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體大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在職專班)面試心得

Yu-Ling Wang
7 min readApr 10, 2019

放榜結果:正取1

網路上關於在職專班的面試心得很少,轉領域又是體育相關的資料又更少,希望將自己的經驗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傳說中國體運健院是一所非常看重實務工作年資的系所,剛出社會的菜雞如我能夠錄取已經很難以置信了,非常感謝老師們給我機會也給我這個肯定而有幸成為榜首。

申請背景

  • 台大土木學士,低GPA(2.88/4.3),last 60 3.37/4.3
  • 畢業後即進入公職,工作經驗約2.5年

體育相關經歷

  • 籃球C級教練證&裁判證
  • 擔任某大學一般組籃球隊助理教練約2年
  • 修過國體運保系推廣學分班
  • ISATC國際體育事務人才第3級

報考動機

  • 工作連結:希望能藉由學習運動科學的基礎學科,打造符合人體力學並且有助於體適能發展的公共環境。
  • 個人興趣:我認為運動訓練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科學,它是一門有道理有邏輯的科學,但人與人之間的變異性相當大,所以還有許多未知等待被發掘;另外,人的每一個身體活動、每一個動作都是力學原理的應用,跟大學所學很類似,我覺得很有趣。

面試時間&方式

面試時間約10分鐘,老師跟教室外的工作人員都會計時,時間剩5分鐘工作人員會敲門一次、剩3分鐘會敲門兩次、時間到敲門三次。

面試方式是一對三位老師,由左至右分別是何金山老師、湯文慈老師(院長)、林晉利老師。主要由湯文慈老師主持。

面試心法

參考了網路上幾篇文章,例如:

(順便偷渡一下國中好友的文章,基本上我的理念跟她一樣,只不過我沒有花太多力氣把每一項都實踐)

藉著週末在國體修學分班的地利之便,也預先勘查了一下面試場地,提前考猜了一下可能的面試形式跟場地安排。

面試前很努力想要把網站上教授們的臉跟名字記住,但實際面試時只覺得對面的三位老師都很熟悉,還是叫不出名字來orz

面試時的心態則是蠻輕鬆的,工作上有個前輩常跟我說:「如果我什麼都會那我就不會在這裡了」,所以對面這群面試官一定比我厲害太多了,在運動科學的領域他們肯定比我還專精,就把面試的10分鐘當作聊天跟大師們交流想法,如果被電就代表有機會可以讓他們教我,也很不錯啊XD

但一定要記得

Your every single word is your weapon.

面試時間很短,你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長篇大論地解釋你的看法,所以要盡可能地精簡語句,但是你所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有它所要傳達的意義,如果聽者跟你頻率相近,那她一聽就可以知道你是有料的,即使聽者沒有馬上聽懂你背後的意涵,依然可以讓聽者感受到你想傳達的氛圍。

面試內容

湯文慈老師

Q1: 2分鐘自我介紹。

雖然這題應該是必考中的必考題,但聽到要講2分鐘我有點傻了,因為我是一個無法照稿好好演講的人(每次簡報寫稿反而講不好,不寫稿看簡報自由發揮就講得很流暢),所以從來沒有練習過自我介紹,另外我的語速比較快,所以不確定能不能夠把2分鐘講好講滿。

雖然前一天晚上因為有點緊張而寫了一份自我介紹的稿,但這題一出來完全就把稿的詳細內容給忘光了,只記得我的self introduction in one sentence:「我是一個工程師,解決問題是我與生俱來的天賦。」,接著後面就圍繞著這句主軸說明我的工作內容以及報考動機等等,順利講完2分鐘,甚至老師好像希望我可以繼續講下去,並沒有要打斷我的意思。

這邊要建議大家真的要好好設計一下自我介紹的開頭

一個有吸引力的開頭跟鋪陳有助於帶領聽眾跟著你的故事走

如果成功讓聽眾進入你的故事裡面,甚至可以讓對方依照你所希望的劇本問問題,回答起來會輕鬆很多。

一開始老師都低頭在看備審資料,我一講完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之後三位老師全部都抬起頭來,非常滿意的樣子(後來確實也在面試過程中獲得老師們對我的想法的肯定)。

原本的作戰計畫就是只要讓老師記得我想提的key word就好了,其他的不重要XD 看來執行得蠻成功的。

Q2: 進入研究所後想要如何應用所學到工作或是球隊?你熟悉的運動專項是籃球,在這邊學到的該怎麼應用在籃球上?

這題我大概解釋了一下籃球投籃姿勢(手肘位置、腳步等等)跟肌肉關節的力學角度有關,動作的產生則是力量傳遞的表現,跟肌動學還有我所學過的力學可以連結blabla

但並沒有用到任何專有名詞,就把我平常跟球員/朋友講的內容講一次而已,老師也沒有特別追問什麼就換下一題了

後來想想這題應該是被屬於專業題目,應該要更精準更仔細的回答才對⋯虧我還準備了一些專業題目怕被問倒,結果最平凡最貼近工作經驗的問題回答得不好

Q3: 有些課會在平日上課,可以配合請假的情形如何?

簡單提說原則還是希望能夠在晚上上課,單位長官很支持我來進修,請假來上課並不會有問題(錄取了之後反而開始擔心當初長官說的是真的嗎?orz)

林晉利老師

林晉利老師:想要把運動結合公園這點滿不錯的,我們也有運保系的學生後來去考建築系,他就是想要做運動公園的設計。

Q4: 你現在是在哪一支球隊?一般組的層級在哪裡?

備審資料中有提到球隊去年的成績,今年的比賽剛好在面試前結束了,便順道(其實是有埋伏的)提到今年獲得了全國第五名的成績。

老師還問說一般組是什麼OAO 我完全沒有想過這居然會是個問題(愣),只好解釋說公開一公開二接下來是一般組,所有學生都可以報名的那種。

Q5: 未來想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設計合適的運動公園?

這邊說明了一下我不希望限縮在運動公園,也不希望把某種設施丟進基地內就算是某種特別類型的公園,而是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來設計、創造每個人都懂得如何使用的、也有益於體適能發展的環境或公共建設,順帶舉了一個我們單位完成的案例。

答完後老師問說:所以是要設計可接觸的、易於使用的公園?我覺得這個形容比較好。

Q6: 之後想要念什麼研究方向(哪一個組別)?

因為以前是念土木工程,生物力學會是我比較擅長也比較感興趣的方向。

Q7: 看你的資料你有參加過Sportsline的研討會,內容是什麼可以大概說明一下嗎?

我參加的研討會主題是Sports Medicine of Basketball,由NBA Lakers的Head athletic trainer Marco Nunez主講分享,大致將整個研討會的內容分成3個部分簡要說明後,重點是引出我參加這個研討會所得到的啟發:運動防護員在NBA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單一領域的專家,而是瞭解各個專業、與各個專業溝通作為連結的橋樑,是一個很需要團隊合作能力的角色,我認為當今台灣很缺乏這樣能夠橫向連結的人才,我也期許我能夠成為具備跨領域能力的人才。

何金山老師

Q8: 在球隊中扮演的角色是訓練員?助理教練?還是教練?教練是誰?

我的角色比較像是助理教練,因為戰術、團隊層面的任務由總教練負責,我主要負責協助球員的個人動作(進攻、防守)以及動作的修正。

後面老師追問了教練是誰,但可能老師們也沒聽過就沒繼續聊下去。

接著進入一陣問題乾枯期XD 湯老師問何老師有沒有其他的問題要問我,何老師說剛剛晉利老師已經問完了,沒有其他問題想問。

然後林晉利老師可能突然又天外飛來一筆問了問題

Q9: 有沒有報其他學校?有上嗎?

湯文慈老師: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老問題吧,我們就誠實地聊聊沒關係

ANS:北市大,也是運科所。

林晉利老師:那有上嗎?

ANS:有。

結果後來老師們自己開始聊起來XD

湯文慈老師:嗯,也好啦,北市大那邊交通比較方便。

何金山老師:但我非常有信心可以跟你說國體比北市大好很多。

湯文慈老師:而且我們沒有派系,都相處得很好,研究方向也很多元。

林晉利老師:我們是運保跟運科合併的,所以各個領域都非常專精。

最後的最後我還是很積極想要把握說話進攻的機會,但是老師們聊得很開心我很難插話,只能在旁邊附和我覺得的國體的研究方向很適合我、teamwork的環境也是我很喜歡的,不知道老師們到底有沒有聽到,就被工作人員請出去了。

有聽到其他的面試問題例如:報考動機為何、營養學是什麼、對於現今的運動裝備有什麼看法等等,相較起來我的內容真的很像在聊天XD 但也代表我的計劃成功了~

祝所有考生都能如願上榜!

--

--

Yu-Ling Wang

Ballaholic civil engineer who constructs the city and the pl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