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Lin 林思翰
4 min readJun 2, 2018

--

記得一年多前才爆發世大運熊讚影片抄襲,我以為自從那件事情之後,應該審核把關會更嚴格,沒想到今天我去松菸文化創意園區,在充滿著設計師與動畫師的地方,竟然大力播放著抄襲影片,我整個大吐血。

我先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抄襲影片「文化。臺北|啟動你對世界的想像」
基本上只要看開頭15秒就好了

我現在放原版影片「Cluster v2.0」

原作也有6萬多點閱,2000多LIKE,很有名好嗎

我當時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他到底是抄襲?還是複製貼上?

因為原作者其實有免費公開他的AEP專案檔,所以製作的人,有可能是連抄都懶得抄,直接把專案檔複製貼上,顏色都沒改。

學生畢業展努力做原創,松菸文創園區大力放送抄襲

這周是好幾間設計動畫大學在松菸的畢業展,我今天剛好去演講,順便看看今年學生的作品如何,結果回頭看到抄襲影片,以為是松菸的宣傳片,覺得已經很驚訝,結果上網一查發現竟然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官方宣傳片,而且還做了三國語言版本,柯P還分享了這支影片,有將近10萬的觀看次數,整個嚇到說不出話來,這也太有『文化』了。

不知道正在松山文創園區辦畢業展的學生看到心情會如何,在最有文化的地方,展示最沒有文化的影片,這也許就是學生們畢業後要面對的現實社會,非常諷刺卻也非常無奈。

台灣當然不是缺乏做原創的人,像影片中提到的「台北白晝之夜」,我自己就有去參與,那邊聚集了非常多優秀的創作者,任何一個團隊都有「製作」以上影片的實力,只是可能沒有「標案」的實力罷了。

當然我也了解政府案子可能預算很低,所以影片充斥著一些「模板」身影,模板是合法沒錯,只是偷懶而且觀感不佳,但是再怎麼低預算,也都無法成為抄襲的藉口。

我可以接受一個美感很差,但堅持做原創的人,
但無法接受一個因為沒預算,所以就抄襲的人。

我當知道做影片的不是臺北市文化局,所以我就看了一下到底是誰做的,這下真的很有趣了,影片下面詳細標註了「受訪者名單、場景提供、作品提供、片頭片尾字體提供、背景音樂提供」,但就是沒有標註製作影片的是哪個團隊。

政府標案的影片幾乎都不會標註製作團隊是誰,因為不需要標註,所以很多接到的公司,心態都是盡量亂做,先用低價搶到案子,然後抄襲的抄襲,買模板的買模板,用最少的預算把錢賺到就好,這就是長期以來標案的弊病。

當然我相信還是有很多認真做事的人,抄襲影片裡面訪問的團隊,都是很優秀的團隊,都是努力把台灣文化推廣出去的人,但只需要一顆老鼠屎就可以壞了整鍋粥,毀了前面所有人的努力

台灣文化要建立起來很困難,但是要摧毀卻很簡單。

我了解標案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被解決,甚至不是每次的抄襲都會被抓到,也許就有很多抄襲逃過了評審的眼睛,而賺到錢的這些人正在享受著生活,臺北市文化局卻要承受著黑鍋,但有一件事情我認為是現在可以做,也可以改善部分抄襲的風氣,從為自己作品負責開始。

我建議臺北市文化局後續的所有影片發佈,都請詳細標註製作團隊。

如果你是原創,你當然敢對自己作品負責,掛名負責不是一件過份的要求,你不會害怕被放大檢視,你反而會希望更多人看到你的名字。而通常因為不需要掛名,所以才會有僥倖的心態,才會有賺了錢就跑的心態,當然我知道掛名之後一樣會有抄襲,但至少他需要為自己的名聲負責,而不是默默躲在後面,等風波過了繼續抄襲下一個影片。

最後再看一次影片,真的很諷刺,臺北,啟動你對世界的想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