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共同基金必勝法則(上)

理論實務與驗證的典範

謝弼丞
SHABBY的閱讀誌

--

指數型基金之父的投資指南

本書的作者約翰伯格是第一支S&P 500指數型基金的創辦人,也是提供各種指數化投資工具的先鋒集團創辦人,作為基金業界的人,他清楚的了解投資業界的生態與實務,本書共分五篇,分別是論投資策略、論投資選擇、論投資績效、論基金管理、論精神。上冊收錄的是前兩篇,每一篇都是堅實的理論與數據堆砌而成,不厭其煩的去證明與解釋他的理念與主張,而我認為最有趣的部分是:我所閱讀的這個版本是十週年典藏版,每一段作者又再新加了這十年來新的觀察和數據,也一同驗證了作者的真知灼見。

既然分了上下冊,我為什麼不一次一起寫完呢?我看完上冊之後覺得內容真的太多了,如果上下冊一起寫,我覺得會漏掉太多重要的地方,所以就讓我們開始吧。

論投資策略

首先作者最重視的是長期投資的重要,在長期的投資之下,能發揮複利的效果並且弭平風險帶來的虧損,美國股市一年內的報酬率差異可以到50~60%,然而在長期投資之下,美股任意連續五年下來基本上最差的年化報酬率接近0,意思就是只要你連續投資美國的全股市基金連續5年,幾乎不可能有重大的虧損,而投資時間越長,最低年化報酬率會接近4~5%左右。故基本上在長期投資之下,股市的風險並非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的大。

再來伯格談到了股票的報酬究竟從何而來,股價是由公司的盈利率以及投資者願意為每塊錢的股息付出多少錢的總和而定,長期而言,公司的盈利率是可以預期的,而且是平穩的,而投資者的心態則是變動的,所以長期投資的報酬是由公司盈利加減其他投資人對於股票的預期,假設盈利不變,若期初時在預期心理樂觀的情況下投資,而期末時投資人的信心減弱,那獲利就會減少,反之則會增加獲利。

再來則是說明資產配置的重點是在於如何在盡量不影響報酬的情況下,去降低所承受的風險,所有的投資皆有風險,然而我們希望我們所承受的風險是能增加報酬的,不要增加了風險而沒有收穫,這裡運用了很多圖表去比較不同的股債比如何影響風險與報酬的高低。另外隨著年齡增加,適時的調整股債比去避免在退休時遇到重大的股災損失,撐過股市低迷的時刻。

論投資選擇

指數化的投資是伯格非常推崇的,長期平穩的表現以及低廉的成本,讓指數化的威力慢慢展現,在與其他基金的比較之中,指數化的基金能維持在前半的排名。

在大型股/小型股與國際股市/美國股市的抉擇之中,伯格認為投資美國股市的大型股是較佳的選擇,在長期的資料中雙方互有勝負,也許在某一段時期可能會覺得某個類型的資產帶來的報酬較為豐厚,然而互相交叉的情形代表沒有一種資產能長期贏過另一方,長期的報酬率相差也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小型股與國際股市的風險大於大型股與美國股市,伯格認為為了這樣些許的報酬率差異去冒風險並不值得。

最後伯格提到如何挑選基金,這個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這裡的建議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會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對於績效的預測唯一有用的指標是成本,而基金的過往績效被證明是無法預測未來收益的,如果無論如何都想要用主動型基金來投資,那麼作者還是列了十條建議供大家參考參考。

這本書並非那麼的容易閱讀,有大半篇幅在分析與解釋數據,有些枯燥,適合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投資,或是想要從堅實的證據下去進行投資的人拿來研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