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嫉妒、羨慕,還是盲從?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MH
6 min readApr 4, 2019

何謂理想生活

在談「你到底想要什麼」這個有點空泛的主題之前,不如先換個方式問:你對所謂的「理想生活」,有一套衡量標準或某種具體想像嗎?

我沒有。應該說,我原本沒有。但我用刪去法一一把自己不喜歡的元素從生活中排除,然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舒適圈與喜好,最後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

source: pixabay

但是,我並不會說我的生活過得多好多完美,因為生活從來沒有一個絕對值的好或完美,只有「適合」或「不適合」,所以我只是認為,目前我的生活很適合我在這個當下想要的樣貌。僅此而已。

在談「理想生活」之前,我想先把所謂的「理想」分為兩種定義:

1. 相對的:

也就是比較而來的。

比如你的工作雖然不至於非常規律,偶爾還是要加班,但不用加到半夜或週末,可能多留個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或者你稱不上錦衣玉食(對,我突然在此用了一個很老派的成語),但看到政府公布的平均薪資,你暗自慶幸自己還是多領了那麼一些些;又或者你雖然煩惱自己買不起房子,但至少你不是北漂遊子,而是寄生在父母親早已繳清貸款的台北市的老公寓中。

這些都是所謂的相對值,講更殘忍一點,就是「你雖然不是第一名,但絕對人比你更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 絕對的:

我以前很羨慕那些「有想法」的人,他們知道自己高中要選一類還是三類、大學要念什麼系、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我以前並不是這樣的人。我想對這樣的人來說,他們的腦中就是有一個直覺告訴他們自己要什麼。

不過這類人不在本篇文章討論範圍,先跳過。(對,我很不負責任地結束了這段)

那些過著理想生活的朋友們…

延續上面說的,如果你對自己的理想生活還沒有想法,那或許你可以看看周圍的人都怎樣過生活,然後篩選或定義出自己比較偏好或比較有感覺的選項。

這邊也記錄幾個朋友的案例作為分享。(以下並非 100% 真人真事,而是綜合很多朋友的故事於一身)

朋友 A:規律的小螺絲釘

他在一家上市櫃公司工作,由於工作類型偏向行政,不太需要加班,所以工時就是朝八晚五,下班就真的是下班,line 不會有人煩,工作節奏也不快。他喜歡這樣的規律生活,也很確定自己就是想當個大公司裡的小齒輪,那種會在職位描述中提到「完成主管交辦事項」的工作,就是他一心嚮往的。

而現在這份工作的內容,他並不完全擅長。我問他:「喜歡這份工作嗎?」他說,雖不討厭,但也不到非常喜歡,不過因為公司提供不錯的年終與福利,讓他即使想離職,也狠不下心。

朋友 B:燃燒事業心(與肝臟)

朋友 B一路以來都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偏偏這類型的工作很燒腦、很有挑戰性,很不幸地,加班也是常態。他每天都加班到八九點,週末還要在家「自主」加班,手機也得 on call,所以他一直都沒空好好陪另一半,也沒空經營自己的生活。

我問他:「在進入這個產業前,難道不知道這個產業的真面目嗎?」他當然知道,但知道跟真正體驗是兩回事,他又說,而且做起來就是有興趣呀!或許就是「愛到卡慘死」的寫照吧?

朋友 C:甜蜜頂客族

朋友 C 跟論及婚嫁的另一半一起租房子,每天可以一起吃早餐、一起上班,各自度過八小時後,下班再一起吃晚餐,週末又一起出去玩。他們各自都有一些朋友,但不常約出去,還是以兩人世界為主。

我問他們:「天天在一起,不會膩嗎?」他們說還好,回家就各自躺在床上滑手機,也不一定要聊天,反正相處久了也習慣,那種沈默是自在,而不是尷尬。

朋友 D:快樂的曬嬰魔人

朋友 D 是對經濟無虞的小夫妻,育有一子。由於兩人都還有工作,大概誰也不想在家當全職媽媽或爸爸,所以白天得找保母幫忙帶小孩,有時候則放在另個城市的爸媽家,一下班就衝回家顧孩子,爭取相處的時間。

到了週末,夫妻檔會帶孩子一起出去玩,生活的一切以小孩為主。偶爾孩子生病了,爸媽得輪流請假照顧,或者孩子早上鬧脾氣,捨不得跟爸媽分開,其中一人也得請個兩小時事假,耐著性子跟孩子道別。

我的理想生活?

上面說的這四種生活方式其實都很普遍,也有可能變出各種排列組合(比如有小孩又要加班……),我想說的是,這四種方式對任何人而言一定都各有優缺點,端看你怎麼取捨。

我常聽到朋友說「很羨慕」、「很嫉妒」…….,但我想問的是,你的情緒是出自於不甘心的「為什麼他有,而我沒有」還是盲目的「我看到他有,所以我也想要有」?但不論是哪種,我覺得在表達這樣的情緒時,其實可以多想一下:你真的想要這一切嗎?是「一切」喔,意指:他的好與壞,你都得全盤接收。

舉例來說,你不能只是羨慕明星的財富,然後不想承擔他們每天被媒體追殺的壓力;當然你也不能只覬覦老闆的權利,但不願擔負他身為公司負責人的責任;又或者你嫉妒某某部落客的業配價碼,但懶得學剪片或耕耘社群經營。或者,你羨慕富二代含著金湯匙,但你忘記你必須承擔在大家族或上流社會的眼光或社交關係。

說了這些有點澆冷水的分析,但我覺得這並不是憤世嫉俗,而是看清現實。說更白一點,反正我們現在已經是「我們」了,又何必花時間去嫉妒或羨慕呢?不如把這個精力用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狀態。

回過頭來討論上面的四個故事吧。

比如 A 不用加班、沒有工作壓力,但如果是我,我又追求著那麼一點工作上的挑戰性,我並不想只當個小螺絲釘。又或者 B 的工作內容很有趣,但工作多到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這也不是我願意的。

坦白說,A 跟 B 的工作類型我都試過,我覺得自己都不適合,在慢慢摸索與嘗試之下,才找到上一份與現在這份工作,不常加班,但同時也有一定的挑戰性與刺激感,我認為這對我而言是最好的平衡點。

至於 C 的生活當然也不錯,很多時候還是會希望有個人陪,但朝夕相處卻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的;許多人也嚮往 D 夫妻檔能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小孩,在體力還好的時候陪著孩子成長,然而通常這時也是職涯正在準備晉升的黃金期,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或取捨,也是很困難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觀念很簡單:世上絕對沒有一個「最好的」生活方式,所謂「理想」也沒有一個絕對值,重點是:你自己想要什麼?有了什麼你會最開心、最興奮?哪些東西對你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並非絕對必要?哪些東西是你非要不可,願意努力去追求?

雖然這聽起來很老套,但我相信所謂的「理想生活」一定是等價交換,而且是更殘酷的那種: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然而你付出了什麼,卻不一定能得到等值的回報。

所以,你想要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你認為自己付出足夠的努力(不論是金錢、時間,還是精力)去追求它了嗎?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