義,但是不夠道地。

舉例來說,其中有一段青少女的對話:

A 問 B 說:「你跟胖子現在是怎樣?」(其實是在問對方現在是不是在交往。)

英文字幕的翻譯是:"Are you seeing Fatty?”(確實是非常正確地把背後的意義表達出來)

但我私以為,如果能在保留原意、又讓非中文母語的觀眾可以一瞥台灣文化的「含蓄」或「不直接」,我覺得直翻的 "What’s the craic between you and Fatty?(愛爾蘭式翻譯)" 或 "What is it between you and Fatty?” 可能會更好,因為在 B 的回答中,已經解釋了她和胖子的關係,不需要這麼直接的把原句翻成「你跟他在約會嗎?」,也可以忠於原作,又能在很細微之處 (subtly) 把台灣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當然,這是非常小的細節,並不會因此讓外國人知道台灣人非常含蓄,也不會因此改變外國人對台灣人含蓄的印象。)

電影的結尾,用了婆婆的葬禮來畫下句點,一方面呼應了電影開頭的喜事——婚禮和新生兒;另一方面,透過最小的弟弟對婆婆說了些看似童言童語卻寓意深長的話,我們終於窺見了這個小小孩的視角,他用許多的疑問句來為故事作結,彷彿問了一些大人們也沒懂得問題,但卻又幫大人們找到了情緒的出口——

確實大人們的生活一成不變,似乎沒有什麼好分享的,婆婆都知道,但也有很多是自己看不到的,比如每個人都看不見自己的後腦勺,這樣也沒關係,沒有什麼好分享的也沒關係,看不見某一面的自己也沒關係

——他長大以後會試著讓別人看見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

謝謝大家認真的閱讀到這邊,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我在 Letterboxd 上給了滿分 10 分,是我看過最棒的電影,值得細細咀嚼。

當然,我的影評完全來自我自己的生命經歷,我寫的也只是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我也還沒去閱讀其他人給這部大作的影評,但我也希望可以聽到更多人的想法。有沒有什麼讓你感到啟發呢?

註解 (1):

我不確定是「奶奶」還是「外婆」,我聽過客家人「阿婆」的說法,但沒有聽過婆婆來指稱 “grandma” 的說法,但字幕翻譯是寫下 “grandma”,且角色很明顯是家裡爸爸或媽媽的媽媽。

--

--

Phoqueus

Taiwanese young professional in Ireland ☘️ 在愛爾蘭工作的台灣人 YouTube and Instagram: @Phoqu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