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禮品贈禮的新選擇(KT 選讀 # 29)

KT Huang
4 min readAug 3, 2022

--

我一向不擅長送禮,所以對於送禮也不太在意。但中秋節快到了, 所以最近又在開始搶陳耀訓的蛋黃酥做準備。(如果有人搶到了,麻煩送我一盒!!!)

愛爾蘭新創 &Open 募得 2600 萬美金,英國新創 Reachdesk 募得 3710 萬歐元,企業贈禮的公司竟然能募到這麼高的金額,讓我忍不住好奇,查了相關資料。

美國企業贈禮的市值高達 2420 億美金,到 2024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6%。有 60% 的企業贈禮送給客戶以及合作夥伴,另外 40% 則是送給員工。

企業贈禮的金額大多落在 25–125 美金,甜蜜點則是 75–100 美金。

有 80% 的企業認為贈禮改善了員工與客戶關係,主要的效果是讓收禮者感到被尊重(45%),增進客戶忠誠度(43%) 以及提升員工留任比率(41%)。

企業贈禮與個人贈禮沒什麼不同

通常送禮都會看時機,例如生日、中秋節、過年等節慶,或者達成重大里程碑的重要日子等。

但挑禮物最難的要送得恰到好處,禮品一定要精緻、有代表性、有意義。同時送給多個對象時,還希望能夠準時送達。每年都要送禮,所以禮品還需要有變化性。

例如每年新年過後的第一周上班,都會收到供應商送的筆記本,中秋節則會收到月餅,這些禮品雖然不錯,但由於太過規律,完全不會記得是誰送的禮物。

&Open 提供企業贈禮服務

愛爾蘭新創公司 &Open 成立於 2017 年,是一個企業贈禮平台,協助企業贈送數位或實體禮品到全世界。目前 &Open 在愛爾蘭、英國、美國等地共有 90 多名員工。

&Open 的創辦人組成非常的有趣,Jonathan Legge 與 Mark Legge 是兩兄弟,另一位創辦人 Ciara Flood 則是 Jonathan Legge 的太太。三個人在 &Open 之前,曾在 Jon 跟 Mark 成立的 Makers and Brothers 一起工作。

Jon 跟 Ciara 本業都是藝術相關,Mark 則是商業與專案管理。這三個人的關係如此的親近,還能夠一起經營第二間公司,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他們可能發現手作產品不容易帶來獲利,因此稍微軸轉了一下,改為企業禮品的選品、陳列,寄送。

Makers and Brothers 的 FB 與 &Open 的 IG 上,還是可以看到選品的品味、擺設以及拍照的風格類似,只是客戶從一般消費者改為企業用戶。企業有能力大量採購,也有預算,所以消費的頻率更高,客單價更高。

Makers and Brothers 與 &Open 選品照片

同為一家人,經過幾年的市場考驗與磨練,修正方向,找出更務實、更容易 scale up 的做法。這是我覺得 &Open 的故事吸引人的地方。

禮券或禮品卡最受歡迎

在我接觸過的各國客戶中,送禮從來都不是必要的工作。但如果真的要送,必須要注意許多細節。例如每間公司能接受的預算,例如不高於 30 美金,或者一年不得超過三次等等。送食品、酒則更是一門學問,如果有人滴酒不沾,我們卻送酒;客戶吃素,我們卻送牛肉乾,這都是很失禮且不恰當的行為。

在台灣,大致上端午、中秋、年節等三節禮品是可以接受的,而大部分公司也都限制廠商贈禮在 1000~1200 元左右。過多的贈禮,或者單價過高的禮品,反而容易造成不好的觀感或收禮者的壓力。對方也可能覺得,把費用反映到產品售價上,而不是這些不必要的禮節。

正因為有各種的麻煩跟限制,所以實務上禮品卡或禮券是最方便的。星巴克 2021 年第四季就賣出 30 億美金的星巴克禮品卡,而台灣各大百貨公司如 SOGO 禮券、遠百禮券,也向來是熱門交易標的。

這兩年我大多都是買 Ticket Xpress 的隨心選即享券(這不是業配…)。手機點開連結,就可以到各大便利商店、百貨公司或大賣場消費。不只自己使用,也可以轉贈給他人。不論是客戶或者是公司同事,都認為這個禮券很實用,很受歡迎。

“We felt it was bigger than previous estimates, but how much bigger we didn’t know. We also believed it grew extremely fast over the past year and the study confirmed it. Corporate gifting is growing faster than the rest of the gifting market.”

話說回來,我對於 2420 億美金的企業贈禮市場規模的估計,持保留態度。就像位於舊金山的企業贈禮平台 GiftNow 的副總 Kevin Payne 說的,就是一個感覺。

只要這些公司能夠募到資金,能夠賺錢,市場規模是大是小,數字正確與否,似乎也沒這麼重要了。

--

--

KT Huang
KT Huang

Written by KT Huang

科技人,帶著研發精神的商業開發者。歷任面板業產品經理、新創公司產品總監、台達電產品規劃。現為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市場總監及多家公司策略顧問。擅長海外市場拓展,結合商業模式,分析科技業走勢。

Respons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