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動支付的現況及發展

Sean Weng
14 min readJan 2, 2024

--

前言

台灣的行動支付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數位化轉型,這不僅是金融科技領域的一次飛躍,也標誌著消費者生活方式的顯著變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分析台灣行動支付的核心技術、市場的主要創新者,以及行業發展背後的驅動力量。

從NFC技術到生物識別的整合,台灣的行動支付展示了技術創新與應用的多樣性。同時,全球科技巨頭與本土企業如何共同推動這一技術的普及,以及政府制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是我們討論的重點。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探台灣在這場數位革命中的角色和未來發展。

第一章

技術組成:

台灣行動支付的技術基礎主要建立在NFC(近場通訊)和加密技術上。這些技術的初衷是為了替代傳統的磁條卡支付方式,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NFC技術使得手機等移動設備能夠在短距離內進行無線數據交換,這為行動支付提供了便利的物理媒介。加密技術則確保交易過程的安全,防止數據被竊取或篡改。台灣行動支付的技術不僅限於NFC和加密技術。例如,QR碼支付也在台灣逐漸普及,它為沒有NFC功能的設備提供了便利的支付選擇。此外,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和臉部識別也被整合到行動支付中,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主要創新者:

Apple和Google在全球行動支付領域發揮領導作用,分別推出了Apple Pay和Google Pay。這些支付平台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用戶群,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在台灣,Line Pay扮演了重要的角色。Line Pay在台灣擁有廣泛的用戶基礎,成為重要的行動支付選項之一。台灣的行動支付業者正積極與國際支付平台合作,以支援跨境支付。這使得台灣消費者可以在海外使用本地支付服務,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國遊客使用台灣的行動支付服務。例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台灣的接受度逐漸提高,特別是在觀光熱點和商業中心。

創新網絡:

行動支付技術的全球發展得益於多個網絡、平台和社群的支持與合作。在台灣,不僅主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參與其中,眾多技術公司和初創企業也在這一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組織通過與產業、政府、學術機構、研究單位以及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動了行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台灣的初創企業在行動支付領域扮演了創新者的角色。這些初創企業通過開發新的支付技術和商業模式,如基於區塊鏈的支付解決方案,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此外,許多初創企業致力於將行動支付應用於特定垂直市場,如公共交通和醫療保健。

第二章

制度形成:

中華民國政府為因應行動支付的出現,2012年11月6日由銀行公會訂定的信用卡業務機構辦理手機信用卡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開啟行動支付在我國的發展。銀行公會更於2016年正式修改安控基準,確保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有一致性基本準則之安全控管作業。信用卡業務機構辦理行動信用卡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第5條規定:「行動信用卡發卡機構除應依信用卡會員申請書約定條款辦理外,並應提供行動信用卡相關操作與使用說明,並另制定完整合約述明與行動信用卡持卡人間權利義務關係。」其中內容須包含卡片型態、卡片遺失、資料取用的問題。

2015年為促進電子支付機構健全經營及發展,以提供安全便利之資金移轉服務,制定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及相關15項授權法令及規定。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範重點分為對象、申請許可、監督與管理、支付款項之安全、資訊安全控管、消費者保護、洗錢防制等面向,希望消費者對使用行動支付產生信心。行政院更望2025年如期達到行動支付普及率提升至90%的政策目標。

主要使用者: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的「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顯示,台灣的行動支付使用族群中,超過一半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16至25歲的年輕人佔31.4%,是最大的用戶群體,其次是26至35歲的族群,佔20.9%。這顯示年輕人對於新興科技的接受度較高,未來可能成為行動支付業者的主要拓展對象。此外,若能降低行動支付的使用難度,簡化交易過程,銀髮族也可能成為潛在的商機。隨著行動支付在台灣變得越來越普及,消費者的支付行為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許多人現在傾向於使用行動支付而不是傳統的現金或信用卡,特別是在小額交易中。此外,行動支付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促使更多的線上和移動購物。

台灣的行動支付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這得益於創新的技術基礎、領先企業的推動、強大的創新網絡支持,以及政府的積極政策。隨著更多的年輕人和其他潛在用戶群體的加入,台灣的行動支付市場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方式。

利害關係:

以LINE Pay為例,利害關係人可分為消費者、商家、銀行、以及負責管理LINE Pay的LINE公司。LINE Pay需要綁定銀行的信用卡或簽帳卡,對於消費者來說則等於多了一種支付方式,不需要實體卡,只需要攜帶手機就可以。對於商家來說,若與LINE公司合作則可能帶來更大的商機,現今社會已經有很多人不會攜帶現金出門,假設有配合LINE Pay就有可能吸引又使用LINE Pay的消費者上門。LINE Pay的交易模式讓消費者有更多的回饋也讓商家獲得商機,LINE公司也能藉此吸引更多用戶促使商業利益提升。

科技的擴散:

傳統的臨櫃交易模式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透過智慧型手機及近距離感應通訊技術(NFC)發展出行動支付的交易系統,此技術讓電子設備間在數公分的距離內就能完成資料交換,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及使用效率。行動支付是指使用「行動裝置」如手機、電子手錶等行動設備,綁定信用卡、電子票證、銀行帳戶等做為支付手段,即不用帶各種不同的金融卡,就可以經由手機感應支付的一種消費模式。

2020年因國內疫情的擴散改變國人支付習慣,疫情期間講究零接觸避免病毒傳染,導致行動支付在國內快速崛起,後疫情時代行動支付已成為趨勢,紙鈔支付不再是消費市場的主流,無現金交易模式在社會中流行。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21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發現消費者首選行動支付的偏好度從2020年37%成長至50%,有顯處的成長,相反,首選實體卡的比例則從2020年35%降至2021年26%。2022年上半年,國內就有9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以及20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顯示台灣社會的電子支付時代即將來臨。

第三章

國內行動支付發展背景:

台灣的金融基礎設施普及,擁有密集的銀行分行和自動提款機,使得民眾能夠方便取得和使用現金。相對於其他地區,台灣的偽鈔風險也相對較低,這使得民眾對於使用紙幣的信心相對較高,比較不會有安全上的擔憂,同時信用卡、金融卡及電子票證等實體支付方式在台灣也相當普遍,以上因素皆造成台灣人使用行動支付的動機相對較小。

隨著現今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行動支付服務正逐漸改變消費者的支付習慣。行動支付將傳統支付方式轉移到了行動裝置上,使得民眾不需要攜帶實體卡片或現金,只需要透過行動裝置就能輕鬆完成支付。不過,現在可使用電子支付的商家仍然有限,而且有些商家會要求綁定特定的信用卡,這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選擇彈性。特別是夜市攤販,因可能會面臨到技術困難或是手續費成本等考量,所以普遍對於電子支付的使用意願相對較低,故民眾在夜市交易仍以現金為主。

國內行動支付之延續 :
因應數位經濟趨勢,政府積極透過跨部會合作,以促進行動支付在台灣經濟中的發展。主要著重於完善行動支付基礎設施,包括前端技術如QR Code,後端款項清算機制,以及相關法規制度,如資訊安全、隱私保護、消費者保護等等。這些措施不僅能提升行動支付的便利性,更為企業帶來了新商機。

台灣行動支付的迅猛發展不僅反映了技術創新的進步,也展現了社會文化的轉變。這一領域的成長得益於多元化的技術基礎,包括NFC、QR碼支付、以及生物識別技術,它們共同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重要的創新者,如Apple、Google以及支付寶,對於行動支付的普及和接受度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台灣的初創企業也在這一轉變中扮演了創新的推動者。

跨境支付和國際合作的擴展進一步強化了台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地位。政府的積極政策和法規制定,如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確保了行動支付環境的穩定與安全。此外,消費者行為的轉變顯示了行動支付已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年輕族群中。

1.2017年將行動支付發展列為重要政策之一

政府自2017年9月開始推動一系列措施,以促進行動支付在民眾生活以及公共服務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大策略:完備基礎環境、擴大應用場域、加強體驗行銷。

(1)完善基礎環境:

  • 調整與修正金融法規:提高業者經營彈性,以促進行動支付之創新與擴大跨機構金流服務。
  • 制定行動票證感應標準:提高感應速度、範圍,增進交易便利性,優化使用者體驗。
  • 提供租稅優惠:如果小商家導入行動支付,月銷售額逾20萬元,將按1%課營業稅(原為5%)。
  • 強化資訊安全:APP需通過檢測,政府採購亦須考慮APP資安認證。
  • 完善行動網路:擴建高速寬頻,改善偏鄉行動通訊品質

(2)擴大應用場域:

  • 交通、繳費、消費、觀光,全面推動行動支付,提升使用便利性。
  • 商圈店家支援:補助小店家數位轉型,提供消費折扣或現金回饋。

(3)加強體驗行銷:

  • 多元推廣支付:大型活動推動無現金消費體驗。
  • 雲端發票:推動支付平台接入雲端發票,提供專屬獎項。

而透過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行動支付的普及率在短短的幾年內有顯著的提升,從2016年的24.4%增加到2018年已經超過五成,而2020年我國行動支付比率也達到了67.5%。迄今,根據Z.com Engagement Lab 於2023年6月的調查,台灣已有高達77.1%的人在用手機支付。

2.行政院2025年行動支付提升至90%:以台灣Pay推動行動支付

為了落實此目標且因應目前的科技潮流,財政部於106年9月正式啟動了「台灣Pay」行動支付計畫,將國內QR Code規格標準化。期望能透過此計畫提升行動支付在台灣的普及率,並建構更便利快捷的行動支付環境。

截至111年9月底,台灣Pay已成功拓展參與者,並導入生活帳單,包括各項稅款、公用事業費、學雜費等,種類高達4000多種。此外,台灣Pay已整合超商通路,積極拓展特約商店數,累計使用卡數逾781萬卡,特約商店數逾24萬家,年度累計交易金額達2,056億元。這些成果都顯示了台灣Pay在推動行動支付普及方面的積極進展。

發展階段:

1.卡片支付階段

卡片支付在1990年後逐漸普及,包括儲值卡、金融卡和信用卡。

儲值卡最初用於大眾運輸支付(如悠遊卡、一卡通),消費者需要預先儲值款項才能進行後續支付,除了能用於搭乘大眾運輸,也可以用於商店購物,是現在多數人常用的小額支付工具。金融卡由金融機構發行,透過連結客戶的存款帳戶,讓客戶可以直接在ATM進行提款、轉帳,也可以在實體商店進行消費。信用卡則由銀行或信用卡機構根據客戶信用發行,持卡人可使用信用額度進行消費。

2.網路支付階段

約2000年後,國內銀行相繼投入資源以推動網路銀行服務,促進了網路支付的擴展。同時,隨著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透過運用大數據和社群媒體進行精準行銷,網路購物逐漸成為民眾日常消費的主要方式,尤其受到年輕世代的青睞。

3.行動支付階段

(1)起步:

行動商務在2010年後逐漸興起,被視為未來零售市場的發展趨勢。行動支付也被認為是改變年輕世代的主要消費支付方式。

(2)技術發展:

行動支付大致以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感應支付和QR Code掃碼支付這兩種技術為主。NFC感應支付為使用手機進行感應支付,消費者只需將金融卡或信用卡資訊綁定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機上,就能進行安全、快速的付款。QR Code掃碼支付則可以進行近端及遠端的支付,消費者只要安裝支付業者電子錢包APP,綁定帳戶或信用卡後,就能掃描QR Code進行支付。

2017年,財政部與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動「台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統一國內支付業者的QR Code規格,使支付業者能夠公平且自由加入,透過建立QR Code共通標準以促進行動支付的普及。而有了這樣的共通標準,讓不同品牌支付業者之間的互通性提升了。消費者只需使用單一品牌的APP支付,就可以在接受行動支付的任何商家進行交易,減少了綁定多個APP的不便。商家也只需要和一家支付業者合作,就能接受來自不同支付品牌的付款。對於非銀行支付業者而言,可以接受其他支付業者用戶的消費支付,也可以共享其他支付業者帶來的商家通路。

結語

在台灣,行動支付的發展受到國內完善的金融基礎、低偽鈔風險以及傳統支付方式已普及的影響而使得行動支付相對缺乏吸引力,但隨著通訊技術和行動裝置的普及,行動支付已逐漸崛起,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限制,比如可使用電子支付的商家仍然有限,或是一定要綁定特定卡片等等。

因應行動支付的出現,政府制定了相關法規規範,而為了推動國內行動支付發展,政府亦自2017年起積極推動相關政策,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行動支付的便利性,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業利益。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行動支付的普及率在短短的幾年內有了顯著的提升。為實現更高的行動支付普及率,政府提出了2025年將其提升至90%的目標,其中,「台灣Pay」計畫是一個引領潮流的示範,更為行動支付的未來鋪平了道路。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行動支付有望在台灣進一步普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對消費者而言,透過行動支付可以更輕鬆、更快速地完成交易,對商家則意味著更多元的支付選擇和商機。總言而之,行動支付的發展為台灣帶來了更方便的支付體驗,不僅僅是一項技術的進步,更是社會生活方式的演進。

分工表:

資管四 翁向洋:前言+文章第一章

統計一 王儷霏:文章第二章

土管二 楊采昕:文章第三章+結語

參考文獻:

楊鎰鴻. (2021, June). 國際間行動支付發展情形與國內推動現況. https://reurl.cc/672kny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8, June). 行動支付與電子化支付普及之關鍵. https://reurl.cc/E47D5g

加速推動行動支付普及. (2019, September 11). 行政院重要政策.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84ca877a-f946-4684-a19d-732a351dc448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2023, July 10). 六月最新調查-台灣行動支付使用習慣. 關鍵評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8375

以「台灣Pay」推動行動支付之成效與展望. (2018, December 6). 行政院院會議案.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a38bdec9-679a-4415-8df4-cde4c629587e

我國零售支付如何演進? (2022, January 22). 貨幣金融知識專區. https://knowledge.cbc.gov.tw/front/qa/inpage/23C82CD5-507B-EC11-814E-2C44FD83FB4B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2023)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22) 行動支付大調查系列一 首選偏好度達50% 常用度逼近七成創新高 近六成消費者於疫情期間增加使用行動支付

https://mic.iii.org.tw/aisp/news-content?sno=617

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2016) 行動付近2成 行動戶過半35歲以下

https://digi.nstc.gov.tw/Page/1538F8CF7474AB4E/a2cb0f84-eddd-40e0-ae2c-f6b3193f5b8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80237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23) 金管會發布「網路借貸平臺業務事業指導原則」

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540&parentpath=0,524,539&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310190002&dtable=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