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牽水藏:洪水下的救贖(上)

文人指路
7 min readJul 16, 2016

--

每年農曆的六月初七、初八這兩天對雲林縣口湖鄉的民眾是特別的日子,甚至比農曆春節還要重要。

在這兩天,外地的遊子皆會返回口湖與家人們齊聚一堂,各戶人家也會在自家門口辦桌吃飯,聊聊各自的近況;而初八這天若有經過金湖 164 縣道的朋友,應該會發現縣道旁擺滿了以竹篾編成、黏上印有一些花色、高度約一公尺,中空且分為三層的圓桶狀物,這正是水藏(難字:車藏)。

在民國 97 年(西元 2008 年)口湖牽水藏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地方無形文化資產,民國 99 年(西元 2010 年)文化部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重要民俗。

這個看似歡樂的嘉年華,背後卻隱藏了一個極為悲傷的歷史。

口湖地理

明末清初時期,在現今口湖、四湖、台西延海一帶,有一個南北長達 30 餘里的長方形大潟湖,其形狀似象鼻,所以初期來此開墾的先民稱呼象鼻湖(樹苓湖)。

清朝官員,姚瑩,著作的《東溟文集》也有提到早期口湖的地形:

北距臺西十五公里,外有西沙山汕兩道,內匯為湖,上下三十餘里,以五條港為上湖,樹苓湖為下湖,內水深自一丈七,八尺至四、五尺不等,自岸約逾十里,潮大時一望汪洋,潮退時候海灘至岸淤五、六里。上湖口門久淤,惟下湖可進大商艘,海岸寬闊,居民無多,門口復遠,力難到,亦無險可據守。

在潟湖的下端,北港溪與牛挑灣溪出海口的下湖港,範圍包涵今天的金湖、台子、蚶仔寮、成龍、新港、下湖口等六個村落。由於下湖港的港闊水深,具賦船舶避風優勢,又是台灣與澎湖最短航距點,在早期曾經是台灣 11 個主要港口之一。

圖片引用自 笨港口—樹苓湖記事 部落格
下湖港街繁盛景象

洪水肆虐

清道光 25 年(西元 1845 年),農曆六月初七的黃昏,推測是因為颱風的影響,台灣中南部的沿海瞬間狂風暴雨來襲,龐大的雨量使暴漲的北港溪與牛挑灣溪的河水滾滾湧向樹苓湖,又因西邊兩道沙汕阻隔溪水入海,來不及宣洩的溪水在強烈西南向颶風襲捲下,形成巨大海嘯倒灌至沿海附近的村落。一夜之間,從虎尾溪到北港溪沿海一帶全部受到波及,其中以下湖港一帶最為嚴重。

《臺案彙錄甲集》之「臺灣鎮武攀鳳臺灣道熊一本會奏臺灣猝被風災情形摺」記載:

惟近海之下湖、蚶仔寮、黛仔挖、新港、無尾墩、蝦仔寮,下崙仔、泊仔寮、竹笛寮等九莊,地勢較低,當風雨洶湧之時,海水沸騰,汪洋莫測,俄頃之間,九莊悉為巨浸。其民人之淪入大洋者,無從稽核,撈獲海邊及內港一帶遺屍二千三百人,棺十四具,經該縣王廷幹捐銀二千四百七十四元,飭役妥為殮埋。檢查該莊被淹八百七十五戶,逃走得生難民一千一百五十七名口。

直到農曆六月十二日,雨勢減緩,海水退潮後,沿海一帶屍橫遍野,流向大海失蹤者也不計其數,慘不忍睹,根據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約為三千多人,但這僅是以屍體數量做計算,民間估算死亡人數高達七千多人。那時,屍體數量之多無法單靠民力掩埋,官府還派出官兵協助處理善後,當地棺木店的棺木跟草蓆全部都被買完了,為了不讓這些屍體暴曬在外,因此以屍體數量分成四處挖坑集合埋葬,這四處由北而南分別為廣溝厝新庄仔(西元 1914 年,此處因受海水侵襲,遷葬至下寮萬善爺廟,現今此地已在海水之中)、四湖鄉三姓寮塚(下寮萬善爺廟)、口湖鄉青蚶庄西南大溝墘、下湖港邊的大坵墳(蚶仔寮開基萬善祠旁邊)。

下寮萬善同歸塚
下寮萬善同歸塚
下寮萬善同歸塚全景

另外,下湖口是在樹苓湖的南方新形成的潟湖口岸,因地理形勢所形成的航運之便,帶來繁榮商景,卻也因地形特殊在此水災中造成嚴重的死傷;當地老一輩的居民都還聽祖父輩的說過,當時的蚶仔寮庄無人生還,地方上更稱此次事件為「湖內洗港」,意味著大水洗去了此地眾多生靈。水災過後,下湖人口逐漸減少,加上泥沙造成的淤積,下湖港的風采逐漸流失,到了日治末期就已經被其他港口所取代。

當時各地村落也流傳著一個「聾龍傳說」:傳說因為東港、蚵仔寮當地生活奢侈短視近利,玉皇大帝命令一位耳朵不太靈光的龍王要水淹東港、蚵仔寮不敬天地的居民,但龍王聽成新港、箔仔寮,因此造成此兩地災情極為慘重。此次水災發生後,龍王受到玉帝責罰,變成一隻大鯨魚擱淺在萡子寮附近的海灘上,任由居民割肉烹煮分食。

聾龍傳說壁畫

萬善同歸

收埋過程告一段落後,臺灣兵備道熊一本、臺灣鎮總兵葉長春、臺灣府知府仝卜年、嘉義縣知縣王廷幹等官員紛紛向朝廷上奏向道光皇帝稟告災情,此次災情更是驚動道光皇帝,覽奏後表示「朕心深為不忍」,為憐恤無辜的受難百姓,除降旨准予動用官糧一千石、庫銀三千兩賑災外,並對罹難的冤魂敕封為「萬善同歸」,意指「人莫不有死,死後同歸一路」。但苦難尚未結束,屍體的腐敗和災後的饑荒導致當地瘟疫蔓延,又有三千多名無辜百姓死於這場瘟疫之中,於是當地開始出現是因為皇帝開金口,造成死亡人數真正湊成「萬善同歸」的傳說。

災後的第 6 年(咸豐元年,西元 1851 年),金湖地區百姓為表慎終追遠,並便於民眾祭祀,便四處籌募款項,在下湖港邊大坵墳旁共同建築一間草祠(蚶仔寮開基萬善祠),以作為祭祀之祠堂。咸豐八年(西元 1858 年),外埔莊商人王大有倡議募款,嘉義縣府撥銀助建,新建立了廟堂式的萬善爺廟。後來因為許多民眾遷移到口湖鄉的新港地區,因為回到蚶仔寮交通不便,於是又分靈另立金湖(新港)萬善爺廟。

蚶仔寮開基萬善祠
金湖萬善爺廟

部份罹難者屍體在洪水之中漂到下寮及五塊厝(屬三條崙轄區)附近,官兵收拾後全數埋葬在四湖鄉三姓寮塚處。嗣後未被收集之屍體,或被泥沙掩沒已成骨骸者,乃陸續裝入水缸。至咸豐二年桂月(西元 1852 年)重修大墳時,將金斗及水缸在其上面用石灰封抹成一纍纍之小坵,縱橫羅列約四百坵,並豎有「萬善同歸」石碑。另外再建一小廟(下寮萬善爺廟)供祭祀之用,正位奉有「萬善同歸」石碑。後來因年久失修,小廟垮塌,於修建時,改塑金身奉於正位,而將原石碑置於廟內。

戰水英雄

在蚶仔寮開基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都有奉祀一位九頭十八手的戰水英雄,據《金湖春秋》一書的記載,該尊金身原是一位生於清嘉慶十四年(西元 1809 年)的地方人士,姓陳,字英雄。此人原是名武師,事母至孝、敦親睦鄰,在鄰里間頗受敬重;當時的陳英雄年約 35 歲,體格魁梧、臂力過人且深諳水性,六月初七當晚暴雨來襲時,因擔心自家漁溫沖陷崩堤,所以冒著風雨前往探視,但池堤早被洪水沖決,陳英雄急忙返家探視探視老母,在近家門時,房屋已被洪水沖塌,其母親不幸被壓斃水中。悲痛欲絕之時忽聞鄰家傳來孩童哀號之聲,八名孩童立於木櫃之上即將滅頂,陳英雄不顧自身安危,用其背及雙肩雙手,救此八名孩童;但未走百步,洪水已至,陳英雄為兼顧身上八名孩童的性命,奮力往高處游去,但最後還是不敵洪水,全數被捲入汪洋之中。

地方居民在災後為感念陳英雄事蹟,又認為其捨身救人的精神死後可以成神,因此塑造一尊一人救八小孩情景的金身供人祭拜,人尊「大萬人」,這也是九頭十八手的由來。

戰水英雄金身

口湖牽水藏-洪水下的救贖(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