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較科學與客觀的角度來看待 KIMIKO 老師事件?

Alex Chen
10 min readOct 1, 2018

--

筆者曾半年瘦身 20 公斤,目前為瘦身課程《瘦身營養學》講師
FB 粉絲團:《飲食科學家 Alex》 IG:《sci_food_alex》

過去這個禮拜,KIMIKO 老師事件燒得如火如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到呢?如果沒有,歡迎參考本文中的事件懶人包快速了解事件始末;如果有,那也歡迎和我一起用客觀角度去解讀事件中的爭議,並了解「身體組成」的正確觀念與知識。

這篇文會分成幾個部分:

  1. 事件懶人包
  2. 正確觀念解說與爭論點釋疑
  3. 個人觀點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直接切入正題」

事件懶人包

首先是在 9/20 這天,KIMIKO 老師在臉書上 PO 了這篇文並附上左圖,隨即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部分是對於其身材的讚嘆,但更多的是對於圖中所附數據感到極具爭議。

有些人對於「肌肉量 47.1 KG」這件事大力攻擊、有些人對於「脂肪量 10.6 KG」感到懷疑,同時,這樣的數據呈現方式,也讓人不禁懷疑自己的基本算術能力是否出了問題,為什麼怎麼算都無法讓等式成立。

如果在此前你沒看過這張圖,我也鼓勵你先停留在這,思考一下這些數據的合理性。

當然,如此具爭議的數據絕對無法躲過一些專業人士的不解與抨擊。9/22,健身界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的館長也跳出來透過直播與 Youtube 影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更是引發大量粉絲對於此事件的關注,有興趣者可以看看這段直播影片

9/23,輪到 KIMIKO 老師的回合,透過這篇文與下方這張 Inbody 測量表,開始對前篇文的數據與論述進行說明與澄清,同時也提出了「保留法律追訴權」的貼心小提醒。當然,無可避免地,此篇貼文下面又引起了一陣論戰。

沒時間去細看這幾篇文章跟直播影片?沒關係,這邊直接幫大家整理出幾個主要爭議點:

  1. 當我小學數學被當? 56.9 ≠47.1 + 10.6 + 34.1 啊!
  2. 我知道水分其實被重覆計算,但就算 47.1 + 10.6 也不等於 56.9 啊 =..=
  3. 好好好,就算這兩者相加相等,啊你是沒有骨頭逆?
  4. 脂肪量 10.6 KG?強者我朋友身材超好但還是有 18% 的體脂欸
  5. 肌肉量 47.1 KG?難道是傳說中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神力女超人?
  6. 兩篇文章的數據有落差,這是作假吧?

我相信很多聰明的讀者老早就搞清楚上述幾個疑惑點,但如果剛好你還對這些數據與知識存有疑問,那就讓我在後續的篇幅慢慢地來向各位說明吧。

正確觀念解說與爭論點釋疑

先說結論:KIMIKO 老師測量出的數據本身其實問題不大,但其第一台測量用的機器很笨、且 KIMIKO 老師最終選擇的呈現方式也有很大的問題、甚至可能誤導群眾。身為一個公眾人物,這部份可能比較需要審視一下。

「數據問題不大?47.1 公斤的肌肉你練給我看」

客倌別著急。首先,讓我們忘掉 KIMIKO 老師如此天生神力的數字,先來了解所謂的人體組成。

人體的組成成份非常多樣,水、肌肉、脂肪、骨頭、器官...,若要細講可能沒有列舉完的一天,但有一個概念要先強調,就是「這些組成並不完全互斥」。例如不管是肌肉、還是脂肪,它們其實都包含了水分,所以當測量機器給了你這麼多數據,絕對不會是全部加起來便等於我們的總體重。

身體是由多種成分組成,但彼此並不完全互斥

再來我們多認識一點什麼叫「肌肉」。科學上的肌肉,又可以分成三種:

  1. 心肌(Cardiac muscle) - 構成心臟的肌肉組織
  2.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 附著於骨頭之上,可以自由活動的肌肉組織
  3. 平滑肌(Smooth muscle) - 構成其他內臟器官的肌肉組織
圖中由左至右分別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1 和 3 由於在體內、也無法意識性地自由支配,一般比較不被人提及。而骨骼肌,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運動,也是唯一可透過阻力訓練 / 重量訓練去增強的肌肉組織,故人們口中的「肌肉」,常常指的是三種肌肉組織中的骨骼肌,但也因為這個習慣,在這種身體組成的話題上便很容易造成誤解。

所以,當不管透過何種方式得知一個關於「肌肉」的數字-或許是肌肉重、也可能是肌肉率-我們都應該去確認這邊指的是「全部肌肉」,還是單指「骨骼肌」。不過平均來說,骨骼肌大約會佔全部肌肉的 60%。

「太過學術嗎?別關掉啦,我們要進入重點了」

有了剛提及的前置概念,接下來解釋就簡單得多了。為了讓一切理解更為直覺,我們直接用大家所熟知的「Inbody 測量表」上的數據來切入說明:

上圖直接擷取 KIMIKO 老師的測量結果,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幾件測量事實:

  • 體重:57.8 公斤
  • 脂肪重:10.8 公斤 ➜ 去脂體重 = 57.8 - 10.8 = 47 公斤
  • 水分:35.8 公斤
  • 蛋白質:8.7 公斤 ➜ 肌肉量 = 35.8 + 8.7 = 44.5 公斤

(補充:有些人會誤把蛋白質與肌肉畫上等號,但實際上蛋白質只是肌肉組成的一部份)

擷取的第二部份,我們則可以得知:

  • 體重:57.8 公斤
  • 骨骼肌:24.1 公斤
  • 體脂肪:10.8 公斤

兩張圖中體重與脂肪完全一樣,就不多作贅述。唯一不完全相同的資訊為:

  • 肌肉量 = 35.8 + 8.7 = 44.5 公斤
  • 骨骼肌:24.1 公斤

講到這邊,我們前面針對肌肉所講解的概念就用得上了。第一點中的肌肉量,理當指的是所有三種肌肉組織的總和;而第二點則是單純針對骨骼肌。

再進一步套用前面提及「骨骼肌大約佔全部肌肉的 60%」,我們可以算出 44.5 x 60% = 26.7,雖然和 24.1 仍有落差,但應該已經能解答原本大家疑惑的 「47.1 公斤肌肉」這件事。至於剩下的落差,一來可能是機器測量本身的誤差,二來原本的 60% 就是個約略值,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太過執著於誤差值似乎也沒太大意義。

好,解釋了以上這些,我們應該可以回頭針對前面 6 個爭議點來一一解答了

1. 當我小學數學被當? 56.9 ≠47.1 + 10.6 + 34.1 啊!

如同前面提及,這些組成並不完全互斥,水份原本就被包含在肌肉與脂肪中,不該作二次加成。

2. 我知道水分其實被重覆計算了,但就算 47.1 + 10.6 也不等於 56.9 啊 =..=

擷取自 KIMIKO 老師第一篇文章

這邊其實有兩個說明點。一個是 56.9 其實是 KIMIKO 老師自己手誤,看第一篇文的另一張圖(如左)就知道其實應該是 57.9。

有些人會問:「即使如此,但 47.1 + 10.6 也不等於 57.9 啊」。我的解讀其實很簡單,就是這台機器很笨,不懂人類挑毛病的習性,47.1 與 10.6 兩個數字是分別去測量的,但卻不懂得做一個呈現前的最終校正(譬如它只要兩個數字都增加個 0.1 就沒爭議了)。嗯,所以我說機器很笨。

3. 好好好,就算這兩者相加相等,啊你是沒有骨頭逆?

道理同爭議 2,就是個笨機器。對於有興趣的人,可以回去看這台機器所測量出的「去體脂重」與「肌肉量」數據竟然只相差 0.2 公斤,這擺明是要讓人提出「啊骨頭勒?」這樣的問題,我就也不再贅述它有多笨了。

4. 脂肪量 10.6 KG?強者我朋友身材超好但還是有 18% 的體脂欸

這邊要注意的是單位。其實如果認真根據本篇文第一張圖的數據去計算,KIMIKO 老師的體脂實際為 10.6 / 57.9 = 18.3%,說實話並不是一個多誇張的數字,正好在女性標準值 18% - 24% 的邊界。至於視覺上你是否相信她 18.3%,那就比較偏主觀意見,我也就不多加評論。

5. 肌肉量 47.1 KG?難道是傳說中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神力女超人?

其實在前面提及「骨骼肌」的部分就變相解答這題了。這邊的 47.1 包含了所有三種肌肉種類,但如果單看骨骼肌,那就大概落在 47.1 x 0.6 = 28 公斤上下。雖跟 Inbody 所測得值仍有 3 公斤多的誤差,但至少也不是原本預想的那麼誇張了。

但必須說,即便以 Inbody 數據為準,KIMIKO 老師的骨骼肌率也高達 24.1 / 57.8 = 41.7%。以一般男性約 32% - 34%、女性約 28% - 30% 的標準來看,不管怎麼看都是有點過高,所以對此數據我保持懷疑。至於懷疑的方向,以 Inbody 這麼專業的機器來看,似乎最有可能動手腳的,是在身高上面偷偷灌水,經過自己的實測這樣的動作確實會降低體脂率與增加骨骼肌率。但畢竟這也純屬猜測,實際情形除了當事人我們也無從得知XD

6. 兩篇文章的數據有落差,這是作假吧?

這反倒是最好解釋的了。其實所有測量一定都有誤差,即便像 Inbody 如此昂貴的機器,每次測量還是可能因為諸如剛起床、剛運動完、剛進食完、甚至是剛喝完酒等不同的身體狀態,而測出不同的結果,所以這些數據都是參考即可,倒也不用太執著於單次的測量數據上,取一個長期的平均值或許還準確一些。

解說到此,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各位更能了解這些爭議點了呢?

個人觀點

對於文中提及的主要兩位公眾人物其實我一直都沒特別的喜惡,但如果非要我對這整件事做評論,我的看法是 KIMIKO 老師好歹也經營體態管理好幾年,沒理由對這些數字與名詞無知到這種地步。就我看來,最初的那張圖只是想要透過一些文字的操作創造話題性,但她應該完全沒預料到會引起這麼大的論戰。好死不死肌肉率這種東西又是重訓界、營養學界都非常在意的點,當一些像是館長這種 KOL 出來評論後,就更進一步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與圍剿。此外,KIMIKO 老師後續的危機處理我也認為不是處理得很恰當,導致此事件有種一發不可收拾之感。

而就如以往同所有爭議事件,事情演變到最後不意外的開始越來越多不理性的評論、甚至人身攻擊,不然就是正反兩方開始狂抓對方語病強加攻擊,加上媒體的恣意渲染,最終也讓焦點漸漸模糊。

但如果把事情拉回本質來作探討,讓更多人可以藉此機會去了解關於身體組成更多的知識與正確觀念,或許也不是件壞事啦XD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請不吝給予掌聲,當然也歡迎轉載分享。也希望我的文章也能幫助到更多在瘦身之路上剛起步、或是遇到瓶頸的人,更有動力、也更有方向,然後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體態。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我會盡可能回答如果單純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些幫助,請給我 10-30 個拍手;
如果你因為這篇文章而有了任何飲食上的改變,請給我 3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 我的 FB 粉絲專頁:飲食科學家 Alex

★ 我的官方 IG:sci_food_alex

★ 我在 Hahow 的完整瘦身課程: 瘦身營養學:用科學飲食邁向理想體態!

註:如果沒使用過 Hahow,歡迎使用 這個連結 註冊,可獲得 $300 首購優惠

--

--

Alex Chen

台大資工所畢業,努力成為一個不務正業的斜槓青年,創業/前端/PM/新創/共生/籃球/街舞/詞曲創作/飲食科學家,能斜的全部斜起來,並持續增加自己的 slash。相信 Impossible is Nothing,要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證明沒有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