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與上司的溝通成本:讓你表達更順暢的 3 個應用情境

MH
9 min readJul 16, 2018
source:pixabay

從 2016 年初算起,在新創公司也混了兩年半,而新創公司多半都以「組織扁平化」著稱,不論是我的前公司還是現任公司,大多時候我的直屬主管就是老闆 / 創辦人,所以我想分享一下跟老闆溝通的秘訣;但不只是老闆,本篇文章的溝通對象泛指「一群忙碌的上司」,因為根據我的觀察與親身經歷,他們對我們這些下屬的要求與期望不外乎就是下文中會提到的這些,所以,繼續往下看吧!

基本溝通要素- 5 w 模式

還記得大學時期的第一堂傳播學,老師就教了一個學者的一個理論(我完全忘記該學者名字與理論名字,剛剛 google 後才知道),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提出了〈5 w 模式〉:

who(誰)

say what(說了什麼)

in which channel(透過什麼管道)

to whom(對誰說)

with what effects(產生什麼效果)

我們拿生活中的情境來舉例就好,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快知道「溝通」這個過程中的要素。

你今天要約朋友去吃晚餐,你一定會需要一個管道來詢問他有沒有空、要不要跟你去吃某家餐廳,你想要知道的結果就是「這禮拜天晚上 7 點去吃 xx 餐廳,好嗎?」。

然後接下來你會思考:要用什麼管道問他好呢?是直接問他?還是用 fb 私訊?還是 line 他?或者更古老的打電話、傳簡訊……你想要的一定是「你最方便,且最快可以找到對方的方式」。

這整個流程歸納起來,也能套進上面說的 5 w 模式:

who(誰):你

say what(說了什麼):約晚餐

in which channel(透過什麼管道):用 line

to whom(對誰說):朋友

with what effects(產生什麼效果):朋友回覆 yes or no

同樣地,當你要把東西交給老闆,或者有東西想給老闆討論時,也可以遵循這個模式。我們可以先把「who(誰)」跟「to whom(對誰說)」這兩個變因拿掉,因為他們是固定的,就不用特別討論。

所以就剩下三個變因:

say what(說了什麼)

in which channel(透過什麼管道)

with what effects(產生什麼效果)

基本溝通原則

在實際舉例前,還有 3 個基本原則可以一併分享:

1. 言簡意賅

基本上,上司要管的人比你多,要管的事情也比你的層級更複雜,所以回報事情一定要言簡意賅,不要繞圈子或支支吾吾或鋪陳一堆,掌握上面說的 5 w 就好,學會節省彼此的時間吧!

2. 先講結論

延續以上,上司很忙,請務必顧及彼此的工作效率,所以當你要請示或回報,可以開頭直接說「想請你看一下 xxx 文件,我已修改過,今天想交出去」,讓主管知道「你為什麼要找他」以及「他需要做什麼」,他才能更快速回答你。

3. 封閉式問題

再重申一次:上司很忙,就算他不忙,你也得假設他很忙,因為這樣你才能學會如何效率辦公。

所以與其問他:「你覺得還要做什麼修改嗎?」,不如告訴他:「我覺得這個提案還有三個地方可修改,我列在簡報裡,你參考看看」,讓上司有一個修改依據,也讓他知道你的想法、趁機適時展現自己的能力,畢竟,如果什麼都要靠上司,他怎麼會看到你的潛能呢?

訊息架構

掌握 5 w 和基本溝通 3 原則後,我再提供一個訊息架構與三個情境,基本上這個訊息架構是「基礎萬用版」,可以用在任何情境,不過可能會需要做些小修改,所以我會再分開講解你該怎麼進行溝通。

(1) 說明來意(為什麼你要找他)

(2) 告知內容(比如告訴他你做了哪些修改、跟上次不同處在哪)

(3) 告知下一步(比如告訴他接下來應該要做什麼、需要他回覆什麼)

(4) 壓死線

三個情境

1. 期望效果:讓老闆知道專案進度

這算是相對容易的,你只是要定期回報進度讓上司安心,那訊息架構大概就是:

(1) 說明來意(為什麼你要找他)

(2) 告知內容(讓他知道你目前的進度)

(3) 告知下一步(讓他知道接下來你會做什麼)

(4) 壓死線(讓他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再跟他對進度)

所以實際上的訊息會長這樣:

hi xxx,讓你看一下目前跟 xx 的合作進度

我目前已經整理好 a.b.c 三件事,接下來會弄 d.e 兩件事,預計這週五再把簡報給你看,若有問題再跟我說,感謝

不只是告知進度,也讓他知道你接下來的規劃,作為下屬,就是要讓上司放心,所以能「主動告知進度而不讓主管催促」是非常重要的

2. 期望效果:得到老闆的意見和想法

這是我覺得最麻煩的一個階段,也就是案子已經起頭了,但還無法收尾,還在最需要腦力激盪或他人反饋的時機點。

基本上的溝通架構可以沿用上面所說的:

(1) 說明來意(為什麼你要找他)

(2) 告知內容(讓他知道你做了哪些功課、目前進度到哪)

(3) 告知下一步(讓他知道你接下來要做什麼、需要他回覆什麼)

(4) 壓死線(讓他知道他什麼時候要回覆你)

情境大概是這樣:你的公司想和某電商平台談合作,不過還沒有討論合作形式和時間點,而你目前已草擬一些方案,想請上司給建議。

hi xxx,想請你過目一下跟 xx 的合作提案

我目前覺得可以有 3 個合作方向:facebook 文章互相導流、ig 圖文合作、官網會員加購送,合作方法和預估效益細寫在下面,今年 Q4 都可以執行並上線,再麻煩你看看有沒有偏好哪種方式,麻煩這週五中午前回覆,我再寄給對方,謝謝

不過,因為你現在需要的不只是「yes or no」,你還需要他的意見,所以我再把上司分為這三類:

(1) 什麼都 ok 類

ok,這就是真的很 ok,他就是等你回報進度,要動腦?你自己去動;想不出來?你自己去想;客戶不回你?你自己去催。

這種主管不會妨礙你,但也不會幫助你,你得自立自強,對付這種主管很難也很容易,難是難在如果你對公司所屬產業或工作內容很陌生,你會迷路很久;但如果你已是老鳥或有很多想法,你就有很多發揮空間。

至於跟他溝通?他什麼都 ok,那你真的也不用太費心去想要怎麼溝通了,因為他根本不在乎;所以建議用上面的溝通架構即可,你該做的都做了,他如果哪天突然興致來想跟你討論,看完訊息也會知道該怎麼做。

(2) 什麼都不 ok 類

這當然就是很不 ok,不論是你的想法真的太不 ok,還是主管為人很機車很不 ok,如果你做什麼都被打槍,而你又自認沒那麼糟,或許就真的是碰上上司刻意刁難了,這個我愛莫能助,不放在這篇討論。

至於跟他溝通?他什麼都有碴可找,你就盡力做到該做的,反正不管怎樣他都可以刁;這邊也是建議你用上面的溝通架構即可,你該做的都做了,能避免被找碴的部分都避免了,如果還是被刁,只能說就是躲不掉了吧。

(3) 已讀不回類

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想法,因為他根本不會回你!你 slack 連傳三次了,他只回個 ok 的 emoji,然後還是沒有回音;你直接到座位旁催他了,他也說 ok,結果等到下班還是沒回音。這種真的超~~~煩,真的是寧可被他打槍,也不要被已讀,因為這樣等於進度停滯。

這邊建議你除了用上面的溝通架構,最後面可以再補上一句:「如果沒有回覆,我就先以這份寄給對方唷,因為對方蠻急著要,目前團隊也確認過時程都沒問題,早點寄出就可以盡快得到對方的想法。」

也就是明示暗示兼指示告訴上司:「你如果 xx 前不回答我,我就直接寄出了。」這樣可以適時施壓,避免時程因上司而延遲;萬一上司真的沒回,哪天才突然想起甚至質問你「為什麼不先問過我意見?」,你也有個書面文件可以作證。

3. 期望效果:老闆說 yes or no

這個情境通常是這樣:你已經接獲一些指令,過程中也和老闆對過幾次進度,現在成品終於出來,想要請老闆「過目」,而且你心中期待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畢竟都對過那麼多次了!),也就是說,與其「等老闆說 yes or no」,你更希望的是「老闆說 yes」。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用的管道是文字 > 口頭,一是覺得文字比較清楚,可以完整表達、不會被打斷,二是覺得若直接當面報告,一般人很難直接跟你說好或不好,他們會需要時間思考,而文字表達剛好能作為一個緩衝,讓他們好好評估。

若要用文字溝通,一般來說,我會採用內部通訊軟體--比如 slack > email,因為 slack 夠即時,能確保老闆一定有收到--雖然他是否回你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但你要做的當然不是直接把規格書或提案傳給老闆,然後說:「再請你看看」,這樣你永遠得不到自己要的答案,因為你的表達爛透了(恕我直言,但這樣真的很~~~爛)。

你想要得到老闆 say yes,當然就先得取得他的信任感,讓他覺得「哇你好像把細節都顧好了,那我應該沒什麼好擔心的!」,所以訊息架構會是這樣:

(1) 說明來意(為什麼你要找他)

(2) 告知內容(讓他知道你做了哪些修改、跟上次不同處在哪)

(3) 告知下一步(讓他知道你接下來會做什麼、需要他回覆什麼)

(4) 壓死線(讓他知道他什麼時候要回覆你)

情境大概是這樣:你的公司要和某電商平台談異業合作,先前已經討論過合作形式和時間,現在細部的排程出來了,要請老闆確認。

hi xxx,想請你過目一下跟 xx 的合作提案

上次已經討論過合作形式和時間,現在我把 facebook po 文的時程和內容都擬出來,設計師和社群小編都說 ok,就等你確認,我就可以把提案寄給對方了

要麻煩你在明天中午前回覆,我會再寄給對方並 cc 給你,謝謝

這樣子,「基本上」老闆就會很清楚知道目前進度、你需要他幹嘛、他何時須回覆你。

綜合以上,你可能已經看出我一直強調兩件事:效率 & 表現,「和上司溝通」這件事不只要顧及工作效率,也是你可以趁機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當你很會摘要、很會整理進度,能夠言簡意賅地回報給上司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表現自己」了--你必須讓上司知道,你不只是很有效率、做事很有系統性,你也得適時表達自己對於工作內容的想法與觀點,甚至製造和上司討論的機會,這樣才真正有達到「溝通」,而不是成為上司的傳聲筒或工具人。(至於要如何成為一個「有想法」的人,下篇文章會提到~)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