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ESG評級機制(DJSI/MSCI/FTSE)及資訊揭露標準(GRI/SASB/TCFD)的整理與觀察

Jhe Wei Wu
44 min readDec 9, 2022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近期成為投資人、公司、媒體、政府等各界的關注焦點,ESG相關資訊的重要程度也隨之提升。然而,這些資訊應該要怎麼公布?這些資訊又是怎麼判斷好與壞的?如果遊戲想拿高分必須先了解遊戲規則,在ESG的世界同理,筆者希望於本文試著探討DJSI、MSCI、FTSE三種投資人常使用的「評級機制」,GRI、SASB、TCFD三種最通用的資訊「揭露標準」,以及「評級機制」與「揭露標準」的關聯及潛在問題。如文章有誤或想再進一步討論之處,歡迎透過留言告知。

「評級機制」跟「揭露標準」是什麼樣的關係?

要了解「評級機制」跟「揭露標準」的內涵,首先要先了解ESG資訊的產生流程如上圖:首先一間公司在日常營運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類型的資料,例如員工資料、消費資料、採購資料等,或者是非量化的資料,像是公司制度、流程等,這時公司必須「蒐集」這些資訊,有時甚至需要「計算」後,才能得到這些有用的ESG資訊,例如公司可以根據生產報表,知道今年生產多少的產品,再乘上每個產品的碳排放量,就能得出3,057公噸這項資訊。算出來之後,公司可以選擇記錄在內部文件中,或是在報章雜誌上公布,或者吃飯時跟親朋好友分享消息之類的,總之這個步驟稱作「揭露」。

這時產生了一個問題,大家公開資訊的管道跟講法都不太一樣,甚至有公司會講有公司不會講,這時就需要「揭露標準」了。如果公司都用統一的格式公開相同類型的資訊,如此一來大眾可以更有效地獲取資訊,而公開內容跟格式的相關規定就是所謂的「揭露標準」,目前較通用的揭露標準有「GRI」、「TCFD」、「SASB」等,後文會再詳述。

永續報告書則是公司彙整ESG資訊的文件之一,公司會根據揭露標準,在永續報告書上紀錄ESG資訊,而大眾可以用永續報告書,概覽公司的ESG資訊,大大減少資訊的蒐集成本。不過依舊可以透過報章雜誌、其他公開資訊,甚至直接打電話過去詢問公司,來取得額外的ESG資訊。

假設公司把3,057公噸這項資訊寫在永續報告書裡了,然後呢?3,057公噸算是好還是不好?這時就需要評估了。話講在前,不同的人因為目的不同,會用不同的評估方法檢視同一個資訊,像是對政府而言,評估方法通常是指法規或是政策目標,這時就要看看3,057公噸這個數字有沒有合乎法令規範。另外有些公司會制定所謂的「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必須符合裡面的規定,不然可能不跟你交易當作懲罰,這時供應商行為準則就是一項評估方法。同理,投資人也會參考MSCI ESG、S&P Global(DJSI)、FTSE ESG等各式各樣不同名稱的「評級機制」,公司的ESG資訊會被打一個分數,然後投資人就能夠藉由投資分數較高的公司,達到所謂的永續投資。

實際上,公司會先有動機、目的,才會有後續的資料蒐集,例如:想符合法令規範、想跟其他廠商保持合作、想拿高一點的評級吸引更多投資,這時就需要研究相應的評估方法,看看裡面有哪些規定,有哪些的加分扣分項,有哪些必須公開的資訊,再來,才是蒐集這些資訊,或者在永續報告書針對這部份多講一點,或是制定措施,增進公司在這方面的表現等,總結就是「以終為始」四個字,以上圖來說,公司在決策時應該要由後往前逐步討論,資訊的取得反而是最後一步。

以上就是ESG資訊從產出到後續使用的流程。可以發現若目的是欲吸引投資人,公司不能僅單單了解「評級機制」而已,而是要連同「揭露標準」一同分析,因為「揭露標準」是「評級機制」的基礎,「評級機制」的結果好壞一定程度仰賴公司根據「揭露標準」所公開資訊的數量及品質。筆者觀察網路文章,多半偏向探討個別評級機制或揭露標準,或是不同評級機制間的比較,較少討論評級機制及揭露標準的相互影響,因此希望能藉此文拋磚引玉。

下段將先依序介紹三個評級機制:S&P Global、MSCI ESG、FTSE ESG,以及比較三者的異同,因為描述評級方法的篇幅相對繁雜,讀者也可以直接跳到比較三者異同的段落。

S&P Global(DJSI)

S&P Global(標準普爾)所設計的評級機制運作流程及應用彙整如上圖,首先,S&P每年會邀請企業填寫S&P所設計的「問卷」,稱作企業永續評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問卷內容會因企業所處產業而不同,企業填完問卷後,S&P有設計兩套用途不同的分數計算機制,一套是稱作S&P Global ESG Score(下稱Global Score),算出來後先扣掉分數太低的企業,再挑選各產業Global Score前10%到n(15–40)%高的企業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成分股。另一套則是S&P DJI ESG Score,算出另一個分數後,各產業的企業們先按照DJI Score分數排序,再選到市值占該產業的75%為止。由於上述流程為一年執行一次,無法即時反映外在變化,所以S&P Global有輔以媒體及利害關係人分析(Media & Stakeholder Analysis, MSA),不定期在網路上蒐集企業負面消息,蒐集到的話隨時調整ESG Score,進而即時將爆出爭議的企業踢出成分股名單。

有屆於S&P邀請企業填寫CSA的目的,是要挑出DJSI及S&P ESG Indices的成分股,因此這11,000家受邀企業主要為符合入選DJSI門檻(市值大於5億美元)或是符合S&P ESG Indices門檻(已入選S&P Indices)的企業,也就是以大型企業為主,但若有其他需求(如:企業欲自行參與評比、投資人希望了解企業評級),S&P也會寄發CSA供企業填寫。另外,有些人會將上述這套評級機制稱作DJSI(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這是因為單看S&P Global ESG Score並無法區分不同產業間企業的好壞,所以用是否入選DJSI來區分企業的ESG好壞是比較通用的方法。

收到CSA的企業一定要填寫嗎?答案是不用。根據2021年資料,受邀企業填答率約23%,表示有77%的企業沒交,然而S&P Global針對這些沒交CSA的企業,還是會給他們一個分數,那企業填寫CSA有什麼好處嗎?我們來拆解CSA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企業永續評估(CSA)

S&P Global在E、S、G三面向下設計了多達70項的標準(Criterions,也可以理解為題組),每個題組之下有數個問題,每個問題會根據「揭露」及「表現」兩項要素給0–100分,揭露的概念像是有寫有分、沒寫沒分,不管你寫的內容如何。與之相對,表現就是評估回答內容的好壞程度了。然後也會決定一個題組內每個問題的配分比重。再來S&P Global將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內的158類產業,彙整成61類產業,並按照產業特性,挑選數個比較相關的題組,調整題組內問題內容,還有按照相關程度決定該題組占整份問卷的配分,至多會有50%的題組是某些產業才有的題組。S&P Global在邀請企業填寫CSA時,會事先按照61類產業替企業分類,再提供該產業的CSA給企業填答。平均每間企業須填答130道問題,提供1,000項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部分問題,CSA會要求企業提供佐證資料,有些佐證資料必須為公開資訊(如在官網、永續報告書可查得)。S&P Global針對較普遍的19項題組有提供填答指南(CSA Companion 2022),以其中的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題組為例,該題組包含了Training & Development Inputs等三個問題,而在Training & Development Inputs問題中,企業需要填寫全職員工平均訓練時數資訊,並附上佐證資料,若佐證資料為公開揭露則有額外加分,但未強制要求公開。今天假設企業在這三個問題分別獲得25, 50, 100分,這時乘上各問題的權重(S&P Global並未公開,假設分別為0.2, 0.3, 0.5),就能算出企業在這個題組的得分(70分),再參照各題組的權重(為公開資訊,這裏假設為8%),就能計算出5.6分,也就是企業的ESG Score會加上5.6分,其他題組也以此類推後,就能得出每間企業的Global ESG Score。

方才提到,有77%的企業不會填答CSA,這時S&P Global會搜尋這些企業的公開資訊,試著替他們填寫問卷,但總有許多資訊要嘛企業沒對外揭露,要嘛S&P Global沒有查詢到,這時就產生了「缺值」。如果問卷上該題空白分數會以0分計算嗎?不一定,前文提到S&P有設計兩套用途不同的分數計算機制S&P Global ESG Score及S&P DJI ESG Score,這兩種計算機制就對缺值有不同處理方法。

S&P Global ESG Score及S&P DJI ESG Score的差異如上圖,如非必填欄位有缺值時,S&P DJI ESG Score會將該題分數重新分配給其他題,所以不影響總分,S&P Global ESG Score則不管必填或非必填,沒填就是0分。其他差異還有,計算ESG Score時,S&P DJI ESG Score會將最後的總分轉換成同產業PR值,換句話說,根據同一份CSA,企業可能僅得到52分的S&P Global ESG Score,但因為在同產業內表現較優(PR83),因此獲得83分的S&P DJI ESG Score。這兩個分數計算機制除了上述差異外完全一樣,基本上可以當作同一個標準,唯需注意S&P ESG指數的成分股是根據DJI ESG Score決定的,而不是Global ESG Score。

MSCI ESG

MSCI ESG評級機制是由明晟(MSCI)所設計的機制,最終的產物是AAA-CCC之間共7個評級如上圖左上的字母(BB為第五等級),原料則是公開資訊,例如官網、永續報告書、第三方資料庫等等。在ESG三面向(Pillar)下共有10個主題(Theme),而各主題下有共35個關鍵議題(Key Issue),治理面向的各關鍵議題之下則另有設計關鍵指標(Key Metric)。MSCI ESG在治理面向設有與環境、社會面向不同的分數計算方式。

環境及社會面向方面,MSCI會按照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內的158類產業替評比企業分類,同時根據158類產業各自產業特性,挑選數個重要的環境及社會關鍵議題,並根據重要程度決定各個關鍵議題的權重(例如上圖的15%、3.9%、0.4%、29%,各類產業關鍵議題的挑選結果及權重可在ESG Industry Materiality Map查詢)。針對部分情況特殊(多角化經營、經營模式獨特等)企業,MSCI另外會增減關鍵議題數量及分配權重,目前約有19%的企業會被MSCI微調關鍵議題及權重。此外,無論產業類別為何,治理面向及底下各關鍵議題均會被選入,且分配的權重最少為33%,但會因產業別而不同。關鍵議題大多為「風險」的概念,例如上圖的有爭議採購,可以想成企業被捲入有爭議採購的可能性高低,但有少部分關鍵議題是「機會」的概念,像是上圖的潔淨能源的機會,可以想成企業使用潔淨能源的機會高低。

挑完模具後,再來就是倒入「原料」了:MSCI ESG的資料來源均為公開資訊,不會跟企業索取任何額外資訊。蒐集到資料後會先按照企業對每個關鍵議題的「暴露程度(Exposure)」及「管控措施(Management)」各給予0–10分。暴露程度可以想成企業自身無法改變的因素,例如所處產業或地區,管控措施則是評估企業的因應措施、行動、改善成果等,如果企業捲入爭議也會調整這項分數。再來要根據「暴露程度」及「管控措施」的分數,決定關鍵議題的分數,原則是對於評估「風險」關鍵議題,暴露程度越高,需要越強的管控措施,才能得到較高的關鍵議題分數,例如若想拿到10分滿分,2分的暴露程度只需要配上5分的管控措施,但7分的暴露程度卻需要10分的管控措施才能拿滿分。而對評估「機會」的關鍵議題來說,暴露程度越大,管控措施就越重要,例如1分的暴露程度,無論配上0或10分的管控措施,關鍵議題分數都會落在5分左右,但對於10分的暴露程度,0分的管控措施意味著關鍵議題分數為0,相對地若管控措施為10分,關鍵議題分數就是10分。

筆者自行腦補了各兩個「風險」及「機會」關鍵議題應用於不同產業的例子,從圖中可以了解暴露程度與管控措施評分面向的差異,以及不同類型關鍵議題分數的計分標準差異。

治理面向有別於環境及社會面向,權重是分配到整個治理面向,而不像其他面向是將權重分配至各關鍵議題。計分方式也較為複雜,簡化來說,治理面向的各個關鍵議題底下會制定數個所謂的關鍵指標(Key Metric),企業會先獲得10分滿分的初始分數,再看企業是否有各關鍵指標內的情形,有的話按照扣分標準扣分,實際運作起來可以想成:一開始滿分10分,然後假設有項關鍵指標為董事任期,若過半董事已在任超過10年扣0.5分,該企業有符合關鍵指標,則分數扣為9.5分,以此類推其他關鍵指標。

各個分數如此一來都算出來了,再來就是乘上個別權重後,得到加權平均分數(Weighted Average Key Issue Score, WAKIS),但這個分數需要和同產業其他企業的分數標準化,得到產業調整分數(Final Industry Adjusted Score)後,才會對照分數區間轉換成最終的字母AAA-CCC。由於經過標準化,所以大多企業的評級都會落在中間等級A、BBB、BB。

MSCI ESG缺值處理

不同於可要求企業填答問卷的S&P Global,MSCI ESG完全仰賴搜集公開資訊,所以缺值的情況會比S&P Global頻繁發生。事實上,缺值對MSCI ESG的影響有限,因為MSCI在環境及社會面向是用「暴露程度」及「管控措施」決定分數的,而評估暴露程度所需要的資訊在財務報表上就找得到了(例如:各地區營收占比、員工人數、工廠所在地),這表示企業就算什麼ESG資訊都沒公布,還是能掌握一半的基本分,不至於因為缺少ESG資訊該項分數直接以0計算。針對管控措施,MSCI則表示若搜尋不到公開資訊,MSCI不會直接給0分,而是根據其他資訊「合理推斷」,給一個低於平均但可能不為0的分數。

FTSE ESG

FTSE ESG則是分數介於0.0–5.0間的評級機制,又分為ESG三面向及共14項主題(Theme),每個主題下有10–30個指標(Indicator),全部共有超過300個指標。FTSE也有針對產業調整評級標準,但不同於S&P Global及MSCI採用GICS,FTSE選用的是行業分類標準(ICB),一共分為173個子產業。首先FTSE主要會根據企業所在子產業,選定企業於每個主題的暴露程度(Exposure),分為高、中、低、不適用,取得0–4分(各產業別暴露程度未對外公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主題的暴露程度會因為企業營運地區、主要營收來源等調整,而且FTSE可能會將企業歸類於多個子產業,這時暴露程度會擇高計算。再來FTSE會搜尋公開資訊及第三方資料庫,根據「揭露」及「表現」將每個主題之下的指標給0/1/2分。再來加總各指標分數,配上不同的暴露程度,會轉換為0到5分之間的主題分數。若暴露程度越高,則需要越多的指標分數才能拿到較高主題分數,但FTSE並未對外公開會評估的指標有哪些。

決定各個主題的暴露程度及主題分數後,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計算:先算出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面向的平均暴露程度,再將三面向底下各主題分數按照暴露程度加權平均後得到各面向的分數,最後將各面向的分數按照各面向的平均暴露程度加權平均後,就是最終的評級結果(0.0至5.0之間),計算流程可參考上圖。

FTSE也明確表示在評級時,會參考某些其他評級機制的評級結果,甚至將其他評級結果融入自身評級方法,例如評估「氣候變遷」主題時, FTSE會結合碳排放數據以及TCI MQ Score(由TCI這個機構提供)得出主題分數。

S&P Global、MSCI ESG、FTSE ESG三個評級機制的異同

在討論三者異同時,先來複習一下三者評級機制的架構差異如上圖,S&P Global以問題為評分的最小單位,而問題評分則是參考該題的揭露及表現,隨後將問題評分乘上問題權重,得到標準(題組)分數,再乘上各產業不同的題組權重後,就能得到S&P Global ESG Score,各產業Global ESG Score相對高分的則可以入選DJSI成分股。MSCI ESG則是雙軌制,環境及社會面向的評分最小單位是暴露程度及管控措施,其上還有關鍵議題層級、主題層級、面向層級,不過評分的時候不會用到面向跟主題層級,只需要從最底層向上匯總至各產業不同的關鍵議題權重,就能算出加權平均得分了;治理面向的評分則是由滿分10分向下扣,扣分基準是關鍵議題之下的各個關鍵指標,扣完分後再乘上各產業不同的面向權重就能算出加權平均得分。加權平均得分需按照同業表現標準化,再對照為AAA-CCC共7個字母評級。FTSE ESG評分的最小單位為指標,指標的得分多寡看的是揭露及表現,企業於指標層面的得分高低跟企業所在產業的暴露程度會影響主題得分,再來就是依序在面向、評級層面分別將暴露程度及分數加權平均後得到最終評級。

三個評級機制都有考慮產業間差異性

S&P Global、MSCI ESG、FTSE ESG皆根據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三面向的基礎上設計制度,且三個評級機制都有考慮產業間的差異性,但因應措施略有差異:針對「水資源」這個主軸,假設評估企業屬於用水量低的銀行業,這時S&P Global可以調降題組權重或甚至不考慮這個題組;MSCI ESG可以調降關鍵議題權重或甚至不考慮這項關鍵議題;FTSE ESG可以降低這項主題的暴露程度(甚至設為0)。雖然三者的因應措施在名詞上有差異,但均能降低「水資源」這個主軸對整體評級的影響程度。而關於「公司治理」等對銀行業重要的主軸,反之也能藉此方法提升對評級的影響程度。

但三個評級機制的相似之處僅此而已。再來將例舉三個評級機制的數個差異如下:

三個評級機制評分依據不同

參考三個評級機制的架構圖最下方,可以發現一個根本性的差異:S&P Global及FTSE評分的依據是「揭露」及「表現」,而MSCI評分的依據是「暴露程度」跟「管控措施」,兩者雖相關但有差別,例如有兩家相同產業的工廠採取一樣的節約用水措施,但其中一家位於沙漠,另一家位於河邊,這時按照「揭露」及「表現」來看,兩家工廠可能會得到相同的評分,但若按照「暴露程度」跟「管控措施」來看,沙漠中的工廠因「暴露程度」較高,會被預期應有較同業更好的「管控措施」(實則沒有),所以評分會較河邊的工廠低。

這裡想釐清一點,FTSE ESG雖然也有所謂的「暴露程度」,但其作用比較近似S&P Global的題組權重及MSCI的關鍵議題權重,是一項針對「產業間差異」所做的調整,而MSCI的「暴露程度」,是一項針對「企業間差異」所做的調整。

三個評級機制資訊來源不同

S&P Global、MSCI、FTSE雖然都是針對企業的ESG資訊給出一個評級,但MSCI及FTSE的資訊取得來源完全依靠公開資訊,例如:官網、永續報告書、第三方資料庫等,一般民眾跟評級機構能看到的資訊是一樣的,所以即使企業表現得再好,沒有公開的話評級機構無從得知,就算公開了如果評級機構沒有搜集到,那也是徒勞無功。所以企業的MSCI ESG/FTSE ESG評級較低,有可能只是因為公開的ESG資訊較少,或是公開的ESG資訊僅有中文敘述,如此一來遇到用英文搜集資料的人就處於劣勢。S&P Global就不一樣了,S&P Global蒐集ESG資訊的管道除了公開資訊,另有提供一個問卷稱為企業永續評估(CSA),有填寫CSA的話(2021年約23%),S&P Global就會用企業於CSA內提供的資訊給出評級,而企業在CSA填的資訊有些是不必公開的。至於那77%沒填CSA的企業,S&P Global就只能依靠公開資訊了,但想必再怎麼查詢,資訊的質與量一定比不上那些有填CSA的企業,最後如果仍找不到資訊(缺值),S&P Global會直接給0分。如此一來可能產生一個偏誤——企業的S&P Global ESG Score在同業內評級較佳,不一定意味他表現特別好,可能只是因為他有填CSA別人沒填。不過也不能因此全盤推翻那些有填CSA的企業,畢竟填答CSA也需要先搜集相當數量的ESG資訊,填答CSA也意味著企業有投入ESG的意識。

三個評級機制產業分類不同

網路上許多比較三個評級機制的文章,都有提到產業分類不同的問題,像是S&P Global是用GICS為基礎統整成61類,MSCI是直接使用GICS內158類產業,FTSE則是使用ICB的173類子產業,但是產業分類不同會有什麼問題?筆者用上圖來說明。投資人參考ESG評級機制的目的,是要從中投資「同業」中ESG表現較佳的企業,所以現行的評級機制於應用時都會考慮同業相對表現,例如DJSI就會將各產業ESG Global Score前10%的企業選入成分股,MSCI則是在評級機制本身已經納入同業相對表現了:在得出加權平均分數後會根據產業基準標準化再轉換成AAA-CCC,所以絕大多數企業分數會在中間等級,並不代表大多數企業得分在4–6分之間,而是經標準化後趨向常態分配的結果。FTSE的0.0–5.0評級雖然沒考量相對表現,但FTSE另有提供企業根據ICB的20類超級產業(Supersector)相對表現(0–100分)供參考。綜上所述,「同業」的定義為何其實會影響相對表現成績,而三者評級機制的產業分類差異,可能導致上圖情形:S&P Global下A及B表現較佳,MSCI時因分類較細,結果A、C、E表現較佳,FTSE時因為標準不同,比較對象變化不少,結果是び及甲表現較佳。

三個評級機制考量企業間差異程度不同

在討論三個評級機制的評分依據不同時,有拿同產業在沙漠跟河邊的工廠舉例,但這僅是企業間的差異來源之一,其他影響更廣泛的差異像是,企業通常會整合產業上下游,從產品的原料、製造、到後續配銷都由企業進行,如果拿同一個標準,比較這類企業跟僅有製造的企業,比較結果勢必沒什麼參考價值,更何況有些企業會有多角化業務,例如Amazon有電商業務跟雲端業務等,這時要怎麼決定這些企業的所屬產業?評級機制對於這類業務多元的企業有什麼因應措施?三個評級機制的處理方式不同。

S&P Global在邀請企業填寫CSA時,已將企業分類至61類產業別,但並未查得S&P Global如何處理業務涵蓋多個產業別的企業(歡迎讀者補充),如果S&P Global並未設計因應機制的話,拿碳排放量為例,一間100%從事煉鋁的企業,可能會跟另一間僅70%煉鋁另外30%林業的企業一同比較碳排放量,這會是個大問題。MSCI ESG在決定各個關鍵議題分數時,會考量「暴露程度」及「管控措施」,其中暴露程度就會將公司間的差異考慮進去。此外MSCI另有設計適用特定企業的關鍵議題,亦即除了不同產業有不同的關鍵議題外,MSCI針對每間企業的狀況,會適時增減列入評分的關鍵議題,以及調整各關鍵議題的權重,目前約有19%的受評企業經過調整。FTSE ESG的產業分類基準雖為ICB的173類子產業,但FTSE允許一間企業被歸類於多個子產業,計算暴露程度時則從高計算。例如一間70%煉鋁另外30%林業的企業,會被同時歸類在煉鋁業跟林業,而針對「碳排放」這項主題,就會以煉鋁業及林業的暴露程度較高者為準。FTSE透過企業可歸類於多個子產業的機制,因應不同企業間的差異。

三個評級機制考量產業間差異程度不同

雖然前文提到三個評級機制都有考慮產業間差異性,但考量「程度」則不太可能相同,例如針對IC設計產業,S&P Global可能選了A、B、C標準,MSCI卻覺得D、E、F關鍵議題跟產業比較相關,如此一來評級結果勢必可能差異不小。又或者可能S&P Global跟MSCI都選了G、H、I主題,但配分比例一個設3:3:4,另一個設5:2:3,這也可能影響評級結果是否一致。

投資人如何因應多元的ESG評級機制?

從前段文章,可以發現雖都稱作ESG評級機制,S&P Global、MSCI ESG、FTSE ESG的機制設計存在頗大的差異。網路上有人認為ESG評級間相關性低是一種隱憂,但筆者認為比起隱憂,不如說是「必然的結果」,而社會大眾或者投資人需要做的,就是了解不同評級機制背後的評分重點,然後選擇一個與個人理念最相符的ESG評級機制,而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各評級機制的異同。

目前多數投資人是如何選擇的呢?若觀察台股上市櫃,可發現S&P Global與FTSE ESG為較被普遍使用的評級機制,已被評級的企業數各為約550家及450家,MSCI ESG則僅涵蓋約130家企業。就應用面來看,S&P Global在台灣較為知名的應用是道瓊永續指數(DJSI),許多企業會以入選DJSI成分股作為執行ESG的成效實證。標普500 ESG指數則是國際許多永續ETF追蹤的指數之一,金額有至少650億美元,這意味著入選與否將顯著影響一間企業股價。台灣也有類似情形,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追蹤指數參考的評級機制為MSCI ESG,而國泰永續高股息ETF目前為臺灣市值第三大的ETF。FTSE ESG評級機制則有被證交所旗下的臺灣指數公司推出的臺灣永續指數所採用,因此公部門背景的資金(勞保、勞退)有可能會相對較仰賴FTSE ESG。

企業如何因應多元的ESG評級機制?

企業該如何選擇ESG評級機制?哪一種評級機制對自身企業比較有利?決策時還是要「以終為始」,先釐清評級的使用需求。若以吸引市場資金為主,則可以先了解該企業主要投資人較為依賴的評級機制,再針對那個評級機制加強;若企業是擔任供應商的角色,由於各個評級機制間可比較性低,或許可以考慮與品牌商採用相同的評級機制,如此一來品牌商才能對企業投入ESG的成效「感同身受」。

不過不可否認,多元的ESG評級機制確實為企業帶來了一些「機會」。由於評級機制最終需要和同業比較,每個評級機制的同業又不盡相同,所以企業不妨可以先看看每個評級機制之下,同業競爭對手有誰以及他們的表現如何,並從中挑選較好打敗的對手,例如某企業雖為產業領頭羊,但得分其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時就是其他企業的機會了。從配分權重來看,MSCI ESG平均僅有4–7項關鍵議題,所以每個關鍵議題的配分可能會有10%-30%甚至更多,而且至少33%配分來自於治理面向,所以企業可以集中將資源分配於這些項目,相對地,S&P Global則平均有10–20項標準,每項標準的配分多僅個位數,不利於企業集中資源。但S&P Global也有它的優勢,S&P Global主要採CSA問卷制,而目前僅有23%的企業會填答問卷,其餘77%的企業只靠公開資料評分,換言之,有填CSA的企業很容易就能在產業內拿到不錯的表現,對企業而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FTSE ESG有評分機制透明度較低的隱憂,各產業的主題配分跟指標清單均未公開,反觀S&P Global及MSCI ESG都有公開各標準/關鍵議題的評分重點跟需求資料清單。

三個評級機制拿高分方法的公約數:ESG資訊公開揭露

本文介紹的三個評級機制中,MSCI ESG及FTSE ESG皆是根據公開資訊評級,S&P Global雖然主要是參考企業填答CSA的內容,但有部分題目會要求附上公開揭露的文件作為佐證,或是若將佐證文件公開揭露會提供額外加分。總結而言,企業若重視ESG評級,除了盡量具體地公開揭露ESG資訊外,也需要重視ESG資訊的揭露標準,不符格式的揭露可能會讓難得搜集到的ESG資訊變得毫無用處,例如明明都揭露了,卻因為揭露未按照揭露標準,所以評級機構的研究員無法抓取正確的資料,最後被當成缺值拿到0分。以下段落將依序介紹三個主流的ESG資訊揭露標準GRI、SASB、TCFD,以及比較三者的異同。

GRI

GRI準則是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所發佈的資訊揭露標準,目前是各個資訊揭露標準當中最多企業使用的,由於GRI剛經過改版,以下GRI介紹以2023年開始適用的版本為準。GRI準則分成通用準則、行業準則、主題準則三類,三類準則的關係如上圖。企業使用GRI的最終目標是決定在永續報告書上揭露的ESG資訊,而在最一開始,企業需要先參考通用準則,通用準則有兩個用途。第一個用途是,通用準則有列出5項不可省略的一般揭露項目(公司聯絡人、公司名稱等),還有25項可省略的一般揭露項目,每間企業原則上都應該揭露這25個一般揭露項目,除非有省略理由。省略理由有資訊無法取得、法律禁令、保密規定限制、及不適用四類,企業需要在永續報告書上寫上省略理由。

通用準則的第二個用途為,根據「衝擊」及「利害關係人」決定「重大主題」。「衝擊」可以理解成企業造成的影響程度,而「利害關係人」則包含員工、消費者、政府、股東、商業夥伴等等。企業首先需要參考內外部資訊,或者是企業自身的營運模式,先決定幾個衝擊較高的「主題」,這個「主題」可以是水資源、碳排放、勞資關係、創新管理等,GRI通用準則沒有規定這個主題應該叫什麼名稱以及定義為何。再來企業要訂出幾個比較有關的利害關係人,跟這些利害關係人一同討論後,從數個「主題」中決定數個「重大主題」。主題準則這時派上用場了,企業需要從主題準則中,選擇幾個跟重大主題相關的揭露項目,然後在永續報告書上揭露。

上圖是一個實例,首先企業會自行依據內外部資訊訂出數個衝擊可能較大的主題,然後該企業認為員工、客戶、投資者、社會、商業夥伴是較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於是企業就會用發問卷或訪談的方式,了解這些主題當中,利害關係人覺得哪些比較重要,之後訂出了氣候行動及責任製造這兩個重大主題。關於氣候行動這項重大主題,企業根據相關程度,從主題準則當中選擇「302–2組織內部能源消耗量」及「305–6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兩項揭露項目,在企業的永續報告書上按照揭露項目的要求,揭露質化或量化資訊,或是省略並附上理由。通常揭露項目會散落在永續報告書的各章節,企業於報告附錄會附上GRI索引表,列出各個揭露項目及對應章節頁數。此外,圖中的「302 能源」及「305 排放」為主題準則的名稱,裡面包含302–1、302–2、302–3等數個揭露項目,但主題準則比較類似「資料夾」的概念,僅是將類似的揭露項目分類在同個資料夾,不代表企業必須挑選同一個主題準則的所有揭露項目,挑選哪些揭露項目還是要看與企業的「重大主題」相關程度來決定。

從上面例子就可以發現,GRI給企業許多主觀判斷的空間,所以同產業間的企業有可能選擇全然不同的重大主題跟揭露項目,如此一來難以比較孰優孰劣,企業也有可能以主觀判斷的名義「隱惡揚善」。「行業準則」則希望避免這種情況,GRI行業準則內有規定數個GRI建議該產業的企業應採用的重大主題,不僅如此,GRI還先幫企業挑選好每個重大主題的揭露項目了,企業如不採用GRI建議的重大主題,需要在永續報告書內附上理由,如果未挑選GRI建議的揭露項目也需附上理由。不過,行業準則現在仍在發展中,目前僅有針對石油及天然氣業、煤炭業及農漁業發布行業準則,意味著其他產業的企業挑選重大主題及揭露項目時,仍然有不小的主觀判斷空間。

SASB

SASB指的是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所出版的ESG資訊揭露標準。SASB的特色是它考慮了投資人對不同產業間,注重的揭露項目可能不同,因此獨自發展了一套稱為永續產業分類系統(Sustainable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SICS)的產業分類基準,將所有企業分為77個產業別,然後再各自規定每個產業別內的企業應該揭露哪些項目,這些項目又可分為永續性揭露主題與指標(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Topics & Accounting Metrics)以及營運活動指標(Activity Metrics)。SASB會詳細規範這些揭露項目的計算方式、定義、以質化(文字描述)或量化呈現,所以企業要做的就是根據SICS所屬產業別的準則,揭露那些應該揭露的項目。例如下圖就例舉了數個半導體業應揭露的指標及單位。

針對每個產業別的揭露項目,雖然是SASB為這個產業的企業量身訂製的,但每間企業因為營運模式不同,難免有時會有不適用的情況,這時SASB允許企業在數據那欄寫上不揭露的理由,並鼓勵企業按照各自營運狀況,額外揭露資訊。若是營運涵蓋多個產業別的企業,SASB也表示企業可以同時揭露多個不同產業別應該揭露的項目。總結而言,SASB可以說事先替企業決定了揭露項目,並且要求每個企業原則上都要揭露所有項目,企業在這過程較沒有主觀判斷的空間。此外,SICS並未參考GICS、ICB等產業分類基準,意味著GICS在同個產業別的企業們,根據SICS可能會被分到不同的產業別,因此有不同的強制揭露項目。

TCFD

資料來源: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結論報告

TCFD的全稱是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中文名稱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顧名思義,TCFD針對的是氣候變遷層面的ESG資訊。上圖是TCFD資訊揭露標準的四個要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及目標)以及TCFD給的定義,如果企業要按照TCFD編製公開文件的話,企業必需就這四個要素揭露。但其實這四個要素也反映了企業面對氣候變遷的步驟:首先企業需要有一個氣候變遷的負責單位(治理b項目),這個負責單位將受到企業最高階層的監督,並說明監督形式及頻率(治理a項目)。再來負責單位通常會在考量內外部資訊後,列出數個短、中、長期的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及「機會」。

資料來源: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結論報告

如上圖,TCFD將氣候變遷的「風險」分為轉型風險(例如節能設備的成本、環境法規遵循成本等)及實體風險(例如洪水、極端天氣等大自然的反撲)兩類。企業列出數個短、中、長期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及「機會」後,一般來說會從中根據可能性及影響程度,選出較相關的幾個風險或機會,並且評估這些風險或機會對企業財務表現的影響,例如假設企業的風險之一是洪水會淹沒產房,如此一來財務影響可能就是不動產、產房及設備價值減損,產房內的存貨泡水會有跌價或報廢損失。既然洪水帶來的影響那麼恐怖,那企業同時也要描述管理風險的措施或流程,例如在廠房先購置幾個沙包,並有專責人員定期上網搜尋是否有洪水警報,如有警報馬上堆沙包之類的。到這邊大概完成策略及風險管理(除情境分析)的內容了。

關於指標及目標,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該是和氣候變遷最能畫上等號的指標,TCFD也直接建議企業揭露範疇一、範疇二及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在前面策略及風險管理的內容加強相關描述。列出指標還不夠,TCFD還希望企業有「目標」及「表現」,拿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說,就是企業要制定具體減碳目標,並且訂定計畫然後逐年達成。最後,TCFD也十分注重企業是否執行「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也建議要包含升溫2度C或更嚴苛的情境,以剛剛舉例的洪水會淹沒產房延伸,企業需要評估全球升溫2度C或更多的情況下,廠房所在地洪水發生的可能頻率或程度,過程中可能需要引用氣候變遷相關的模型才能得出結果。

GRI、SASB、TCFD三個資訊揭露標準的異同

GRI的重點之一就是企業和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針對利害關係人關心的事項,企業給予適當的回應,這裡的利害關係人包含客戶、供應商、當地社群、未來世代等,他們並不一定了解企業或產業的情形,所以企業會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搭配大量的圖表,或甚至會寫一篇文章描述人物故事,目的是讓普遍的利害關係人能夠快速瞭解企業揭露的ESG資訊。然而,投資人雖然是利害關係人之一,但比起文字、排版,投資人較為注重量化的指標,同時也注重企業之間的比較,這時SASB就能迎合投資人的需求,因為同產業的企業都按照同個標準揭露相同項目,投資人自然就能比較不同企業,但對當地社群等其他利害關係人而言,SASB的這些指標可能就相對生澀。GRI跟SASB雖然看似可以滿足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但有趣的是「地球」並非利害關係人之一,企業無法透過發問卷或訪談了解地球的需求,但地球也正在用他的方式影響企業的營運,筆者認為這是需要TCFD資訊揭露標準的原因。TCFD強調企業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及風險評估,並相當重視溫室氣體排放量這項ESG資訊。從近年熱門的「淨零排放」、「低碳轉型」等關鍵字,也不難看出各個利害關係人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相關ESG資訊的重視程度之高,TCFD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

雖然GRI、SASB、TCFD三個揭露標準各有其重點,但三個揭露標準並不互相排斥,意味著企業可以同時採用這三個揭露標準,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該是最典型的例子: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可以同時滿足GRI、SASB、TCFD的需求,其他ESG資訊同理,所以有不少企業會以GRI編制永續報告書,並在同份報告另外補足SASB及TCFD額外要求的內容,此外,也有企業會選擇分開編制GRI報告書、SASB報告書、TCFD報告書,如此雖增加成本,但能聚焦相關議題跟資訊。

三個資訊揭露標準考量產業間差異程度不同

GRI、SASB、TCFD三者中,SASB的基本精神就是揭露標準會因產業有差別,所以可說是最為注重產業間差異的揭露標準,反之GRI的核心為利害關係人,而不是企業所屬產業別,所以只要利害關係人關注的主題不同,兩家同產業的企業會揭露全然不同的項目,最新版的GRI則新增了「行業準則」,因此可以預期GRI未來會愈趨重視產業間的差異。TCFD所針對的氣候變遷議題,雖然對各產業企業皆會造成影響,但TCFD對金融業及高碳排放的非金融業,額外訂有數個建議揭露項目,意味著TCFD預期高碳排產業應該對氣候變遷議題有更完整的策略及計畫。

三個資訊揭露標準衡量揭露品質方式不同

除了產業差異外,另一個值得一提的議題是揭露品質的衡量,這個議題也會因揭露標準而不同。SASB因為企業主觀判斷空間小,較好一眼看出揭露品質好壞,例如A企業有數個營運活動指標以營業秘密或不適用為由未公開揭露,B企業則公開揭露所有指標,不適用的指標則因地制宜調整後公開同類資訊,外界可以輕易比較兩家企業揭露品質。但GRI及TCFD則有許多揭露項目要求提供政策或制度的文字敘述,這時雖然企業有給出回答,即可滿足揭露項目要求,但揭露品質方面,文字敘述的具體切題程度高低,通常讀者需廣泛了解多個案例後較容易評估,同時也有較多的主觀判斷成分。此外,GRI與TCFD也有各自的邏輯推導過程需要公開揭露,例如GRI當中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決定重大主題的過程,TCFD將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及機會區分重大程度,並連結至財務表現及因應措施的過程,以及執行情境分析的過程。可以說GRI與TCFD的揭露品質衡量方式較為複雜且主觀,但也是各評級機制決定企業表現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

「評級機制」跟「揭露標準」是什麼樣的關係?

前段提到,「評級機制」有一大部分仰賴企業依據「揭露標準」所公開揭露的ESG資訊,而透過了解GRI、SASB、TCFD三個「揭露標準」,可以發現企業即使採用再多的揭露標準,企業對於想揭露多少的資訊,還是存有不少主觀判斷的空間,例如針對風險評估流程,企業若只想符合法定要求,可以僅公開揭露較為空泛的描述,但若「評級機制」重視企業的風險評估流程,並給予較高的配分權重,則可能促使企業更積極的公開揭露,例如公開揭露風險評估流程的專責單位、評估頻率、評估時點、評估方法。實際上,確實有不少企業在決定GRI揭露標準的主題時,會參考S&P Global、MSCI、FTSE等評級機制。另外,本文討論的三個評級機制,不約而同都有考量產業間差異,或許這也間接影響新版GRI導入行業準則,以及SASB近年愈被企業廣泛使用的現況。所以可以說「評級機制」其實也影響企業遵循「揭露標準」的情形,甚至是「揭露標準」本身的設計。

企業必須掌握「評級機制」跟「揭露標準」強調重點的差異

另一方面,「評級機制」的設計也會受到「揭露標準」的影響,如果「評級機制」針對「揭露標準」未規定的ESG資訊評分,則勢必難以蒐集到企業的公開資訊,或是若評級機制希望給予一個主題相當高的配分,合理來說那個主題必須也是揭露標準所強調的主題。但「評級機制」與「揭露標準」間的差異勢必存在,這就是企業必須注意的地方了,像是「評級機制」普遍都有各產業別的配分重點,但這個配分重點不一定和企業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重大主題相同,如果企業這時沒有額外揭露項目,僅僅照著GRI準則的步驟揭露重大主題項目,對評級機制來說,企業的揭露完全沒有幫助。又或者是,因為SASB的產業分類標準(SICS)不同於評級機制(GICS/ICB),所以即使企業按照SASB的產業別揭露指標,如果GICS或ICB將企業歸類於不同產業別,那這個企業跟GICS相同產業的其他同業比,等於是什麼都沒有揭露。企業必須事先同時了解「評級機制」及「揭露標準」,才能知道兩者差異為何,即時執行應對措施(額外揭露或調整產業別等),這也是本文同時討論「評級機制」及「揭露標準」的目的之一。

有瑕疵的「揭露標準」會影響「評級機制」被信賴程度

再次強調,「評級機制」有一大部分仰賴企業依據「揭露標準」所公開揭露的ESG資訊,這時若「揭露標準」本身存有瑕疵,則勢必會影響「評級機制」結果是否受到使用者的信賴,筆者以下例舉兩個可能造成揭露標準有瑕疵的情況。

報導邊界:垃圾能不能塞進儲藏室?

試想你今天是個學生,老師叫你打掃教室,你把掃出來的垃圾全部塞進教室後方的儲藏室,老師來檢查時沒有檢查儲藏室,但教室其他地方都有掃乾淨,後來這次打掃還為班上拿了全校整潔優良班級,這時教室到底掃乾淨了沒?

用上圖案例解釋什麼是「報導邊界」:臺灣的大型企業通常不只在臺灣有據點,也會在東南亞有設立工廠,或是在歐洲有服務據點等,所以事實上一間企業會有許多的子公司,這時在編製合併版本的財務報表時,根據財務會計準則,必須要將這些子公司考慮進去,也就是上圖橘色線,如此一來假如上圖右方的美國子公司虧損時,財務報表必須列入這個虧損,所以企業的每股盈餘會減少,進而影響股價等,而且原則上沒辦法把美國子公司移出橘色線外。ESG資訊的揭露標準就不一樣了,以企業最常使用的GRI為例,GRI沒有特別要求企業的報導邊界,也就是說,企業想怎麼畫藍色線都沒問題,像是上圖的企業就沒有把中國跟美國子公司納入,於是永續報告書內的資訊,只彙整來自新加坡、印尼、泰國及臺灣的資訊。SASB的官方文件雖然要求企業的藍色線要跟橘色線相同,但企業現今多是在以GRI為基礎編制的報告書上,額外附上SASB的資訊,所以除非有特別提及,否則不太能得知這些SASB資訊到底涵蓋哪些子公司。TCFD的話,筆者初步沒有看到TCFD有硬性要求(歡迎讀者補充),可能還是看企業是在哪個文件上公開揭露TCFD要求的資訊。

所幸GRI要求企業在永續報告書上,揭露未包含於永續報告書內的子公司(揭露項目2–2),以上圖為例即為中國、美國及海外控股公司,如此一來使用者就能了解企業將藍色線畫在哪邊,但企業其實可以用附註的方式,調整每項指標的報導邊界,例如永續報告書上記載的員工人數,可能會有個備註寫著:包含全球所有據點,而廢水處理量可能有另一個備註寫著:僅含臺灣營運據點。從學生打掃教室把垃圾掃進儲藏室的例子,就可以了解到報導邊界的重要性跟問題,在比較兩家各自有十家工廠的企業時,如果忽略報導邊界的差異,則你可能會拿一個工廠的資訊和十個工廠的資訊做比較而不自知。

S&P Global、MSCI、FTSE在評級的時候,會比較同產業不同企業間表現好壞,這時如果一家企業的ESG資訊只包含臺灣母公司,另一家企業的ESG資訊則包含全球所有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ESG資訊勢必不能直接拿來比較,需要額外推估,但怎麼估都一定會和真實資訊有誤差。如果有一家ESG資訊表現很好的企業,但資訊只涵蓋臺灣母公司,跟另一家ESG資訊表現普普的企業,但涵蓋全球子公司,這兩個企業孰優孰劣?有心的企業可以利用這個瑕疵,將高碳排的業務畫在永續報告書報導邊界外,專心在邊界內投入資源,營造企業ESG資訊表現良好的假象。S&P Global評級機制雖然主要以填答CSA為主,但CSA大多內容未要求企業提供所有子公司資訊,而且有些資訊需要公開揭露的文件佐證,所以上述揭露標準的瑕疵會影響公開揭露文件,進而影響CSA的填答內容以及S&P Global評級機制的可信度,至於全部仰賴公開資訊的MSCI及FTSE就影響更大了。總結而言,「揭露標準」若 未強制規定報導邊界,將會降低ESG資訊的可比較性,所以當企業宣傳自己在某評級機制被評為在同業內表現優異時,投資人可以額外確認這個企業的報導邊界為何?未被包含的子公司有哪些?

ESG資訊是否正確誰把關:第三方保證?確信?

除了報導邊界造成的揭露標準瑕疵會影響評級機制的可信賴程度外,要是企業按照揭露標準揭露的資訊有誤,將可能讓評級機制的評分結果不符事實。許多企業會在永續報告書最後附上「獨立保證意見聲明書」或是「會計師有限確信報告」,表示有其他第三方看過這本報告,雖然第三方看過不代表不會有錯,但至少相較沒人檢查過的資訊,經第三方檢查後的錯誤率較低。不過其實第三方檢查有程度上的差異,例如永續報告書上寫著廢水處理量3,029公噸,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標準看這個資訊,當這個第三方是英國標準協會(bsi)時,它會用一個稱為「AA1000保證標準」的標準檢查永續報告書,檢查程度又可分為第1應用(Type1)和第2應用(Type2),bsi只有在第2應用的時候「有機會」檢查到廢水處理量3,029公噸這項資訊。

當這個第三方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時,它們的檢查標準會是「確信準則3000號」,檢查又可分為對永續報告書的檢查以及對永續報告書裡面某幾項資訊的檢查,前者意義是「有機會」檢查到廢水處理量3,029公噸這項資訊,後者要看有限確信報告內有沒有列出廢水處理量這項資訊,如果有的話,它一定會檢查這項資訊,但沒有列出來的話就完全沒機會被檢查到。

第三方檢查還有各種「變形」,像是SGS、DNV等機構有自行設計一套檢查標準,或者有些第三方是檢查企業有沒有按照揭露標準的要求,將資訊揭露在正確的欄位,但不檢查資訊本身的正確性完整性。還有一種變形是調整檢查的範圍,像是在文件裡特別註明:「檢查範圍不含廢水處理量」,這時使用者若沒仔細看,就會以為廢水處理量有被檢查。例舉上述這些檢查方式是想強調,雖然都叫做「外部保證/確信」,揭露的位置也相同(GRI揭露項目2–5),但背後含義大不相同。如果使用者沒注意到這些差異,很容易對外部保證/確信有錯誤的聯想,有些有名無實的第三方檢查更無法減少ESG資訊錯誤的風險,讓根據這些錯誤資訊產出的ESG評級的可信任度降低。

結論

「ESG評級機制間標準不一、相關程度低」相信是許多投資人的痛點,本文梳理了S&P Global、MSCI、FTSE三個評級機制各自評分方法,了解到評級機制間,不僅分數計算方式有差別,甚至資料來源及評分標的都有明顯差異。但進一步了解這些評級機制的評分依據,也就是ESG的資訊揭露標準後,可以發現這些名為「標準」的資訊揭露標準,無論是決定揭露項目、決定報導邊界、衡量揭露品質、外部保證/確信等方面,其實都沒有很「標準」。評級機制們只好各自發展各自的評分機制,試圖從中找出標準,結果就是被批評標準不一參考價值低。

唯有ESG資訊的揭露標準真的「標準」後,ESG的評級機制才能用這項「標準」比較每間企業。國際上正在擬定「永續揭露準則(IFRS S1、IFRS S2」,以TCFD及SASB的揭露標準為基礎,同時要求企業的報導邊界要和財務報表一致。此外,歐盟及美國官方單位(EFRAG、SEC)也有各自提出改善ESG資訊揭露標準的提案,可以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參考資料

  1. S&P Global ESG Scores Methodology
  2. S&P DJI ESG Score Methodology
  3.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S&P DJI ESG Scores
  4. S&P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Methodology
  5. S&P ESG Index Series Methodology
  6. S&P Global CSA Companion 2022
  7. Annual Scoring & Methodology Review-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2021
  8. Weights Overview-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2022
  9.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022 —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
  10. DJSI 2022 — Test Companies CA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11. S&P Global Invited companies
  12. MSCI ESG Ratings Methodology
  13. MSCI ESG Ratings Process
  14. MSCI ESG Materiality Map
  15. MSCI ESG General FAQs for Corporate Issuers
  16. MSCI ESG Ratings FAQs for Corporate Issuers
  17. MSCI ESG Ratings & Climate Search Tool
  18. FTSE Russell ESG Ratings and data model Product Overview
  19. Guide to FTSE and Third Party Sustainable Investment Data used in FTSE Indices
  20. 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 Ground Rule
  21. IRPlatform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22. Sustainability Index Drops Tesla, Prompting Insult from Musk,The New York Times
  23. GRI Standards
  24. SASB Standards Application Guidance
  25. SASB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Primer
  26. Global Use of SASB Standards
  27. SEMICONDUCTORS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
  28.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結論報告
  29.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Guidance on Scenario Analysis for Non-Financial Companies
  30.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Guidance on Metrics, Targets, and Transition Plans
  31.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32. AA1000 Standards
  33. 確信準則3000號
  34. IFRS永續揭露準則草案
  35. Comparing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proposal,KP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