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顧方法論第一講:架構&解決問題思維

--

撰寫緣由:一切的緣起…

在大二的那一年,我參與了全國性的商業競賽,當時的我們滿懷熱血的撰寫企畫書,但卻在初賽煞羽而歸(每次提到這個就想跟隊友說聲抱歉XD),受到這次挫折的影響,我開始去思考要如何更有系統、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接觸到了管理顧問方法論。

時至今日,經過好一段的日子的努力,雖不能說自己對於這個方法論駕輕就熟,但也算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應該吧XD),學習了這個方法論後,著實獲益良多,對於解決問題的洞察力進步了不少,因此想透過這一系列的文章,把我過去所學習的方法論分享給大家。

這一系列的文章,是我結合過去在管顧公司實習、管顧社以及自己研讀BCG系列書籍的整理,如有整理不周的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XD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這一系列的文章適合對於管顧方法論完全不熟悉,或是僅有些微認知的讀者,我會盡量有系統地、完整地將管顧方法論介紹完,希望能夠幫助到每一位讀者!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一、管顧方法論是什麼?學會了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何謂管理顧問,管理顧問可以理解成企業的醫生,當企業遇到問題、尋求成長時便會尋求管理顧問的協助,以解決眼前的問題。

而管顧公司每天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為了更有效率地去解決他們,便將管理顧問解決問題的心法轉化成系統性的方法論。

然而,即使管顧方法論能有效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不是學習之後就萬能了(不然人人都可以當管理顧問了XD),有以下幾點你需要先了解:

  1. 管顧方法論是一種思維模式,而不像是數學公式可以簡單地將問題直接帶入,要如何將這個思維模式靈活地運用在實務中也是一門學問。
  2. 管顧方法論能夠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與效能,但要完整地解決問題仍然需要擁有該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一定的產業了解。

二、管顧方法論的架構:

每間顧問公司都有屬於它的方法論,而最有名的莫過於麥肯錫以及BCG的方法論,兩者雖然有些不同,但其實本質的概念是一樣的,以下分別介紹:

(一)麥肯錫解決問題七步驟:

界定問題(problem definition) →建立問題的架構(problem structuring) →排定優先順序(prioritization) →議題分析(issue analysis) →彙整(synthesis) →構思故事情節(storylining) →簡報成果(presentation)

(二)BCG解決問題架構:

BCG方法論架構

論點思考與假說思考縱橫交錯使用,先運用論點思考以及假說思考找出關鍵論點,再運用假說思考找出解決方案,此方式與麥肯錫七步驟道理相同,以下將針對各步驟細細拆解。

三、解決問題mindset:學習管顧方法論應建立起的思維模式

(一)時時刻刻問自己的三個問題:

1. Is it true? 眼前所看到的是假象,還是事實?

2. So what? 若此為真,那會帶來何種影響?我應該關注嗎?

3. Why so? 為何會發生此現象?

(二)解決問題的sweet spot:兼具影響力與可解性(效益性與可及性)

雖然說要深掘問題根因,但實際上並不是挖掘得愈深愈好,舉「BCG問題解決力」一書的例子,當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好朋友發燒了」,這時往下拆解原因可以從發燒(表象)拆解到感冒(表面問題)再拆解到生活習慣不佳(中層原因),最後再拆解到人類基因問題(深層原因),然而雖然拆解到了最深層的根因(基因問題),但是事實上對於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因為我們難以解決基因問題,這便是在「可解性」出了問題,而不是在一個解決問題的sweet spot。

透過下方的矩陣圖,我們可以思考我們所拆解的問題是屬於下方的那一個象限;此外,當我們遇到多個議題時,也可以將其擺放置矩陣中,便可以知道何者是應該投入資源解決的問題!

解決問題sweet spot:矩陣圖

(三)三種思考模式:批判性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

批判性思考與邏輯思考大家應該都十分熟悉,假說思考應該會是大家比較疑惑的點,簡單來說,假說思考便是透過猜測一個最接近事實的假設去找出問題核心&解方,因此假說思考可用於兩種情境,一是用於探討問題根因的假說,另一個是解決方案的假說,而何謂好的假說?以下三個判斷標準:針對性(不過於空泛)、驅動性(客戶能知道下一步為何)、可驗證性(能知道假說是否為真)。

以上就是本次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你!如果喜歡的話,歡迎給予拍手鼓勵~若想進一步了解管顧方法論的更多內容,歡迎參考這個系列的其他文章!

--

--

楊承儒 Laurence

NTU MBA / NCCU BA | 擁有美商半導體公司、MBB 管顧、日商策略顧問以及電子業 BD 實習經驗,專注分享策略以及產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