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24堂教練課-與三年後的自己對話

Leona Huang
3 min readMay 5, 2018

--

老師:Gipi游舒帆

這是一種生活的「方法論」,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想想將來的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將來太遙遠的話,就用三年來推敲吧!呼應到之前的「你為什麼如此迷惘」,不斷迷惘的原因就是:你對未來沒有想像!

先前,接觸過不少說法,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想像力充足」、「認知邊界足夠寬廣」,所以他們能夠在眾多選擇中,去想像更寬廣而美好的自己,並在實踐中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逐一去嘗試,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陣子剛好不斷在與同學、朋友聊到,到底要不要完成碩士學位、要不要考律師。如果不踏出法律圈投入其他專業,就會很容易回到這兩個選項猶疑。但又容易因為,無法「心之所向」,所以在過程中持續猶疑而痛苦萬分。

所以,我也問我自己,如果從事與不從事法律工作,三年後的我可能會是怎麼樣的?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依照我現在在法律市場的價值,又沒打算考國考,很可能三年後都只是「基層法務」,然後持續面對和現在一樣令人徬徨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但是如果三年後,我不是全然的法律工作者,那我會希望我是什麼樣的我?如果三年後的我,從事的不是法律工作,我想我會比現在開闊很多,很多之前和朋友聊的工作選項,現在都能納入規劃清單當中了!

如果要用三個字定義三年後的自己,至少在工作上應該是具備這三個:
1. 能力上:高效能工作者
2. 心態上:成長型心態的工作者
3. 社交上:資源整合者

只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是不是從事法律工作沒有對錯,只是不同人生價值觀的選擇。

每次聽Gipi老師的課,或者之前聽有機會和老師一對一對談,雖然短短時間,但是已經發現有趣的對話模式,只要老師說「這沒什麼好說的」,就會自己心一揪,是啊!這沒什麼好說的…意識到問題了,也有解決方案了,卻還不行動… 確實…「沒什麼好說的!」。

我想這句話的延伸意就是,我們應該改變卻遲遲未能正視問題,勇敢做出改變。現在,聽到老師說「這沒什麼好說的!」,就會再自動替換成這句警示當下懦弱的自己:「只要你接受現況,就是停止進步!」

訂閱:人生的24堂教練課

--

--

Leona Huang

商業思維學院共同創辦人|一起學習一起變強的歷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