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請之路 (3) — 選擇顧問

Kevin H 薛哥的世界
6 min readAug 3, 2018

--

考完GMAT之後,我就要開始選顧問了。雖然網路上的消息很多,但我個人對這種東西還是比較相信口碑,畢竟網路上的評價很可能都是變相買來的。那時候因為身邊有在讀MBA的朋友沒很多,所以選擇也不是非常多。Terence推薦了我在美國當地的顧問TAAG的Lisa,TAAG這個公司是三位Stanford Adcom出來當顧問的公司。另外我也有被還有台灣的朋友推薦在地最有名的Sabina。 跟兩位顧問都預約免費諮詢之後,我大概了解了兩位顧問的強項,而我最後選擇了TAAG的顧問Lisa。我買了她的三間學校Package,總共是$7695美金。

我選擇Lisa原因有三:

  1. Stanford是我的Dream School,哪怕是他只能幫我增加我的錄取機率1趴,我也願意去賭一把(後來發現這真的不應該是選顧問的原因) 。
  2. 我仔細想了一下,我喜歡Sabina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用中文可能比較好表達自己,但是我以後Interview也是要用英文啊!如果說我連我自己的顧問,都沒辦法用英文說服他我想表達的東西,那我又如何說服adcom。所以我認為與其find the easier way out,我還不如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
  3. 我比較了一下(我當初認為)他們的強項,Lisa強在幫助申請人發掘自我、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並且一起想出故事的架構。Sabina強在把現有的Essay修飾到最高境界,打亮你的application並確定他是error free。我認為這兩個比起來,我會比較喜歡/需要Lisa的強項。

對於大部分的台灣申請者來說,使用顧問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必要,很多人常常會覺得因為其他人有用,自己不用就會輸人一截,或是覺得必須找顧問求個心安,才能申請上保底學校。這邊來分享我自己認為尋求顧問應該要有的態度跟資訊。

顧問到底能給你什麼東西?

顧問不是幫你向下保底,而是幫你向上抓住你的夢想

不要把顧問當成保險求心安,然後覺得找了顧問我就至少會上一間Safety School。我覺得顧問的目的是能夠幫你用你自己想不到的方法跟角度,來闡述出一個你自己闡述不出來的故事,幫助你把你的整個holistic profile拿到一個新高度。如果你的心態會覺得一定要顧問才能申請上保底MBA,那我會覺得你乾脆不要申請好了,因為你可能沒有搞懂顧問的意義跟MBA的意義。

顧問不是人人都需要,搞清楚你的需求再做決定

在尋找顧問或是著開始跟顧問免費對談之前,先了解一下自己想要從顧問中獲得的是什麼? 可能是你覺得你Leadership experiences不夠多,可能是你覺得你英文不夠好。不管是什麼,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後才能夠客觀的判斷出哪個顧問對你的幫助會最大,畢竟顧問是一項花費不小的投資。

跟人談話才會是最好的判斷基準點

網路上能看到的東西真的有限,而且通常也都只會看到一個面向,舉個例子來說: 一個顧問招了70個學生,其中10個上了M7,另外一個顧問收了25個學生,其中5個上了M7,哪一個顧問在網路上可以有比較強的行銷應該顯而易見。了解自己需求之後,除了要多跟不同的顧問面談之外,我也強烈建議去找他們之前的學生,或著是對MBA這個圈子熟的人問問。很多時候你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建議!

不同的風格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每個顧問的做事風格都會不太一樣,不管是實際上的合作方式或是顧問的個性,都是應該要考慮進去的事。那以下是我對三位我有一定了解的顧問的見解

針對Lisa/TAAG: TAAG的行事作風跟台灣們的顧問非常不一樣。首先,他們給你所有的意見都是用Skype語音跟你溝通的,她們不會直接幫你改Word檔。再來,她們不會直接跟你開始寫學校的Essays,她們會先給你一連串的自我評量表,每個都是關於不同的topic(Career、Academic、Goal、Leadership…),每一篇都是讓你更深度的發掘自己與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跟未來。做完這些之後會開始寫General Essay,大概4篇左右很多學校都會有的共同Topic,然後才開始針對學校寫。

我會推薦Lisa/TAAG給:英文程度一定水準,可能過去沒有花非常多時間思考過MBA相關問題,想要多挖掘自己,或是想申請很多學校(7+)但不想花很多顧問錢的人。

針對Sabina (我不是S學生所以這是我單方面的理解的資訊):Sabina就像是媽媽一樣,他會一步一步的帶著你走,在你申請的路上時常叮嚀你照顧你,確定你該做的事情都做了。Sabina收比較多學生也認識很多各校的校友,他可以在你申請的路上提供你很多人脈,比較多的人脈在撰寫Essay上面就會有優勢,因為你更有可能講出其他人在網路上找不到的東西。不過當初我還在選顧問的時候,我有聽到一些Rumor說S只會對她覺得背景很強的學生放百分之百的心力,有些學生的Essays可能中期就會給其他人改,我一開始跟S聊天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但經歷了一年之中我跟很多她的學生聊過,我相信每個Rumor都有他一定的真實性存在,不過仔細想想,顧問做生意這種事情我相信都會有的,我現在回想起來,Lisa也沒有很認真的在改我的Stanford Essay (因為她一直都不覺得我會進Stanford)。

我會推薦Sabina給:自制力不好,很需要人帶的人。較不擅於用英文表達和溝通,習慣用中文思考匯集想法的人。比較不懂得如何包裝自己的人。

針對Kevin Chen:雖然我不是Kevin學生,也沒有在申請之前跟他聊過,但是在申請結束之後,我有跟Kevin聊過幾次天,也和幾個他的學生很多互動。Kevin比較不是那種會手把手拉你長大型的顧問,他的行事風格比較Chill一點,如果你不是自己有想法或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Kevin能幫你的大概也有限。但Kevin對於application的見解能力我真的是佩服的,舉例來說,我之前有個朋友之前在思考要今年申請或是明年,我們幾個人討論了一段時間之後Kevin加入了我們的對話,他瞬間(真的是瞬間)就提出了一個我們沒有人想到的觀點,並且給出了很實質的結論。單論成績來說的話,Kevin今年榜單也非常亮眼,26個HSW Offers。不過聽說因為Kevin有時候會脫稿,需要時時提醒他!

我會推薦Kevin給:英文有中等能力(Kevin母語是英語),自動自發,對自己有想法的人。

如果硬要我在以上三位顧問中挑一位出來推薦給台灣同學,我八成會推薦Kevin Chen,主觀的感覺不看,我覺得數字(榜單)也會說話,我知道Kevin收的學生也沒有其他顧問那麼多,所以不是單純的學生收多了就一定會有的漂亮榜單。

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別人才能幫你

顧問不是必要,不要一味的因為別人選了誰,自己就要選誰。先好好的想想自己的長處跟短處,再多跟不同的顧問跟不同的人聊聊,我相信你也可以找到最適合的你顧問!

--

--

Kevin H 薛哥的世界

A tech and business hybrid sharing his version of the world. UW CS 2014, Columbia MBA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