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得] 品牌年輕化feat. 設計營運力翻轉產品

金妮葳 Nicky Jin
9 min readAug 4, 2019

--

很多時候在解釋UI UX後,仍聽到對方認為我們的專業是:訪談、美工美編?!「你應該是學設計的吧? 這個視覺幫忙改一下吧!」or 「你應該最了解使用者了,你覺得哪一個方案比較好?」……溝通到後面還是誤會一場QAQ

如果你在實習或職場中也遇到類似上面的困難,就是這次講座的受眾了哈~而我自己帶著一樣的疑惑參與講座,聆聽過程中抄了不少筆記也覺得獲益良多,於是決定記錄下來,也能夠跟來不及或無法參與的人做一個分享:D

講座資訊介紹:

這場講座的連結在下方,是由任職於數字科技公司(可能聽過的產品如518人力銀行/591租屋網/小雞上工等)的兩位講者組成:

*講者:(1) 使用者研究員 Chih-Hung Yeh 及 (2)設計主管 Enther Wu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uxcube/photos/gm.464179344127861/2373129276080887/?type=3&theater

兩位大大各從在公司內的不同角色扮演之中,分享實務上 【設計力】 是怎麼在一間公司運轉,又,跟【營運管理、自我定位】有什麼關聯性。

而當天的參與者多半是已經有從事UI UX工作經歷的職場新鮮人或小主管等,(所以只有實習經驗的我算誤打誤撞XD 也謝謝UX Cube主辦單位願意讓我參與! 建議大家可以關注他們~~8月還有活動!)

上半場-組織內的使用者研究 by A-Yeh

問題:UXer 身份不明的困擾,各自定義

https://zodiac.tw/160845

因為過去我已有聽過阿葉的講座所以熟悉他遇到的困難,而這也是慕名而來的聽眾想知道的:我的組織內定位是? 講者在前期剛進公司時,與同仁/主管彼此都不熟悉,很多時候協助的項目可能不是一個真正的研究員JD會列上去的職務內容,例如:文案規劃選擇、數據分析?!

而自己現在實習的地方不諱言,也是有類似問題發生,雖然我非正職,但是也明顯感受到名詞定義不同的溝通不良狀態--網頁設計師=UI, 從事需求規劃職務卻是商業分析師的Title ?! (類似UX的工作內容卻從無此職位)。而當天與其他參與者交流時,也有聽聞他人雖是以系統分析師的Title招募進去,卻同時一人要擔當起UI+UX的職務,只能說這代表公司仍有空間需要我們去好好溝通阿!

定義:研究員其實就是一個組織內的隱形推手

當你遇到上述問題時,首先你可能需要做這幾件事來慢慢做一個自我介紹(宣示主權?!),而不是硬碰硬直說:這不是我的專業我不做…恩…如果要換工倒是可以初來乍到或離職前就這麼做。

  1. 搞清楚利害關係人的分布:把公司組織圖勾勒出來,了解一個項目的推展需要經過哪些部門,又彼此怎麼分工;越大的組織會更需要時間去摸索出彼此的職掌與細部組成。
  2. Team Building-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

(1) 內部分享,例如要進行需求規劃時,可以從內部員工有符合條件者來做為初步的研究對象,一來是節省招募等成本並能夠做初淺的research,二來是能更進一步讓公司同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要做這些。

(2) 主動帶領、技能互補:講者分享自己在多多與設計部門聊聊後,發現到其實是有人懂自己在做什麼的(知音!),也懂得彼此若有交流的機會便更能夠讓一件事順利的kickoff,於是進行組織內訓、UX or CJM工具分享授課等活動。當時他們是一起玩公司有購買的UX in the jungle桌遊來了解研究員的職務,透過一些角色扮演的過程也能更實務的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呢~~

桌遊示例, source: https://zodiac.tw/160845

(3) 展示產出與結果:聽起來很直白好懂的一句話,但做起來並不輕鬆,要把自己的專業語彙轉換成一個老嫗能解的狀態可以說是浩大工程。講者分享自己在產出研究報告時,都會準備不只一份,因為對於不同的受眾的需要是不同的;老闆要的文件報告通常是簡明扼要又涵蓋關鍵的機密文書,公開版本則是好懂為原則,兩者大不同。當下聽會感覺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照理說也是可以落落長報告書直接釋出,但是每天大家都在趕DDL又有誰會看?

上半場其實是非常實務的分享(揭露?!)一個UXer的挑戰故事,要怎麼說服以強化自身定位,讓自己有一個適才適所的機會(沒辦法現實中很難一下就找到待一生的dream job…)。同時,不只是定位,在這樣說服的過程中,對組織造成的滾動、創新力量的注入,也是慢慢磨練自己的管理、領導能力壓!相信經過一連串的試煉,一定有所幫助。

下半場-品牌年輕化 v.s. 設計運營力 by Enther Wu

設計運營起手式-先看清楚公司目前的位置

講者在開頭首先進行簡短自介,描述自己怎麼從一位從事社會設計的創業者轉到甲方的UI設計師,再到現在的主管職位;接著以身為設計主管的角色來分享所謂的設計運營該怎麼開始。

同樣的講者也認同上一場提到的設計的定位問題(請見下圖與文章),

可以參考這個模型知道自身公司在哪裡? 又有哪些努力的空間。下方放上完整文章說明

不過當自己不只是研究,而是拉到了"運營"的部份時,思考主體就會換成是公司本身,更需要知道:

(1)市場上的位置是什麼? ……<同業競業分析>

(2) 品牌印象與價值主要各又是什麼? …… <聲量或輿情分析>

在了解初步市場定位以後,講者又以自身為平台端產業,分享現下不停被拿出來討論的體驗設計元素有哪些,這些要素又跟品牌有何關係:

(1)內容(最難控管的部分) (2)互動 (3)介面 (4)視覺 (5)網頁

下一步-設計運營 How to start?

  1. 制定完成設計的標準
  2. 建立設計規範系統
  3. 選擇Design Review 工具
  4. 計畫版本的控制
  5. 設置可衡量的設計指標

講者也是參考一些書籍及各個大神文章中汲取而出的重要項目,而這些項目不一定有固定的順序,可能會視情況去調整。又因為字面上意思潛顯易懂,就沒有一一的打詳細文字去述說了~~另外講者也有在當時提出一些重點,部分是回應先前募集的聽眾問題,部分是自己實務上會去做的動作:

以上第 2+第4+內部開源-組建設計資源:這樣的工作對於越是龐大的組織越有用,因為像是品牌視覺涵蓋的面向很廣,有可能廣宣部門與工設部門想法不同,就會造成不一致的現象出現

建立可循環的優化方式:由資料分析(客服端, A/B Testing, 狩野分析或是UX已找出地問題點)去找出要優化的目標,接著進行修改設計

這一段我聽起來特別有感,可能也是過去行銷類實習經驗的累積,我們可以看到品牌印象的締造到底有多困難,實際上組織內有沒有做到資源共享影響甚鉅,光是粉絲團經營的素材與官網、線下宣傳品(marcom)有沒有對應就很值得關注;而其實除了視覺外,說話口吻、語氣的控管也是一環,也就是上方提及的"內容",若是平台端,這塊會是最最需要去把關的,因為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啊~好內容跟流量一體兩面的!

大智的放上一些會牽動UX與品牌的元素,有人會以CX來做論述。 source: https://www.slideshare.net/JensOttoLange/servicedesign-28257404

最後,講者認為UXer的階段目標為:同理→分享→當責

設計聽起來好玩、富有創造力,且美醜是主觀的怎麼會需要制定規則、SOP? 但是碰上運營以後,便需要有憑有據的表達你設計後的好處在哪裡。同時,講者也分享在時程壓力下,基本上質性的訪談根本沒時間規劃,尤其是科技、數位產業,必須搶快、搶心占率,所以會很倚靠量化分析;而關於MVP的觀念也不同於一般大公司必須開發完善才上線,多半是有70%就可以上架,後續則是一連串不斷的優化及維護的功夫。

另一部分是在下半場講座後面與參與者、講師們詢問問題的過程,從聆聽的過程更知道現在不同UXer遇到的問題為何? 這些不同的情境下該怎麼應對才好? 還有一些開發流程評估的問題,因為太多就不贅述。

那有人很疑惑標題裡面的品牌年輕化去哪兒了嗎?

品牌年輕化的部分其實主要是下半場Enther講者提到的,因為目前該公司的定位還是比較傳統,大家也都一直抱有既定印象,所以就這間公司的做法是試圖去開拓出一個比較貼近年輕人需要的小雞上工app,主打大學生族群。但本身的518銀行也有積極的在改善介面,提高易用性;只是說因為就現行的營運與品牌定位來看,並非那麼的"年輕",而且在權衡以後認定應參照平台雙方的真正需求與定位,所以不會做完全的更改TA,不同客群的體驗都要被重視! 雖然品牌年輕化是每一間公司都想要做的,但大幅改動未必是正確,通常會建議從小做起;而且也要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否真的有符合。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心得:對我來說這堂講座很精彩,不僅有密密麻麻的筆記還能生出這一篇文章來分享,而且最大的影響是它激發了我去擔任自己現在實習企業的"滾動者",我在講座後也開始主動去向公司內的網頁設計師們討論,積極的想要怎麼影響同仁,於是決定先從最基礎的每周分享來傳遞一些些UX的觀念,希望能之後有一點點改善,即使只是隻微不足道的小螞蟻實習生@@~~

謝謝各位看到最後,希望我能幫助到當天無法前來的迷途人們,可以了解多一些所謂設計運營為何? 然後順便幫忙工商一下可以繼續發婁他們UX Cube,八月還有活動哈!Oh還有記得賞賜我一點點掌聲~~謝謝您: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