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旅行是消除偏見最好的方法。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11 min readFeb 13, 2019

--

「光有才華還不夠,唯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

Being genius is not enough, 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s.

─ ─《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雖然說這是一部政治極為正確的電影,用正確極為正確的方式避重就輕,也以政治極為正確的結局溫暖作收,但流暢飽滿、生動有趣、笑淚交織,一反過去類似主題的設定,翻轉白人與黑人刻版印象中的主僕關係、地位尊卑,以恰到好處的幽默和強烈突兀的反差,輕輕提起如此一個隱晦沈重的種族傷痕。

Don Shirley 的這趟 1962 年巡迴演出,促使兩個看似違和的人展開一趟卸下成見的公路之旅,正因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幫助他於吉姆克勞法年代裡的南方城市中存活下來的人,所以意外打破隔閡結識了真正的摯友,從認識彼此走到審視自我,從相看兩厭走到相互影響,從漠不關心走到兩肋插刀,如此老派卻充滿人情味的過程,讓人很難不被這份得來不易又深刻動人的友誼所深深感染。

最重要的是此部電影的名稱,「綠皮書 Green Book」被譽為黑人的旅遊聖經、生存指南,在當時的年代裡,這本書真正意味了生與死的差別。

民權運動之前,南部各州對有色人種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一位紐約曼哈頓的黑人郵差 Victor Hugo Green 為了讓自己族群的旅客出外遊玩時避開陌生地區的潛在危險,因此 1936 年到 1966 年間每年都會編篡一本黑人旅遊指南「綠皮書」,標示出所有對黑人友善的機構與場所,曾經在 1949 年版封面引述馬克吐溫相當著名的一句話「Travel is fatal to prejudice 旅行是消除偏見最好的方法」,從一開始的紐約最後擴散到全美,還成立專門服務非裔族群的旅行社,為的就是讓有色人種能避免遭到歧視與霸凌,很多地方至今依然適用。

而 1956 年爵士鋼琴家 Nat King Cole 於家鄉阿拉巴馬蒙哥馬利表演時,在台下四千名白人觀眾面前遭到三 K 黨的成員衝上舞台攻擊,然而當時的 Nat King Cole 已經創下了百萬唱片的銷售量,並即將成為史上第一位國際節目的黑人主持人,但蒙哥馬利的家鄉觀眾卻對這件事漠不關心。Nat King Cole 當下感到既震驚又疑惑,在離開醫院之前,對著人群說,「我只是來這裡娛樂你們,我以為這是你們要的」,自此之後,他拒絕在美國南部展開任何一場表演。

六年後,出身於佛羅里達,同為黑人音樂家的 Don Shirley 準備前往南方展開巡迴演出,因為看過太多前車之鑑,他也相當聰明的做好萬全準備。Don Shirley 是一位從兩歲就開始接觸鋼琴的音樂神童,十歲時已經參與過多場正規表演,18 歲便成功舉辦生涯首場個人獨奏會,但在他還未拿到兩個榮譽學位與住進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之前,經理告訴他,美國觀眾還沒準備好接受一位有色鋼琴家,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上演,因此山不轉路轉,Don Shirley 決心帶著他對音樂的熱情,融合自己熱愛的古典樂與新興音樂類型如爵士樂等,輪流於各個他曾經不屑一顧的庸俗夜店裡巡迴表演。即使過了二十年,Don Shirley 對於自己音樂生涯與理念因為膚色而被迫受限與妥協感到極為憤怒。

​雖說是曾經發生過的真人真事,然而種族議題卻從未被放下,打從電影一開始便告訴觀眾,眼前這位穿梭於夜店等是非之地的白人是個教育程度不高的滋事份子,Tony Lip 像多數尋常人一樣並非有意識的刻意仇視有色人種,美國社會不乏《美國X檔案》中 Derek 或三 K 黨等激進極端例子的存在,但 Tony Lip 充其量就是偷偷將家中被使用過的玻璃杯偷偷丟到垃圾桶,或是背地裡以貶抑名詞稱呼他們,不會正面挑釁甚至是霸凌黑人,卻也默許這些無關自身痛癢的事情持續發生,可以說大家皆不出如此,所以他也未曾深思過自身行為。

隨著夜店暫時整修兩個月,Tony Lip 家中的經濟運轉也因此停擺,好巧不巧一個短期工作機會在此時找上門來。對他而言,這輩子大概還沒有踏進過卡內基音樂廳,對紙條上寫著的地址也不見絲毫敏感度,跌跌撞撞便闖入了另一個世界的聖殿,更令他瞠目結舌的,那高高在上、一襲華服的雇主,竟然有著黑到發亮的皮膚,從此刻開始,那行之已久的一套認知準則已經開始一點一點慢慢瓦解。

反觀這位非裔的爵士鋼琴音樂家 Don Shirley,品味卓越、舉止得體,談吐咬字活脫上流社會出身的菁英階級,人品操守更是處處流露高規格的自我要求,當他一坐在鋼琴前,彷彿全世界瞬間陷入靜默,所有人都在引頸期盼他揮灑才華。然而在那樣的年代裡,一如《自由之心》,如此一反多數黑人常態的存在實屬少之又少,他們在普遍低賤的有色族群中格格不入,顯得假清高自命不凡,而白人需要娛樂卻依然秉持一貫的輕蔑,又視他為披著羊皮的狼,似乎天地之大,大到毫無容身之處。

「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又不夠像個男人,那麼請你告訴我,我到底算什麼?」

猶記得,《關鍵少數》裡 Katherine 熱淚盈眶看著長官一次一次奮力揮下榔頭,打落的不只是有形的廁所門牌,更敲響多數人心底沉寂多時的正義之聲,這一幕令許多人至今仍心有戚戚焉,不允許黑人與白人使用同一間廁所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幸福綠皮書》將曾經發生過的不公不義一一刻畫於電影中。

只見多數主人笑著端出特製菜色,回頭便只准許黑人使用室外洗手間,口口聲聲當你是座上賓,卻只給你一間儲藏室,死也不接受黑人與白人於同一個空間進食,警察打從心底認定有色人種不出作奸犯科,走到最後,這一趟旅程成了自我認同之路,連自己都可悲的覺得不倫不類。文明是一種包裝,社會底層的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缺乏文化的無知樣貌,但上流階級的附庸風雅並不願暴露真實的一面,為的是區隔自身與多數庸俗大眾的不同,這也為一開始 Tony lip 與 Don Shirley 言詞處處針鋒相對的原因,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紐約南下自找這些必然的羞辱?

Don Shirley 早已預見這種光景,教育不只帶來氣度,也培養了判斷力,他慧眼看出 Tony Lip 真誠、熱情、忠心也富有同理心和責任感的人格特質,因此不惜加碼也要聘請自己認可的人選,而後來更證實他從未看走眼。故事走到後來,我們終於發現,Don Shirley 自命不凡也足以感覺出其封閉孤傲不善與人相處,骨子裡因為黑人與同性戀身分甚至是自卑的,但世道永遠都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天賦和資質得來不易,那屬於上天的禮物,而勇氣才是最珍貴稀罕的,因為必須仰賴我們給予自己,即使花上無數倍的力氣也並非徒勞,只要堅持抬頭挺胸,贏來的尊嚴自然能夠戰勝一切。

「尊重是偉大的謙卑,使人類文明有了意義,尊重是走向他人,在他們有困難、面臨窘境或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尊重是認同人與人之間有差異但彼此相似。人無論身形、膚色或使用的語言、秉持的信念、抱有的疑慮、追尋的欲望、從事的工作、揮舞的瘋狂或超脫一切的智慧,人與人並無價值上的不同。學習尊重是每個生命存在的課題,因為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被尊重才能生存,也才能進行有人文高度的事。」

《向下扎根!法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的作者 Tahar ben Jelloun 這樣寫給自己的女兒,因為種族歧視要根除的關鍵在於日常教育,歧視者裡往往有好人和壞人,被歧視者裡也有好人和壞人,更常見到的是,我們往往同時身為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無論膚色、地區、教育、貧富、階級都是偏見的標籤之一,所有歧視說穿了就是為了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而存在。

即使時間倒流,人類現況面臨的問題依然會再次出現,因為種族歧視並非歷史過失,而是人性必然,Don Shirley 某種程度而言看不起 Tony Lip 的油腔滑調與粗鄙行徑,Tony Lip 更不是多麽願意接納黑人的思想獨立份子,畢竟美國社會裡的義大利移民本身也是被壓迫的一群,這些都難掩他們本性良善,人與人相處久了自會產生理解,理解後衍生信任,信任帶來陪伴與溫暖。但這世上有太多不敢踏出第一步的寂寞人,假使想打破惡性循環,以直報怨往往不夠,當你不願屏棄成見、放寬心胸,逼迫自己走入人群,隔閡將永遠存在,站在世界的外面是找不到自我歸屬、也無法改變身處的環境。

一冷一熱,一雅一俗,一退一進,一居高位,一接地氣,兩人終於磨盡銳氣調和出最完美的相處模式,從獨善其身邁向兼善天下,是否真正活在這個社會裡才是改變的關鍵,《幸福綠皮書》即使政治正確,也以別出心裁的細膩火花和溫暖人性真正打動了觀眾。

​Mahershala Ali 曾表示,那一顆綠色的幸運時應該就是 Viggo Mortensen 慧眼拾起的,他在電影拍攝當下,一直不停注意周遭地上有沒有外觀特殊的小石子,見到滿意的就趕緊撿給導演,為了演出《幸福綠皮書》,不惜增重了 20 公斤左右,導演說,Viggo Mortensen 在成為一位偉大演員之前,早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了。

整部作品每個演員各方面都表現出一定水準,但如果說誰真正為這部種族喜劇電影撐起深度、增添厚度,絕對莫屬依然清晰保有當年那對湛藍雙眸的亞拉岡。

他可以透過肢體眼神就成為隱隱散發不凡氣魄的落魄王族,也足以於三言兩語之際瞬間化身毫無文化素養的粗俗司機,唯妙唯肖複製出所有 Tony Lip 的細微動作,對於偷竊行賄等小惡蠻不在乎,邊開車邊滿手油亮啃食炸雞,整片披薩索性對折就塞入口中,挖鼻孔、菸不離手、吐出口中食物各種不修邊幅的行徑頻頻出現,卻仍將隱藏在吊嘎與大肚腩背後的赤膽忠心、仗義執言、人性本善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在這一趟旅程結束之後,1971 年 Don Shirley 終於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表演,1974 年與頗負盛名的 Hamil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管弦樂團一同演出獻給艾靈頓公爵,之後 Don Shirley 的音樂被死忠樂迷不停流傳下去,2000 年時他意外發現網路上竟然存在自己的大批支持者,因此非常感動。而 Tony Lip 則回去原本的夜店繼續擔任保全,意外被星探發掘,陸續參與《教父》、《四海好傢伙》、《蠻牛》、《驚天爆》、《黑道家族》等經典電影的演出。另一方面,Tony Lip 的兒子告訴媒體,即使到了晚年,兩人常常相約共進午餐,Don Shirley 只要有任何生活上的疑難雜症都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求助,爸爸就會想盡辦法協助他解決問題。

「有一天,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這本指南將無須繼續出版,我們都能在美國成為同一個種族、享有相同機會與平等權利的時候,那美好的一天到來時,這本書會停止發行,意味著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前往任何地方,也不必飽受尷尬歧視之苦。」

There will be a day sometime in the near future when this guide will not have to be published. That is when we as a race will have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privi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will be a great day for us to suspend this publication for then we can go wherever we please, and without embarrassment.

Victor Hugo Green 在第一本發行的綠皮書上寫下這麼一段話,這是所有被歧視者、遭受不公待遇族群由衷的企盼,而當今性別、貧富、階級、種族、身材等歧視不再是公開容許的行為,人們可以說是放大檢視相關敏感議題,《黑豹》、《瘋狂亞洲富豪》似乎也開啟了象徵意義上的里程碑,然而當你真正生活於歐美世界時,會深切感受到諸多不友善與先入為主早已狠狠限制了自己,不會有所謂公平的機會與待遇,相較於黑人的悲情歷史,逆來順受的黃種人在當今其實更相對弱勢,我們猶如生活於水中的魚,看不見彼此的眼淚,距離真正的平權還有超乎想像的漫漫長路要走。

但搖搖晃晃、跌跌撞撞也總得跨出第一步,人無從選擇自己的膚色、出身與資質,也有太多困境無力改變,但人人都希望被愛、接納與得到幸福,首先必須得認識自己而不敢到惶恐,至於那些殺不死生命的都將使生命更加茁壯堅強,在自卑與自信相互撞擊出的感同身受之下,學會拒絕怨天尤人,永遠銘記自己是誰,或早或晚都將體悟到路是人走出來的,權益是雙手爭取來的,而夢想也是必須仰賴勇氣、智慧、柔軟與膽識才能贏得的。

--

--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Like sunlight, like sunset, we appear, we disappear,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