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社交距離將伴隨精神健康危機

Lung-Hua Cheng
7 min readApr 8, 2020

--

專家警告疫情期間的長期隔離,可能惡化或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Sujata Gupta 著、鄭龍驊 譯

※原文載於 Science News (March 19, 2020)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長期保持社交距離,將可能導致孤獨、社交孤立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而老人對此更是特別脆弱。(Willowpix/E+/Getty Images)

政府採取了越來越嚴格的舉措,來讓眾人分隔以減緩新冠病毒的散播。心理健康專家則警告失去日常社交連結,將伴隨著精神健康的代價,而且這些代價將會隨著隔離措施的延長而逐漸增加。

為了因應加劇的疫情,越來越多國家禁止了所有非必要活動並且要求居民留在家中。在這些國家裡,大學與公司將所有活動改至線上,學校和餐廳關閉,而照護機構則拒絕訪客。這類的社交距離將能夠停止,或至少減緩武漢肺炎的傳播

不過,「對某些人而言,缺乏社交連結所帶來的衝擊,感覺就像不吃東西一樣,」精神科醫師、馬里蘭州統一服務大學 (Uniformed Services University) 的心理健康專家 Joshua Morganstein 這麼說。

關於在疫情期間社交距離所造成的精神影響之研究數量很少,不過一篇於 3 月 14 日發表在《刺胳針》 (The Lancet) 上面的文獻回顧提供了一些線索。研究者審閱了 24 篇文章,研究受隔離者(即保持社交距離的一種極端形式)之心理影響,包含了從 2000 年代早期開始,SARS、H1N1 流感、伊波拉病毒和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疫情。

許多受隔離者經歷了短期與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壓力、失眠、情緒耗竭與物質濫用。舉例來說,一個研究比較了在一場馬流感疫情中,受隔離者與非隔離者的情況。在 2760 位受隔離者中,在疫情期間有 34%、即 938 個人據報有高度心理負擔,而可能造成諸如焦慮或憂鬱的心理健康問題,而相較之下,只有 12% 的非隔離者有此狀況。

另一個研究則針對 2003 年 SARS 疫情對於北京 549 位醫護人員的影響。被隔離或是在高風險環境下工作的人(約為研究對象的半數),比起在疫情中受影響較少的工作者,在三年後有更嚴重的酒精濫用。

某些因素則會加重精神問題的風險,例如超過 10 天的隔離(多數與創傷後壓力有關)、缺乏關於隔離原因的資訊,以及缺少必要物資和通訊服務。

這篇文獻回顧的共同作者、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精神科醫師 Neil Greenberg 說,減少這些風險,可以降低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他說:「雖然隔離會讓人不舒服,但是這不必造成嚴重的心理健康困擾」。

雖然目前在新冠病毒流行國家中大部分的居民都沒有被隔離,但仍有別的研究認為以其他沒那麼極端的方式保持社交距離,例如與其他人相隔幾呎遠的距離,或者避免平常外出,還是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紐約州 Northwell 醫療體系的精神科醫師 Damir Huremovic 則擔心保持社交距離可能會變成長期狀況。他說,與社交孤立 (social isolation) 相關的健康問題,常會在這種狀況維持好幾週的時候暴增。把人們分隔好幾個月,意味著疫情的其他影響(諸如經濟衰退、社會動盪和失業)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測且廣泛的心理健康挑戰。「我真心希望我們不會走到這個地步,」Huremovic 說。他也在 2019 年共同撰寫並編輯專書《瘟疫的精神醫學:傳染病大流行的心理健康影響》 (Psychiatry of Pandemics: A Mental Health Response to Infection Outbreak)。

風險特別高的則是老人,他們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情更加嚴重,而且早已處在更高比例的社交孤立之中。當人們變老時,常常會失去四處走動和社交的能力,而且隨著朋友和家人過世,他們的支持系統也會隨之縮小。美國國家學院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在二月的研究顯示,65 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處於社交孤立之中,其定義為與他人有較少社會關係或接觸。而 60 歲以上的成人中,有 43% 覺得孤獨。

研究共同作者、猶他州楊百翰大學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健康心理學家 Julianne Holt-Lunstad 說,「我們之間已經有很多社交距離了。」

這種孤獨和社交孤立也可能會傷害各年齡層的整體健康。Holt-Lunstad 在 2015 年與他的同事針對 70 篇研究進行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牽涉三百四十萬位研究對象,平均追蹤了七年。團隊發現,在研究期間死亡的比例,孤獨(覺得孤單)的人增加了 26% ,社交孤立(擁有較少社交接觸)的人增加了 29%,而獨居的人則增加了 32%。

有些人會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期間,調適得比較好。他們可能會覺得當家人聚在一起時增加了社交接觸,而有些人則透過打電話、傳訊息或者加入線上社群來保持接觸。Huremovic 說:「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具有前所未有的通訊技術。」

這些通訊技術甚至可以協助從遠端提供醫療及心理照護。少數研究顯示遠距醫療服務可以減緩孤獨,或是協助獨居或住得離醫院很遠的人。但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 (University of Manitoba) 老人學家 Verena Menec 則懷疑遠距醫療是否真能完全取代面對面接觸。她說:「長期來說,如果你只有這種接觸,我想這應該不夠。」

而且現代科技並無法取代人類觸碰,例如牽手、擁抱或按摩。研究指出這些觸碰將會影響健康,包括可能降低血壓減少一般感冒症狀的嚴重度

維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神經科學家 James Coan 特別擔心在這次疫情中需要醫療照護的人,無論是由於武漢肺炎或者其他原因。Coan 說,許多醫院拒絕親友的探視,這對於預防病毒傳播來說是合理,但是這也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減少了觸碰。舉例來說,他的研究顯示,牽手可以減緩身體疼痛

Coan 說,甚至是從穿戴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而來的觸碰,也比完全沒有來得好。他說,「我已經為此發聲很久了,我們必須找到方式來讓觸碰成為醫療計畫的一部分。」

引用文獻:

S.K. Brooks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he Lancet. Vol. 395, March 14, 2020, p. 912. doi: 10.1016/S0140–6736(20)30460–8.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in older adults: opportunities for the healthcare system.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doi: 10.17226/25663.

J. Holt-Lunstad et al.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0, March 2015, p. 227. doi: 10.1177/1745691614568352.

--

--

Lung-Hua Cheng

鄭龍驊,臺南人,現居新北。醫學與社會學背景,現任職於醫學中心。關注精神衛生議題、監所改革與醫療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