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器音樂創作法》Ch0. 起手式

沈昕
5 min readOct 8, 2023

--

打算在 2023 雙十連假這段期間徹底學習合成器,學累了就去學 iOS APP 開發,兩邊一起進行,我們來看看腦袋的極限在哪?

聲音某瞬間的狀態,主要由三個素構成:音高、音色、響度。(ID number)

我自己的想法,合成器玩的是音色。所以,了解音色是什麼對我來講是進入合成器世界的第一步。

音色,可從五個構面去解構:頻率、時間、位置、寬度、深度。

開始之前,我覺得可以搭配一張 playlist,邊讀邊從這些角度,以及下述文章提及的新角度,去聽見音樂的細節。

接著,我覺得需要一點淺淺的聲音基礎理論:

從 A4,看見基音 & 泛音

基於傅立葉定理,任何週期性波都可以看作某個波長和振幅的正弦波的疊加,這些正弦波的波長有著調和的關係。

白話文:某音高的音可以被當作一個正弦音的混音。

白話文的白話文:一個 A4 可能由一個基因(fundamental tone)與無限個泛音(overtones, one kind of the non Fundamental tones)構成,如下圖。

source of this graph

Fundamental Tone 基音

  • 是音之間最常出現的倍數數字,而非最低的那個頻率
  • 人類可以幻聽出「基音」:如果上圖中,去掉 440Hz,聽起來仍然是 A4
  • 在一般原聲樂器,基音通常比其他 harmonics 大聲
  • 又稱作第一泛音

Non Fundamental Tones 陪音

  1. 泛音(overtones):基音的基音整數倍
  2. 諧波(harmonics):基音的整數倍
  3. 分音(partials):基音的非正整數倍
  4. subharmonic:基音的分數倍

從和弦,看見基音 & 泛音之間的關係

整數倍 or 能被整數除盡的泛音

八度、奇數或偶數泛音,聽起來「和諧」:

  • 兩倍(又稱作第二泛音):高一個八度
  • 三倍(又稱作第三泛音):高一個八度 + 完全五度
  • 四倍(又稱作第四泛音):高二個八度
  • …… more

不是整數倍或不能被整數除盡的音

  • 又稱為不和諧陪音 or 分音音調
  • 使得可區分出樂器音色的關間頻率
  • 太多時,會聽起來就會顯得「嘈雜」

接著,宏觀地理解合成器 :

合成器的組成

合成器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 聲源模塊(圖中 Oscillator):聲音的來源,可能是一個 OSC(一個波 or noice)或一個 sampler 自一段音樂採樣出的聲音。可以有多個。
  2. 濾波器模塊(圖中 Filter):即 EQ。(白話文:把聲源模塊那堆聲源匯集、整理的地方 or 工具)
  3. 效果器模塊(圖中 Amplifier):即 reverb、delay、compressor ……,通俗上理解的那些 FX
  4. 調製模塊(圖中 Modulator):對按鈕(即參數)進行調整的工具,包含 env、FLO、⋯⋯等。透過「跳線」,即 analog syth 上要插線的那部分,分配到 1–4 的參數上。

其他:圖中 Input,代表 MIDI 信號,觸發合成器開始工作的信號。

Preset 預置音色

想像任何一種原聲樂器(例如:鋼琴),那麼 preset 之於合成器,就等於「在鋼琴琴鍵上按下去所聽到的聲音」之於鋼琴,只是 preset 上可能飽含著太多參數名稱和數值,去形塑出這個聲音,遠不如鋼琴一樣地直觀、易懂。

如果懶得去從理論解構聲音,再對上述各個模塊進行調整,設計出心中想要的那個音色,也可以直接拿合成器裡的「Preset」,馬上發出心中渴望的那個聲音,但此時又會是另一種考驗:腦袋裡是否記得這些 preset 的音色。

以下條列種類:

  1. Bass:Sub bass、808 bass、Neuro bass、Reese base、Riddim base、Growls …
  2. FX:Sweep up / down、Impact、Bass drop、Foley …
  3. Lead:Soft lead、Hard lead …
  4. Pad
  5. Plunk
  6. Sequence & Arpeggiation
  7. …… more

不過,如果要對合成器得心應手,從這些經典的 preset 下手,去觀察他的參數設定、跳線設計,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方式:

TBD:補上一個 Case 對某 preset 解構

合成器有哪些?

Analog Synth

太貴了買不棄就先不看了。我哪天要下手花錢買一台來玩的時候,會把這塊補上。

Digital Synth

以下條列:

  • Serum by Xfer Records:音色很電
  • MASSIVE by Native Instruments:在 FLO 之間可插入效果器,造成聲音風格多元,但不適合初學者
  • SPIRE by Reveal Sound:Env 參數豐富、UI 簡潔
  • SYLENTH1 by LennarDigital:UI 簡潔
  • ANA 2 by Sonic Academy:Preset 依照曲風分類、Env 可手繪、有 Sampler 功能
  • Diva by u-he:在各個地方都能快速插入 Modulation,製造出復古、Analog 的音色
  • V Collection by Arturia:復刻實體合成器
  • SubLab by Future Audio Workshop:專門製作 sub bass 的,因為音源模塊有獨有的 x-sub,以及常見的 synth 和 sampler,針對三個音源去調整音量、效果
  • Omnisphere by Spectrasonics:Preset 非常非常多,適合想要快速找到需要音色的情況

--

--

沈昕

在不算多的音樂經驗之中,逐漸認知到聲音在產出,到被聽見的短暫旅途,經過了多少雙手與腦袋,在這個旅途上的一切,我都想要去探索、理解、體驗、創作它,這是一個至今仍未能被自己理解的執著之一,但時間有限,先且看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