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漢堡排

livinru
4 min readFeb 18, 2019
1/60s, f4, iso400

很久沒做我的拿手菜漢堡排,這次綜合了幾個改進重點以新姿態強勢回歸!改版後的漢堡排口感及味道都比之前好,隨便亂調的偷懶醬汁也意外美味。以往我做漢堡排都愛把它拍到很結實,不容許一絲空氣殘存在肉排中(大概是壓力太大),現在我放下了,很節制地來回拍打十下左右收工,煎好後口感才能維持在軟嫩的狀態。我的漢堡排配方以Masa老師的食譜為基礎,再根據自己的習慣調整。

手作漢堡排(四人份)

  1. 牛絞肉一盒+豬絞肉一盒(通常加起來差不多450~500g左右),加入1%「重量」的鹽及適量黑胡椒抓到有黏性(鹽加的時候會覺得看起來好多有點怕怕的,但相信我,鹽一定要加足,否則嚐起來會沒味道)。Masa的食譜有特定的肉比例,但超市或市場不可能買到剛好的份量,照著比例量一定會剩下很尷尬的份量,像是35g這種不知道可以拿去幹麻的絞肉,所以我都嘛直接牛豬各一盒給它催落。
  2. 加入炒過放涼的洋蔥半顆或一顆(看你喜不喜歡吃洋蔥啦),抓勻。
  3. 加入麵包粉30–40g、牛奶80–90cc(麵包粉先泡入牛奶中讓它吸飽水分)、蛋一顆,抓勻。
  4. 分四份稍微塑形後,來回拍打十幾下讓空氣排出。
  5. 中火下鍋煎到單面上色,有焦焦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就可以翻面,轉小火加蓋煎6分鐘。
  6. 打開蓋子輕壓漢堡排,若流出的肉汁是白色/透明表示裡面熟了,確認一下兩面是不是都煎到自己喜歡的顏色,OK即可起鍋。
  7. 原鍋的肉汁和油加入醬汁煮滾,淋在漢堡排上。

偷懶醬汁的配方是豬排醬、番茄醬、糖和水,調勻後倒入剛剛煎漢堡排的鍋中煮到稍微濃稠,比例可以隨自己喜好調整。如果可以買到HEINZ的demi-glace sauce,我也很推薦可以用它來搭配漢堡排喔,稍微加個炒過的蘑菇進去煮一下就很美味了。

因為懶得洗炒菜鍋就用平底鍋來煎蛋,可是用平底鍋蛋白都會亂流導致形狀醜醜的,請問這題除了用煎蛋模外還能怎麼解?不過雖然外型不佳,用平底鍋煎的太陽但熟度比較好掌握,鏟起來也不怕破掉(我的畢耶炒鍋很會黏鍋,油要下超多)。

本日使用沖澤真紀子的手繪花盤,本來擔心盛裝食物後會因過於凌亂而無法顯出它的特色,結果證明我想太多了,美盤不管怎麼用都很美。希望還能有機會入手更多沖澤小姐的植物系列作品。

老實說,在鑑賞手繪食器時我常常疑惑美與醜的界線在哪裡,例如幾位在主婦界很紅的人氣作家,我每次看到他們的作品時腦中都會自帶「Are you kidding me?」的音效,此時就很能體會每個人的喜好差距如此之大。

1/125s, f2.8, iso250

這天一開始是拿60微出來拍,但太陽蛋和漢堡排醬汁都非常難對焦,搭配上手震之王60微簡直是災難一場,後來只好換80微出來繼續拍。佈光方面我還是很不上手,總覺得光線看起來很「平面」,沒有主菜吃到spotlight的感覺,不曉得要怎麼改才好,好苦惱。

最近赫然發現Photoshop裡有濾鏡可以套(平常都只調色階、曲線和色彩平衡),稍微玩了一下覺得看起來似乎不錯?可是內心又認為套了濾鏡就無法顯示出食物真實的質感,這也是我在修圖上一直很兩難的地方。

上面那張套Analog濾鏡,不知道哪張比較好?
1/125s, f5.6, iso800
1/125s, f2.8, iso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