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每當掛起風球,甚至有報導指即將打風,定必有人問我有無八號風球。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與需否返工返學掛勾。在分析八號風球的機會時,除了科學分析,還要從天文台警報的文字中猜度其用意。一般市民從新聞中或許也有聽聞「考慮改發」、「考慮是否需要」、「日間大部分時間」等天文台常用字眼,往往有點含糊,以及帶有轉圜餘地。值得一提的是,數十年前雖然已有這套「一三八九十」的風球制度,但以前在掛風球前,天文台一般不會提及改掛更高風球的機會。我在七八十年代的舊報紙中也找不到「預測」掛波機會的篇幅。上述天文台警報字眼,是近代為了配合市民需要而衍生的產物。
天文台上落波的時間牽連甚廣,也屢起爭議。《新聞刺針》曾經就此議題作專題報導,當中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李偉才受訪時表示反對預計上落波時間。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本身是一個預測,而要預測掛波機會/時間,如同「預測一個預測」,在概念上是行不通的。
李主任所言非虛。根據香港天文台的定義,三號或以上風球指的是香港「現正或預料」吹某個風力的大風。這些信號本身的存在意義,是告知市民天文台預料即將有某程度的天氣威脅,讓市民採取相應措施,因此一開始掛/落波已完全回應到市民對天氣預報的需要。只是社會逐漸期望能及早得知未來風球的升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始,天文台遂加入預告改掛風球時機及機會的內容。翻查廿年前的天氣報告,很多時發出/改掛風球的頭幾個鐘,天文台完全不會提及更高信號,而是到即將有改掛風球的需要才會在報告提及。這個做法在近年比較少見,現時天文台在發出風球後第一報便會提及/暗示出更高信號的機會。例如今日16:25發三號風球後,16:30的警報便指出「除非該熱帶低氣壓顯著增強及進一步靠近香港,本港普遍吹烈風的機會較低」,而普遍吹烈風便是八號風球的標準。
所以説預測風球之難,除了科學科技上限制及天文台業務操作上的不確定,還有第三個合理原因:風球本身之訂立,在概念是不應該預測的。天文台近年對上落波用詞也頗為保守,雖然在報文中加多了預測上落波的部分,但一般市民仍很難讀懂某些細微字眼。澳門氣象台更新增了一個表格,預測將來自己發風球及風暴潮警告的可能性。這在李偉才眼中明顯是荒謬的。看來在提供更多預測資訊供市民知悉,以及維護風球制度的本義和預報可信度之間,要取得平衡仍十分困難。
參考資料:
- 新聞刺針(2013年9月30日)《天文台公布颱風過程受爭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yhCW9ZKxA
- 香港熱帶氣旋信號的意義:https://www.hko.gov.hk/tc/publica/gen_pub/files/tcws.pdf
- 2021年8月3日16:30熱帶氣旋警報:https://www.info.gov.hk/gia/wr/202108/03/P2021080300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