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梵谷:在永恆之門》的種種細節與藝術史

狗眼看電影
21 min readFeb 28, 2019

--

如果提到世上最有名的藝術家,「梵谷」的大名必定榜上有名。這位藝術家短暫卻轟烈的一生,在現代總能成為一流的劇本,成為過去不少優秀的電影故事。《梵谷:在永恆之門》則是一部從新發現的史料出發,重新建構梵谷生命最後日子的傳記。對筆者來說,《永恆之門》是近年最「私人」最「主觀」的作品。因此本文章不會談及電影的評論,而是發掘一些電影當中的細節,並聊聊背後反映的藝術史故事,以及個人的感想,希望令觀眾更了解梵谷悲壯一生,同時更希望讚揚電影劇組在重現史實所下的苦功。

1.巴黎與「光」

《梵谷:在永恆之門》以梵谷在巴黎與弟弟西奧生活的時期作為電影開首,當時梵谷正從早年的「荷蘭畫派」風格(走現實主義的畫風、以民間風俗為常見主題)轉型,在當時文化匯聚地巴黎愛上東方藝術風采,也吸收了當時主流的「印象派」畫風,開始建立個人風格。在巴黎生活的日子更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畫友」,就如電影的第二男主角保羅高更。

《吃馬鈴薯的人》,1885年:梵谷早年作品用色黑暗,屬「荷蘭畫派」風格

只可惜,工業化的巴黎,灰白的天空與霧霾實在令梵谷無法忍受,因此半年左右就離開前往陽光燦爛的南部。《永恆之門》中梵谷與高更的對話中提到追尋新「光」的內容,正是反映了這一點。「光源」是繪畫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梵谷後來的作品更是佔極大的影響,「黃色」主調、狂野大膽的用色等招牌式風格,也是南下生活後才慢慢形成。對此,從《永恆之門》中前後畫面色調的轉變上就能看出。

《從房間看出去的巴黎風景》,1887年:梵谷於巴黎時期的作品,看得出深受印象派「點描法」的影響,同時反映出巴黎灰沈的光景

有趣一點,與電影不同的是,當初推薦梵谷前往法國南部小鎮「亞耳」(Arles)的畫友,應該是塞尚(法國印象派、立體主義畫家)、羅特列克(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等人才對,並非如電影中由高更所建議。塞尚出身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而作為同受日本浮世繪版畫影響的畫友,羅特列克認為「亞耳」陽光充足、色彩豐富,充滿了浮世繪的東方風格。梵谷接受了兩人的建議前往亞耳,迎來創作風格的另一次轉變。

‧延伸:死與生的向日葵

「向日葵」如今是梵谷的代名詞,但其實梵谷描繪向日葵的風格經過多次的轉變。第一時段為巴黎生活時期,第二段則為亞耳時期。與亞耳田園間隨處可見、充滿生命力的向日葵不同,在巴黎時梵谷能接觸的只有從花店買來、被修剪過而且水分不足的「死花」。

《永恆之門》中,在梵谷到達亞耳前,曾有一段枯萎灰白的向日葵花田影像出現,相信是象徵了梵谷從城市歸園田居、畫風的轉變。

《四朵向日葵》,1887年:巴黎時所繪的向日葵,與後期色彩豐富的向日葵畫作明顯不同,畫風的改變同時象徵了梵谷身處地的轉換

2.日本與大溪地

《梵谷:在永恆之門》中,梵谷與高更不滿當時巴黎的學院派畫家,討論以後的去向時,梵谷提到「日本」、高更則提到「馬達拉斯加」,除了反映出藝術喜好上的不同外,也反映了兩人以後的真實走向。

如前文所述,梵谷在巴黎深深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由於巴黎世博的舉行,「日本風」成為了法國一股新潮流,早於十年前(1876年)印象派大師「莫內」已經讓妻子穿上和服畫出一幅《日本女人》。這種新穎的東方文化;版畫式的用色分明鮮豔、線條清晰;而且敢於使用「黑色」產生視覺效果(當時主流印象派甚少使用黑色顏料)深深影響了當時的新派畫家,包括梵谷、前文提及的羅特列克(現代海報之父)等人,梵谷亦曾經臨摹了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作品,也把浮世繪元素融入個人的畫作中(如1887–1888年的「唐居老爹」肖象系列),甚至往南出走的決定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追尋所愛的東方色彩。

左:歌川廣重的《江戶名勝百景:大橋驟雨》,右:梵谷仿作《雨中大橋》

另一方面,高更則是一生追尋「異國風情」與「原始美學」的畫家,如電影所述,對「遠離巴黎、學園派」的原始藝術著迷,希望發掘新的創作靈感。只可惜,多次的旅行使當時的高更身無分文,不但沒有到過他口中的「馬達拉斯加」,後來到「亞耳」與梵谷生活,部分原因只是為了西奧的資助。直到梵谷死後,高更在巴黎成功賣出數件作品後,又回到大溪地生活直到終老。

《兩個大溪地女人》,1899年:異國風情是保羅高更一生心之所屬,大溪地更成為他最後葬身地

3.一般人與梵谷眼中的藝術

根據《梵谷:在永恆之門》的描述,梵谷到達亞耳後,有三段與一般人的對話值得留意。

第一段是與咖啡店「紀努夫人」對「莎士比亞」著作的討論。梵谷愛好文學,小說與書本是他畫作的常客,喜歡的更有當時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左拉」(在紀念逝去父親的畫作中,梵谷以聖經比喻父親、以左拉的《生之喜悅》自比),雖然筆者對於「梵谷喜愛莎士比亞」一事未曾聽聞,但電影中的使用相信是別有用心。莎士比亞為人所熟悉的主題之一,就是「悲劇」,也是紀努夫人喜愛閱讀的故事主題,「莎士比亞悲劇」是否就暗示了梵谷一生故事的結局?梵谷的經歷能在百年後的今天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主因,不正是因為「悲劇」的結局?創作者燃燒生命的悲劇故事,往往就成為我們眼中「藝術」的意義。

《看書的紀努夫人》,1888年:愛好「悲劇」的紀努夫人,正好是一般人眼中「藝術家」人生的「榜樣」

另一段是與幫傭對於花朵與肖像畫的討論,幫傭不理解梵谷為何以「花」為畫,指出經梵谷之手再現的花朵已經不如實物美麗,梵谷只能感嘆他筆下的花「有機會」可以永恆綻放(後世的我們當然知道梵谷成功了)。而這位幫傭是亞耳中難得友善對待梵谷其中的一人(一說是妓女),梵谷可以報答她的,只有為她畫下一張比現實主角更「美」的肖像畫。這段對於「主觀」「客觀」的美學討論,其實已經進入了「表現主義」的思考。主觀地加入個人感受與精神狀態,非單單重現眼前事物,正是梵谷超越時代的個人風格,深深影響了他死後數十年20世紀初的藝術發展,令梵谷被冠以「表現主義之父」的美譽。

《鳶尾花》,1890年:梵谷筆下的花,確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成為永垂不朽的美學形象

最後一段則是梵谷在戶外寫生時與小孩、教師的對話。梵谷以「低下醜陋」的樹根作畫,雖然不被小孩們看好與理解,想像力豐富的小孩們卻可以因為梵谷筆下的樹根聯想到「蛇」、「蟲」之物,這種作品與觀眾的溝通其實難能可貴,超越了描繪本物進入主觀的聯想與感受。只可惜,為人師表的老師卻不理解這種超越時代的藝術,可惡地批評當時的畫家不懂作畫,不但限制了小孩的想像力,更激起了與梵谷的對立,令悲憤難平的梵谷被人冠以「瘋子」之名。

4.啓蒙與欣賞的前輩

《梵谷:在永恆之門》中出現了梵谷在博物館找尋「巨人」足跡的經過,並叫出了數個喜愛畫家的名字。根據個人知識與理解,將會在以下列出這些深深影響梵谷的前輩們,同時也能發現梵谷在這班巨人的肩膀上所見的景象。

.Frans Hals:巴洛克時期荷蘭畫家,以生動的人物肖像畫聞名於世,畫作描繪了荷蘭黃金時代下不同階層的生活百態。而且不同於過去單調刻板的肖象畫法,他以大膽流暢的筆觸,捕捉人物瞬間的表情,令畫作往往能表現出人物性格、栩栩如生。

《快樂的酒徒》,1628年

.Goya:西班牙畫家,早年以古典浪漫主義風格為主,後來因為「半島戰爭」發生,畫風與主題大變,轉而描繪戰爭的殘酷與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晚年可怕駭人的「Black Painting」系列畫作更是他在經驗戰亂下出產,抒發對死亡與疾病恐懼感情的「私人」作品,在他死後三十年才被後人發現。

他曾經自稱自己有三位老師:維拉斯奎茲、倫勃朗和自然。其中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和「自然」同樣是深深影響梵谷的導師。

《紅衣孩童》,1790年

.Velazquez: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畫家,上文提及Goya眼中的老師之一,作品構圖與光影對比的技法影響了後世的印象派風格。重視日常寫生與素描的訓練,強調需要繪畫一切事物,包括日常所見所聞,對低下農民階層的生活尤其重視。

《穿白衣的馬佳莉塔.德雷莎公主》,1660年

.Veronese: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以顏色技法聞名,不同於當時矯飾主義的學院派,主張自然主義的色調,使畫作光線充足明亮,不以強烈的光暗對比描繪「光」。

《迦拿的婚禮》,1562年

.Delacroix: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專注鑽研色彩運用,用色誇張、筆觸粗野紊亂,使其畫作充滿了法國式的激情與自由,最著名畫作有《自由引導人民》。

《雅各與天使摔跤》,1854年

除以上電影中提及的前輩外,在個人的知識中,仍有數位深深影響梵谷的重要畫家。其中一位為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屬法國巴比松派、田園畫家。由於米勒是農業出身,其一生都在以寫實主義描繪農村百姓生活,對早年荷蘭時期的梵谷影響深遠,梵谷更有模仿臨摹米勒的畫作,甚至有說米勒的創作經歷促成了梵谷後來「尋死」的決定。

梵谷仿米勒《晚禱》,1880年

第二位為杜米埃(Honore Daumier),同樣是一位低層出身的法國畫家,由於生活經歷,常以百姓生活作畫,更會借作品諷刺當時的統治者、揭示社會問題,後期畫風趨向印象派,影響了莫內、馬奈等印象派大師。

《三等車廂》,1864年

由以上種種可見,梵谷從前輩身上承繼的,都是不甘於主流的精神,以及狂野的用色與筆觸,反映自己對日常、田園、百姓生活主題的喜好,以及對人文精神的展現。

5.「黃屋」與高更的交往

《在永恆之門》中梵谷來到了亞耳,借用了一家黃色的空房,在裝潢期間更看到牆上釘起了高更送予梵谷的自畫像,象徵了兩人在巴黎的交情外。「黃屋」與高更的「自畫像」,相信是暗示了梵谷在亞耳建立「南方畫室」的計劃。初到亞耳時,梵谷的叔叔過世,令梵谷分到一部分的遺產,能夠在亞耳租到一間小屋,被後世稱之為「黃屋」。梵谷視黃屋為長期居所,也當作是與西奧兄弟兩人安享晚年的家,同時也視之為一家向畫家提供暫時居所的地方,希望建立起南方的藝術交流地。只可惜,即使梵谷用心準備,真正到來的「畫友」只有高更一人,兩人卻在短短二個月的共同生活後從此分別,讓梵谷的精神陷入不穩,惹來亞耳村民的聯署要求送院,「南方畫室」的計劃也最終告終,這棟「黃屋」也在二戰期間被炸毀。

在電影「黃屋」出現的高更自畫像,《自畫像:悲慘世界》,1888年

另外,梵谷與高更兩人的共同生活時期,雖在電影中較為省略,但仍能從數場戲的演出中看得出到史實兩人的性格差異。高更出身名門之後,早年擔任股票經紀人,是十足十的「文明」人,非常懂得社交。對比生活潦倒、長期儀容不整的梵谷,高更的行事作風與繪畫風格也更能獲得女性歡心,因此兩人在為「紀努夫人」畫肖像時,明顯看得出紀努夫人對待兩人的態度有所不同。而且高更心性高傲固執,過去曾為追求「原始藝術」,拋妻棄子出外流浪,甚至當自己欣賞的畫家走紅,如秀拉、莫內等人在畫展中獲得名氣,高更就一反過去的友誼與所有印象派畫家交惡。面對畫作滯銷的梵谷,稍有名氣而且高傲的高更總會忍不住「指點」。脾氣與情緒也不定的梵高,連自己親弟弟也受不了,可以想像在討論藝術與繪畫作時兩人必定是舌劍唇槍。

梵谷與高更在各自的書信、畫作中,皆反映出兩人矛盾的藝術理念、行事作風。在亞耳兩個月的生活產生無數的爭執,最終爆發出一發不可收拾的悲劇,使兩人一生不再見面。可悲的是,兩人都是才華洋溢的畫家,對藝術有著個人見解,只是不適合生活在一起而已。在亞耳一別後,雖然兩人不再相見,書信上仍有來往,這點在《在永恆之門》電影中就有反映,兩人「分手」後其實仍然惺惺相惜,甚至後來高更決心再前往大溪地渡過餘生的決定,部分原因是受到梵谷之死的影響。

6.割耳疑雲

「自割左耳」,相信是一般人對梵谷最深印象的事跡。在當時同樣引起了亞耳民群的強烈反應,本來已經不受歡迎的怪人如今成為人人喊打的瘋子,發起聯署要求把梵谷送進瘋人院,亞耳由過去的自由創作地,變成排斥梵谷的地方。

對於梵谷割耳的因由,這百年間一直眾說紛紜,普遍認為在梵谷得知高更離開的決定時,精神失常而割下耳朵作為挽留的禮物,並交予鎮上的妓女送給高更;亦有一說兩人在分離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梵谷一時失控拿著剃刀追逐高更,冷靜過後自感羞愧而割耳道歉;甚至有說兩人為妓女爭風吃醋,打鬥間高更錯手割掉梵谷左耳,梵谷為畫友掩飾罪行而對外說謊。近年的研究更指出梵谷得知弟弟西奧的婚事後,害怕失去兄弟感情與經濟上的支持,大受刺激而自殘。

《綁繃帶的自畫像》,1889年

而《在永恆之門》中作出的解釋,則從精神病學上著手,認為梵谷當時遭受嚴重幻覺、幻聽的困擾,所以借割耳來消滅耳邊纏繞的聲音,連妓女的角色也被改成紀努夫人咖啡廳的幫傭。

無論以上那一個「解釋」也好,都無法完全說服所有人,我們亦沒法找回死者當面對質,梵谷割耳的因由,只會永遠是無法破解的懸案,讓後世回顧梵谷悲劇一生時的一個憾事。

‧延伸:自畫像與殘耳

梵谷割下的是自己左耳,但觀察他的自畫像,包紮的卻總是右耳。這要歸咎於梵谷利用「鏡子」自繪的習慣。當傷勢康復後,梵谷往後幾乎所有的自畫像姿態都是偏側半身,不再繪畫自己的左邊身子,有如不敢面對當時的恐懼般,故意避開自己左耳的傷痕。在晚年近四十張的自畫像中,只有一張是「正確」反映現實的《殘耳自畫像》,沒有利用鏡像,直接畫出了殘缺的左耳。但該畫由於如此「另類」,一直有「贋作」的嫌疑。

《殘耳自畫像》,1889年,梵谷唯一一張「反映現實」的自畫像

7.梵谷之眼

「光」是繪畫中最重要的一環,成就了藝術史上所有名畫與畫家,卻同時是不少畫家的「惡夢」。

梵谷在死前的十年繪畫時光,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要能夠握筆就必定會畫畫。電影中背住畫具,頭戴草帽穿著藍布粗衣,長途跋涉前往郊外寫生是梵谷日常的生活寫照。只是不同於電影專注於晴天下美麗的自然景觀,現實中梵谷是風雨不改,承受風霜與酷熱地戶外作畫,而且常常數天不回室內作息,以少量冷硬的面包充飢,過著如苦行僧的生活。

《上路工作的畫家》,1888年:畫具、草帽、藍布衣與田園,正是梵谷十年創作生涯的日常

過著如思生活的梵谷,想必身心都會出現不少毛病。近年研究指出,梵谷筆下黃啡的色調、粗獷的筆觸其實是「眼疾」的徵狀。長年在戶外接觸陽光,並在慘白的畫紙畫布上作畫,相信對於畫家雙眼的負荷非常大。梵谷的印象派前輩莫內,正是因此在晚年面臨失明的惡夢。因此有人相信梵谷的風格,非他個人的感情投射,更是「白內障」、「色弱」等身體缺陷下產生的「正常視覺」。

而在《梵谷:在永恆之門》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利用大量的鏡頭語言:POV、搖晃不定的鏡頭、色調的突然轉變、模糊失焦甚至是疊影等等,除了是借鏡頭呈現梵谷的精神狀態外,也可以說是帶觀眾進入梵谷主觀中,從他的眼中觀察世界,更可能重現了當時梵谷的眼疾問題。對鏡頭外的我們來說,觀看《永恆之門》會對眼晴與精神感到負擔,但這種不適感也正好代入了當時梵谷的真實感受中。

當然,以科學角度分析藝術家眼中的感性世界可能有失浪漫。我們亦沒法為梵谷「驗眼」,真相不明的缺憾美,正正是梵谷一生引人入勝的地方,令後世作出無限的猜想與研究,試圖理解當中的神秘。在2005年就有一部以「梵谷之眼」為名的電影《The Eyes of Van Gogh》面世。

黃啡的色調、粗獷的筆觸會否只是眼疾的投射?

8.宗教與藝術

電影中,梵谷在「聖黑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期間,與神父進行了一場宗教與藝術的討論,面對神父的各種質疑,梵谷都應對自如,不單在藝術上,在宗教的見解上都顯得比面前的神父有著更高的修為。

事實上,誠如電影中所言,梵谷出身於宗教與藝術並存的家庭,父親是家鄉中德高望重的新教神父,叔叔是成功的藝術經紀商。因此梵谷一生都在「神職」與「藝術」兩方面發展。早年與西奧兄弟兩人在叔叔介紹下到畫廊工作,梵谷卻在二十歲倫敦工作期間,經歷第一次「失戀」,害羞內向的他第一次面對心靈創傷,下場就是離開工作回鄉療傷,瘋狂地沈迷於宗教。梵谷苦讀聖經,深信教義中濟世為懷的精神,因此身體力行全心全意地救助貧苦大眾。當時的他更熱衷於成為神職人員,只可惜「服務精神」並不算在神學院的考題中。梵谷不但當不成牧師,把所有財產救濟他人,過著三餐不溫飽、日曬雨淋生活的梵谷,在一般的神職人員眼中只是丟臉的異類。最虔誠的行動換來的只是冷嘲熱諷的打擊,梵谷對掌控「宗教」的神職人員大為失望,繼而轉向「藝術」方向發展。

在往後的畫家生涯中,也可看得出梵谷藉由創作救贖世人的宗教精神,真切地紀錄出下層百姓的生活、描繪自己眼中的光景並分享予世人,這種救世的精神也在《在永恆之門》主演Willem Dafoe的多段對白中反映出來。因此可見,雖然梵谷一生在宗教與藝術處處碰壁,這兩大核心精神卻是支持他走過悲劇人生的動力。

因此,過去切身了解神職人員黑暗面的梵谷,面對眼前的神父,除了清醒地表現出自己的宗教修為外,對自己的言論也非常小心。而在以梵谷主觀出發的電影中,「雙面人」的神父角色,由曾經飾演影集「人魔」Hannibal的演員Mads Mikkelsen扮演,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由「人魔」Hannibal演員Mads Mikkelsen扮演梵谷眼中的「雙面神父」,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梵谷過去熟讀聖經故事,曾在住院期間臨摹多張宗教主題的畫作,如Delacroix的《聖殤》與《拉撒路的復活》等,並把當中主角換上自己的肖象,在確定自己的信仰外,同時借宗教舒緩病情。電影中梵谷則以耶穌的遭遇自比擁才不遇的經歷,甚至說出「耶穌死後才成名」的言論,也算是暗示了後來促成梵谷自殺的因素之一。

《聖殤圖》(仿Delacroix),1890年,可見畫中耶穌的形象被畫成「紅鬚紅髮」,算是梵谷個人的感情投射

9.「瘋子」與疾病

過去在「精神病學」不成熟的時代,任何影響社會穩定的人都一概被冠上「瘋」的惡名。但以當今的醫學角度來看,梵谷與真正的瘋子甚有距離。根據當時留下的病徵:消化不良、失眠、焦慮、幻覺幻聽等等,現今醫生都普遍推斷梵谷患上了癲癇、躁鬱、憂鬱症等近代才被定症的疾病。

只可惜,當時的梵谷即使深知自己身心皆病,卻求助無援。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梵谷一方面害怕自己發病會影響一般民眾而自我隔離,與真正的瘋子相處,至少不會因歧視的目光與攻擊而病情惡化。但同時,梵谷也深怕自己終有一天變成身邊瘋子的一份子。因此在病院中日子,梵谷都處於正常與瘋狂的拉鋸恐懼中,更無法自由地走出戶外作畫,只能困在病房中,從窗戶遠看,或是畫畫院中的庭園、花朵。

但在失去自由的時期,梵谷卻利用回憶與想像力,畫出風格最強烈的名畫。如後世最知名的名作《星夜》,就是在此時誕生,當時困在病房的梵谷絕無可能看到畫中聖黑米鎮上的風景。燦爛卻有暗湧的想像畫面,表現出個人的鄉愁、疾苦,梵谷正式進入「表現主義」的風格。可悲地說,最痛苦的時刻,往往令創作者的靈魂燃燒得最旺,產生最動人的作品。

最著名的《星夜》,卻是梵谷當時最觸不可及的光景

離開聖黑米後,經弟弟西奧的介紹下,梵谷來到奧維接受嘉舍醫生(Dr Gachet)的治療。表面上看來,熱愛藝術的嘉舍醫生,可以成為最理解梵谷的治療師,但實際上卻事與願違。相處久了,梵谷不再信任這位醫生,與西奧的書信中稱他為「瘋子」,形容他的治療如「一個盲人牽引另一盲人走路」。嘉舍醫生雖極為欣賞梵谷,眼中看到的只是他的才能,面對精神不穩定的梵谷,嘉舍醫生的治療只是「多作畫,不要胡思亂想」。因此不少人覺得,嘉舍醫生的治療不當,是害死梵谷的兇手。

最諷刺的是,一百年前視梵谷為「危險瘋子」、恨不得杯葛他的小鎮;限制了梵谷人身自由的「瘋人院」,如今卻成為了旅遊勝地。亞耳鎮內大量建築都以「黃色」修飾;到處種滿「向日葵」;售賣著各種名畫紀念品,明符其實成為了「梵谷鎮」。每年吸引無數遊客與藝術愛好者,利用梵谷的大名賺得盆滿缽滿。有「醫療不當」嫌疑的嘉舍醫生畫像,卻成為了史上最高拍賣價格的名畫,實在教人唏噓。

《嘉舍醫生》,1890年:在1990年被日本收藏家齊藤以八千萬美金賣下後,成為當時最貴成交價的畫作,此名作如今卻下落不明

10.梵谷之死

對於梵谷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有說他是「自殺」,也有不少「他殺」「誤殺」的嫌疑,兩年前的油畫動畫《Loving Vincent》,正正是以追查「梵谷之死」為故事背景,當中就提出不同死因的懷疑,卻沒有得出一個確實的答案。而《在永恆之門》中,死因就「確認」了梵谷是被他人槍殺(這種打破「曖昧」的操作或許會使人詬病)。面對梵谷之死的世紀懸案,不同作品都有各自演繹的方式,真實的死因為何,我們將永遠無法得知。

當然,梵谷自殺一說是較為「可信」的說法,以下列舉出數個影響梵谷自殺決定的因素,讓觀眾自行判斷「真相」。

.梵谷與弟弟西奧的信件中曾提到,死亡對畫家來說並不是最困難的事,反而是畫家被埋葬後,作品仍能與後代人對話,才是最困難且重要的事。在生前,梵谷一直寂寂無名,只曾成功賣出一張畫作,死亡會否是他最後的手段,向當時的藝術界作出如雷貫耳的吶喊,使自己的作品能夠獲得注視?

.當時梵谷身患無法根治的頑疾(一說是憂鬱與癲癇併發症),每次發病都生不如死、驚惶痛苦,在聖黑米病院發作期間甚至有企圖吞食顏料自殺的紀錄。在經過多次的發病經驗後,梵谷大概了解自己發作的周期。在人生最後時光,剛好是發作期將至的日子,梵谷會否因此決定以死終結自己無可救藥的疾苦?

.梵谷的弟弟西奧,是其創作生涯的唯一經濟支柱,只可惜當時西奧正面臨事業上的危機,更身染梅毒,不但自己的家境面臨難處,梵谷的創作資金也岌岌可危。「不創作,毋寧死」,梵谷會否得知自己將不能再畫畫,又不想加重親愛弟弟的負擔,從而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梵谷多次臨摹的前輩畫家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在生時同樣是寂寂無名、窮困潦倒,作品得不到認同,死後作品卻水漲船高。在梵谷死前一年,米勒的《晚禱》以高價賣出,令梵谷對西奧感嘆:「畫家死後作品才值錢」。在風格上深深影響自己的前輩,其人生經驗會否也成為梵谷的「學習」對象,令梵谷決心以死亡為代價,成全自己的名氣?

梵谷曾仿畫的《晚禱》,在米勒死後以高價售出,是否給予梵谷尋死的「啟發」之一?

無論如何,逝者已矣,梵谷之死,也算是結束了他一生所受的痛苦,以藝術角度來看,他的死亡卻正正使他的作品爆發的契機,令作品面世百年後的現今,仍能與後代人對話,相信梵谷在天之靈也會因此滿意。如同科幻影集《Doctor Who》的其中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TJI_UphPk),梵谷穿越時空來到現代的藝術館,得知自己死後獲得了生前未曾享有的盛譽,因而激動流淚,也教後世尊敬這位藝術大師的後輩們,為他燃燒的生命感到欣慰。

影集《Doctor Who》中梵谷穿越到現代藝術館聽取自己的「藝評」,一直是筆者心中最感動的一幕描寫。歷史上永遠的遺憾,只能靠後人創作帶來舒解

--

--

狗眼看電影

/由幾位愛聊電影的魯蛇,所記錄下的日常說嘴。網路評論,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