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網飛)崛起與發展歷程(上)-Netflix如何而來

Logan
12 min readJan 6, 2019

--

前言:這一陣子Netflix所出的 Black Mirror在網路上興起了一陣炫風,雖然還沒前去欣賞,但Netflix的火紅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所以在上個月前,我就開始閱讀這家新創發展的一些過程,因此買了NETFLIX:全球線上影音服務龍頭網飛大崛起。看完以後,趁著這股風潮,想說來寫寫這家公司的發展史。其實要講Netflix的發展,應該可以說很久,畢竟光是Netflix和百視達的恩怨情仇,都可以拍一部商業紀錄片了。

因此我想將這個主題預計分為三篇文章,分別是Netflix 怎麼而來、Netflix 如何佔據整個影視娛樂市場,以及Netflix對電腦科學帶來的影響,希望大家在讀完以後可以更了解這家只有宅宅會使用的租片平台,變成如今引領世界娛樂趨勢的科技公司。

#0.5 淺談Reed Hastings 與 Marc Randolph

Reed Hastings 本身是電腦科學碩士出身,並在創立Netflix前就已創辦了Pure Software,兩年後收購了Atria Software,但過了不久被Rational Software 所收購。被收購後,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思考如何避免犯下同樣錯誤於下一個新創。整體而言,Hastings的個性較為理性、冷靜,也善於規劃商業計劃以及組織架構。

Marc Randolph為地理相關出生,在畢業後進入行銷和公關產業。在工作時逐漸發現直銷郵件排版的重要性,並漸漸發現如何改變版面、內容和顏色以刺激銷量。同時Randolph也在他的工作經驗中慢慢得到企業與客戶關係的重要性。在被Pure Atria(Pure Software後來收購了 Atria Software) 收購所待公司後認識 Hastings,藉此結下緣份。整體而言,Randolph的個性熱情及健談,善於和他人表達想法及觀點。

Netflix 共同創辦人,圖左為Marc Randolph,圖右為Reed Hastings (圖片來源)

#1 Netflix成立原因

Photo by freestocks.org on Unsplash

對於Netflix成立原因,至今仍眾說紛紜,但共同創辦人Reed Hastings 於2009年於《財星》雜誌(Fortune)所述是目前對外的一致說法。

「 Netflix的創始來自於1997年,當我要對於《阿波羅13號》支付大約40元的逾期違約金之時,我記得這筆金額,因為它讓我感到十分困擾,在那時仍然是VHS(錄影帶)的時代,然後這讓我想到這裡有一個很龐大的市場。所以我開始調查電影租借郵件服務的點子。我並不知道 DVD,然後我的朋友告訴了我 :『 DVD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此時我跑向 Santa Cruz的 Tower Record唱片行,並且用信封袋裝起幾張CD片,最後寄給我自己。這是大約 24小時的過程,郵件便寄到了我家,我收到並打開我的信封發現它們完好無缺,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過程」- Reed Hastings (原文連結)

僅管這個說法形成Hastings 一致對外的說法,然而另一位共同創辦人 Marc Randolph 卻認為《阿波羅13號》的違約金事件,只是Netflix創建的簡化故事。只是為了將整個冗長艱辛創業歷程,濃縮成一個簡單扼要的故事,避免不必要的解說。不過,不論是否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我們必須承認當時的這個想法在Web剛興起的時代是十分前衛。

在這本書中也有提到關於Netflix創辦的故事,其實整個的創業過程來自於來自於Randolph,Randlph在1997年就有想要進行創業的計畫,他把當時在美國火紅的電子商務作為創業主題,希望能夠在網路上賣點東西,因此他找了大量的產品類型,希望找到輕便的產品且能和網路行為相關,並和Hastings 進行討論。於是,在眾多主題之中,他們考慮了線上影片租借或電影銷售的領域。大家可以先想想在當時的背景網路商店已經被Ebay佔據,在圖書業務上又有個Amazon。除此之外,當時租片業龍頭-百視達和好萊塢影視因為線上租片會搶奪實體店面的業績,因此對於線上影片租借並不感興趣。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影片租借確實是一個好選擇,他們便決定了要趕緊進入線上租片的市場。

VHS 錄影帶,當時百視達是租片業的龍頭 (圖片來源)

決定進入線上租片業之後,他們開始研究許多問題,希望能夠打造一個租借服務,這個服務能讓我們把貨寄出去,並且再請其他人把貨運回來。然而,後來因為VHS(錄影帶)的寄送成本和庫存成本過高打消了這項念頭。

只是過了不久,他們便發現市場上有一個新興的影像格式-DVD。DVD的發明不用再用盒子進行錄影帶包裝,而是一個輕巧的信封袋便可以寄送郵件,這解決了在寄送中成本的問題。在經過測試後,確實也能毫髮無傷的寄送到指定地點,至此他們已經知道他們的想法是可行的。

於是,他們便開始進行創辦公司的工作,過程中涉及到許多問題,包含如何說服客戶使用這個網路服務而不是實體店面、尋找公司賣點以及分析對手的財務報告和經營模式。逐漸地,他們發現到他們必須建立一個友善的使用者介面,結合簡便的訂購流程並建立與客戶的情感,當客戶使用這項服務便能發現這是專門替他設立的線上影片商店。

至此,這個公司便是瞄準著當時美國娛樂界的弱點的網路娛樂公司。

#2 為何稱Netflix

團隊一開始在創建公司時,團隊認為公司名稱應該有兩個音節,第一個與網路有關,另一個則與電影有關。於是他們從這項基礎進行發想,曾經想過的包含Directpix.com、Netflix.com和eflix.com……等。

其中最後做出的決定就是Netflix,Net代表著網路的Internet,Flix則是Flicks的一種縮寫,也是英文中電影的同義詞。他們使用大寫字母,其中大寫的F強調著和電影的關係,並且搭配紫白相間的畫面(第一代的Netflix)。

Netflix 剛開始的Logo (圖片來源)

#3 起初商業開發歷程

一開始Netflix的理念便是建立一個友善的使用者介面,結合簡便的訂購流程並建立與客戶的情感,當客戶使用這項服務便能發現這是專門替他設立的線上影片商店。

由於團隊一開始完全沒有在租片領域的工作經驗,團隊四處向各界詢問問題。他們找了Mitch Lowe(現為MoviePass的CEO), Jim Cook(現為Mozilla的CFO)…等。

Lowe擁有自己出租的連鎖店,又有架設網站的相關副業,同時又是VSDA(美國影像軟體業者協會)的主席。他觀察了顧客在影片出租店的消費行為,如:興趣所在、哪些影片可以滿足需求和一片影帶要租幾次才能賺回本…..等。

Jim Cook則是在購物網擔任財務及營運副總裁,因此具備營運經驗,同時點出營運時可能會需要的問題。

整體來看,他們最早的商業模式來自於使用者在網路上下定訂單,人員收到訂單之後從倉儲找到DVD,最後再將DVD包裝成信封,透過郵遞系統將DVD送給使用者,使用者一旦看完後,再將DVD寄回。

  • 軟體

Lowe定義了部分網站基本功能,如:影片簡介及搜尋系統,最後Lowe也加入了Netflix的開發。同時,其他成員也打造了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流程,並加入搜尋時所需要的提示字功能、推薦系統。

Netflix的創始網站(圖片來源
  • DVD倉庫

由於當時公司的辦公室曾是某銀行的分行,因此Hastings也將銀行的金庫作為公司營運時放置DVD的倉儲。倉儲的擺設也是很重要的關鍵,Cook經過測試後也發現最有效的配置便是迷你版的百視達門市:DVD放在玻璃信封中,掛在牆上的板子和房間中央成排的貨架,這樣的佈局使得他們可以在短時間找到影片並包裝進郵包中。

  • 郵件的運送方式
Netflix最原先寄送DVD的包裝 (圖片來源)

Cook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到郵局擔任業務主管,了解美國的郵件配送系統,畢竟要透過郵件寄送DVD,了解郵遞業務是十分重要的。他也和同事請親友進行測試了解這項配送服務是否能讓DVD在往返過程中不受傷害、不被蓄意拆開郵件。最後,Randolph發現一種「跳躍發貨」法,就是按照區域分配袋子,並直接將運送的包裹送到郵局碼頭,在由郵局進行最後的配送,送達目的地。

  • 訂購方案

最初的計畫主要為民眾進行選片,並比照當時VHS(錄影帶)的費率 — 四美元加上兩美元的單張光碟運送費,每增加一張外加三美元。租片的人可以保留七天,然後以郵資己付的郵件歸還。如果喜歡某個片子可以以七折進行購買,這也是當時所有零售店無法提供的一項顧客服務。(不過當時DVD仍屬起始階段,也因此大多都是老電影)

在一開始草創之初,Netflix也透過許多行銷優惠方案吸引許多新客戶,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卻也帶來了他們的虧損,究竟他們如何逆轉和逐漸霸佔市場,就將由下一篇文章向大家進行說明了!

#4 參考資料

本篇參考書籍 (圖片來源)

#5 參考書籍連結

--

--

Loga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 in CSIE. Share about what I learn in CS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