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搜尋法(Binary Search)完整教學(六)

從 source code 中學習

Arthur Lin
Aiworks
4 min readSep 10, 2020

--

系列連結

  1. 基礎介紹
  2. 找不到怎麼辦
  3. 含有重複值的情境
  4. 一以貫之
  5. 延伸應用
  6. 從 source code 中學習

這篇讓我們來看看 c 與 python 的 source code,學習他們是怎麼實作 binary search 的。跟我們前幾篇講的又有什麼差別,首先來看看 python 的 bisect lib

首先,他的 lo 與 hi 就是我們的 left 與 right,而我們發現了幾個和之前的不同之處

  1. 為什麼他的 hi 定義為 array 的 length,而不是 length -1 ?
  2. 他的 while 裡面怎麼是 < 而不是 <=?
  3. 為什麼他在 else case 裡,是 hi = mid 而不是 hi = mid-1?

要回答這幾個問題,來回想我們第一篇文章講的閉區間這件事,你就會發現他們全部都只是區間定義上的差異。我們之前定義的搜尋區間,是包含 left 與 right 兩個端點的,數學表達式會是 [left, right],但在 python 的 source code 中的定義方式是包含 left 端點,但不包含 right 端點,數學表達式會變成 [left, right),也就是左閉右開區間,如此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就非常簡單了。

因為不包含 right 端點,所以:

  1. 初始的 right 位置,應該被放在最大 index +1(也就是 array 長度)。
  2. 當 left == right 時,我們無法既包含 left 又不包含 right,所以當這情境發生,答案已經不存在了,也就可以直接停止搜尋。
  3. 只需把 right 移動到 mid 的位置,就已經自然把 mid 的位置從區間內排除了,而不必再 -1。

事實上,這種左閉右開區間,也是滿多人喜歡的選擇,其實我們早就見過了這種區間定義方式,請看以下例子。

有沒有很熟悉?為什麼我們不寫 <= N-1,而是寫 < N,其實也就是一種習慣而已。python 中的 range 也採用了同樣的定義方式。另外他也有些實際好處,例如兩個相鄰區間,中間值會一樣,我可以把 [0, 4) 切成 [0, 2) 跟 [2, 4)兩半,這時候用左閉右開區間確實讀起來方便些,再者,這種區間的長度也會剛好等於左右值相減。

不過,最終就只是個人選擇而已,我自己還是覺得閉區間讓我比較好想清楚,但不論你想用哪套,只要釐清觀念並嚴格遵守即可。每個工程師都該有一套自己熟練的 binary search 寫法,這樣才不會遇到問題時,浪費一堆時間在這些邊界條件上,甚至還寫錯,還得靠一堆例子去 debug ,這樣就太辛苦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左閉右開區間的定義,把前面提到的問題都重寫一次,假如你有搞懂,就不是太困難,也是個很好的自我測驗方式。。

再來,我們來看看 c++ 的 stdlib 裡面的 lower_bound 是怎樣做的。

這個做法乍看之下令人難以理解,似乎跟我們前面講的完全不同,找不到相似的痕跡。其實是因為他又用了另一套觀念來思考這個問題。來看看他是怎樣理解 binary search 這個問題吧!

當我們有一個數列,我們原本想要做的事情是

  1. 找到中心點的 value
  2. 和 target 比大小,比完決定要留下左半還是右半
  3. 在留下的那一半裡,重複步驟 1

但讓我們換一個想法,也可以改成這樣做

  1. 我們從起點 0 出發
  2. 不論在哪,每次想要再往前走一步
  3. 這個步伐的距離,一開始會設定成 N/2(N 是 array 長度)
  4. 假如用現在的步伐,會走過頭(讓 value > target),就不要走,否則就用此步伐前進一次
  5. 讓步距減少一半,重複 2

註:std::advance 就是那個往前走的意思,而 >> 1 則是除以二並無條件捨去的意思(用二進位的思考方式,把最右邊的 bit 移除,其餘皆往右 shift 一格)

稍微想一下,會發現這想法有他的妙處,就是很直線的不斷往前走而已,不用再去思考到底往左還是往右,而且效能也是一樣的。如果覺得前面幾篇文章的 binary search 解釋都讓你理解的很痛苦,這個思路或許也是可以嘗試的方法,看能不能從他去想通 lower_bound 與 upper_bound 的實作方式。

結語

有沒有發現,binary search 的做法還真的很多種,但殊途同歸,大家解決的都是一樣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熟悉一種定義方式,還有其對應的寫法會有怎樣的性質,就可以做出各種相關的變化題型了。

--

--

Arthur Lin
Aiworks

軟體工程師/後端技術導師。對於程式和教育充滿熱情,看到學生的成長會很開心。將複雜的知識整理成清晰易懂的樣貌並分享出來,不僅能幫助別人,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成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