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憑實力單身,為什麼很多優質女生都沒男友?

茱蒂楊不是感情分析師
8 min readApr 10, 2021

--

「我女兒會不會交不到男朋友?」、

「我同學明就不錯,為什麼會母胎單身 26 年」

社會新聞或 Ptt 主流意見常常看到「追女生很難」、「女生隨便都可以交到男友」,然而我的同溫層恰好相反:

「很多你大學時代覺得品學貌兼優的女生,卻一直單身。」

對這個現象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在觀察過許多個案,開始籌辦單身聯誼活動後開始有了一些心得,希望把我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我觀察到優質女單身的三大原因

1. 三高男預期 — 妳在等命中註定的總裁嗎

我們先定義何謂「三高男」:高顏值(包含身高)、高收入(包含學經歷)、高人品(包含忠誠、EQ 等人格素養)。

若男生對「理想型」啟蒙為動漫(如草莓百分百)、偶像歌手;那女生大概就是偶像劇男主角或言情小說的總裁。

偶像劇、言情小說的女主角常見設定是「出身平凡、相貌乾淨、性格陽光單純」,總之通常不是太優秀,至少大部分的現代女性能超過這個標準。

這些形象影響女性在找尋託付終生對象的期待值,我們在這裡稱這些男子為「三高男」,可能是陽光帥氣工程師、外商金融男子等等。

但現實生活中的三高男到底有多少呢?我們簡單計算一下:

青年未婚男性(20–40y)的人數大概為 240 萬人,我們以身高及收入作為兩個分水嶺去計算三高男的人數。

240 萬 * 10%(身高 > 180) * 10% (收入 > 100 萬)= 2.4 萬人

全台 300–400 萬的青年男性人口,只有 1% 不到的三高男。

簡單來說,三高男的感情市場競爭程度,更勝於台大資工所(錄取率 4.49%),除非妳住在比佛利山莊,否則轉角遇到總裁的故事情節是天方夜譚。

身高

這邊引用一位 Dcard 網友製作 18 歲台灣學生身高分布表格, 參考資料來源為 2009 年的論文,對應到現在的群體大約是 30 歲左右適婚年齡的台灣男女。如果妳要求的身高是 180 cm 左右,大概只有 10% 的男生符合。

資料來源:https://www.dcard.tw/f/funny/p/233170777

收入

行政院主計處受雇者薪資統計資料(扣掉富二代、老闆、房東等),若妳期望另一半的薪資高達 100萬台幣以上,大概有 10% 符合、若期望 150 萬以上,則不到 10%。

資料來源 :https://earnings.dgbas.gov.tw/experience_sub_01.aspx

2. 習慣被動被追求,而非主動出擊

很多外貌、性格出眾的女生在大學時代都可以交到綜合評分超過 80 分的男朋友,卻在出社會後會遇到桃花運不佳、舊愛總是最美的問題。

問題源於生活圈的急遽變化:

  1. 男女比例變化(ex. 男多女少變成女生為主)
  2. 交友圈極速縮小,只剩同事或以前朋友
  3. 交友圈複雜化,讓妳難以信任、判斷來者意圖

環境條件變了,若仍維持著學生時代被動、時間一到就會自動交往的佛係心態,很容易遇人不淑或對象不如妳意。

出社會後時間有限,會來追妳的人,極可能也在追別人

同時,「三高男」正在職涯中快速發展,坐著不動也會有女生主動接近,還有朋友親人爭先恐後介紹對象。他不需要很積極的去認識異性,也可以交到女友,簡而言之,他有一整個魚池可以挑選。

採取被動的心態,已經沒有辦法像以往認識到諸多優質對象。

3. 「不將就」心態 — 我一個人也過得很好

在現代環境中,婚姻對女性而言不是人生唯一選項,所以很多人會抱持「現階段一個人也過得很好」、「不急慢慢看」的狀態。

對現代收入不錯、生活品質也好的女性來說,投入婚姻、改變狀態的成本比以前高,需要審慎決定長遠的交往對象,也考量更多家庭、經濟和價值觀等因素,「青春有限」不能隨便將就,寧願等待符合預期的機緣。

簡單來說,女性的求偶焦慮跳過「沒有對象」,落點在「沒有符合我預期的對象」。

如果符合以上的原因,但還是希望在有限時間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我應該怎麼做?

  1. 多方認識異性,提升「閱人」數量

很直覺,就是盡可能讓自己去認識更多的異性。

戀愛交友跟求職很像,創造更多機會才能知道怎樣的公司(對象)會喜歡自己,才有籌碼找到優質的工作。

方法很多元,各有利弊,如果你很急迫通常會從 104 (交友軟體)、獵人頭公司(婚友社)、內推制度(朋友介紹)著手;

如果你想要隨遇而安,參加青年商會、參加興趣為導向的團體等等都是方法,例如,近年很流行 swing dance 社交舞,藉由學習技能同時跟異性有一對一的接觸機會。

接觸越多的人、經歷越多的事件,才能更了解自己

工商一下,敝人舉辦的三層公寓聯誼,就是以短時間增加基數、了解彼此為導向,會在半天的時間認識 8–10 位單身異性。

2. 主動出擊提升勝率 — 妳敢問「我們是什麼關係嗎」

為了方便說明,簡單地用 1–100 分數表達主觀喜好程度,90 分是夢幻完美對象、80 分是很優質的交往對象、70 分是可交往對象、60 分是有好感但不到可以交往的對象。

假設妳與一個理想對象正在曖昧觀察期,而妳沒有感受到「非妳不可」的意圖時,可能你在對方心中是 70–80 分的對象,此時就是需要主動出擊的時刻。

其實交往的瞬間就是花好月圓下的衝動,兩人互動約會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出現那個「瞬間」的機率就越高。

跟女生全盤考量的思維不一樣,男生普遍不擔心對象的收入水準、家庭背景。因此最終交往的對象不一定會是分數表中的「最優」,而是瞬間給予「致命一擊」的人。

以求職市場來類比,一個超搶手人才,有 n 家待遇差不多的公司同時 approach ,除非其中一家是 dream company (80、90 分對象),這時候勝出的公司(對象)很可能是最積極的那家公司。

讓你說 「yes」的原因,可能是被真誠所打動、也可能是盛情難卻、更可能是直接讓你上火坑連說不都機會都沒有(?)

外表條件不錯外加有幽默感的男生,在出社會個五六年後通常會擁有豐沛的漁場,但他們交往的對象不一定是最優或最適,而是那個問出「我們是什麼關係」的女生。

雖然說不是一味瘋狂的輸出就可以成功,但主動出擊創造那個「瞬間」,是讓妳推進關係的關鍵。

3. 盤整優先級 — 對妳而言幸福是什麼

如果嘗試過各種方法卻仍無法交到 80 分以上的理想對象,或是交往後卻很輕易地分開,那妳可能發生越級打怪的情況。
殘酷的事實是,客觀的完美對象只占單身男性的 1%,在這個情境下,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優先級就很重要。

這邊我想引用我三高男好友的親身體會,來說明他的心路歷程:

”Do you want to keep playing the game, or do you want to win the game?“

我覺得交友市場的錯置,就是因為 priority 沒想清楚

什麼都想要,但越長大越發現兼顧根本很難,

只看外在條件根本會忽略相處,

你是想找到完美另一半,還是想要之後幸福?

Source: 影集 How I met your mother

過去找對象的標準,總是設定在又聰明又漂亮的女生,儘管如願交往,但常常因為對象人品不好或性格不好而結束感情。

如果把找對象比喻成在海邊撿石頭,人生路上只能持有一顆最美麗的石頭,除了決心之外,優先級也很重要。

引用之前知名感情 youtuber 劉芒拜月老的理論,除了把客觀條件一條一條地寫下來,也要思考對你而言哪一些是必要條件、哪些是「nice-to-have」。

打個比方,如果長遠的目標是找到可以互相陪伴、互相成長的對象,你可能必須把性格的契合度放在前置位,調降外在條件的要求。或是,假設妳工作收入已經很高了,找一個能照顧妳的心情和生活的人可能比找一個更會賺的人重要。

描繪「對幸福的想像」,在找尋理想對象時是必要的。

結論

單身是生活的選擇,不被傳統婚姻觀追著跑是優秀女性的權利。

正因如此,當妳需要找尋另一半時,更應該知己知彼、更效率的運用資源和優勢,讓自己遇到更好的人。

希望我的觀察可以幫忙到困擾這點的女生朋友,或是想追品學貌兼優女性的優秀男子們。

最後,工商一下我自己的聯誼品牌- 三層公寓

一般的「 Speed Dating 」會舉辦在狹小的餐廳或共創空間,
男女排排坐,缺少隱私性且容易互相影響。
Go Dating 提供包棟的現代公寓或舒適場所,
對談的地點會發生在吧檯、沙發、餐桌或是各個小房間
體驗半天的室友生活,兼具團體活動性和隱私性。

目前也在準備一對一的約會體驗服務,有興趣聊聊:

加入 Go Dating 官方 Line 帳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