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UX雞蛋糕-(橙黃橘綠班)-一腳踏入UX潘朵拉盒

Maggie Liu
6 min readJul 6, 2019

--

圖源:UX、UX、雞蛋糕(橙黃橘綠班)

我是一個工業設計師/會寫測試腳本的DQA/UX麻瓜

一切都起源於我的DQA工作一腳踏入對UI認識,因著工作的需要開始寫這測試腳本,在寫的過程中不斷發現 app/Web點擊流程中產生 了莫大的疑問,這個疑問從問起UI設計師→SW工程師→PM→QA部門主管→RD主管,"得到的結論是因為公司想這樣做",然而這過程下來大家就這麼接受不再去探討流程其實發生了問題。

我開始質疑我的測試腳本寫的意義在哪裡,在沒有人討論的狀況下一切就這麼走下去,我開始質疑我的人生了…哈,於是我開始搜尋UI相關資料並且發現UX這個名詞,從網頁資料搜尋一直到FB我跌入UX深海裡,資料多到不知從何起手,無意間我發現了 "UXUX雞蛋糕 "我認識了 Mina老師大大。

2018年我上了這3堂緊湊為時24小時的課程,大大拓展我對UX了解。

2019年我成為這堂課的助教,變相等於再一次上了這堂課,學習了當跳出這整件事情的框架時,我的思維和想法整個大大改觀,並將整件事情看得更透徹了。

以下為我上課的心得和小組的作業探討記錄,如果想要知道課程內容及更詳細資訊,請關注Mina老師未來的課程訊息!

課程講什麼?

還未上課前老師就出了一些作業,的確在這個作業中無形間默默開始會觀察環境一些小細節,而這些細節慢慢的會去做思考並加以把整件事情做串聯,後來想想原來這就是UX起頭-"思考"。

由於這門課程中主要是快速建構出可測試原型,訪綱、使用者訪談、游擊測試…等方法實作為主這三天課下來一點都不輕鬆,真的要睡飽......,和組員討論的凌晨1-2點多都是正常的。(再次謝謝神級隊友)

雖然課程老師有發講義,但很多重點和老師口述都是需要抄寫,筆記抄寫很重要(請自行重複3次)。 在講解過程中有時手腦會無法同步,第一次可能會無法理解為什麼重要,所以課後需要把這些重點重新整理趁著記憶還猶新將問題發問出來隨時可以問夥伴或Mina(護身符)。

第一週

課程講解:使用者經驗定義(需求)、訪綱、觀察法

實作:主題設定、競業分析、訪談計畫、人物誌

作業:使用者訪談、逐字稿

分享課堂上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

使用者需求必需"真實存在",要分手前首先你必須有個女友。

第一週課上的各種思考討論種種是為了瞭解我們我們要做的主題目標,並且建立共識,你必須站在使用者角度觀看整件事情而不是一個設計者,讓自己處在每一件事情與每個人中間,因此自己需要準備好倡研你的設計的正確,讓大家有充分的理由好好支持你的論點。

印象最深刻莫過於訪談,如何觀察使用者? 7%語言+38%聲音+55%肢體

  1. 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力–記憶是靠不住的,你能夠信賴的總是不及於你可以丟棄的(取自UX從新手開始),如實記錄並透過影片觀察。(錄影或錄音 ,最好有2人在場,一個是觀察提問,另一個是負責做記錄)
  2. 建議如果可以找到不認識的受訪者,訪談也許會更接近使用者真正需求。
  3. 注意使用者的小動作、語氣、以及臉部表情,這都是線索。
  4. 逐字稿最好當天完成。

第二週

課程講解:找出洞見、提取想法、設計議題、找出定位、介面模式

實作:拆解逐字稿、KJ法

作業:APP原型製作、游擊測試

KJ實際狀況圖

這是我第一次用KJ法深入去分析用戶跟洞見,當自己真正實際做的時候才知道,這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更發現逐字稿的寶貴,發現訪談樣本數也是大大的重點。(訪談樣本數要多啊,至少需要3~5份,討論起來才不會嚴重的卡關),在定義藍色那排主要關鍵字,大家已呈現腦死現象(為了關鍵字絞盡腦汁)。因為不只是單單想個 keyword,而是訂出一個主要關鍵字後,底下所有的用戶特點是否符合?可能會回推到逐字稿、訪談內容有沒有問得仔細、問得夠深。

1. 決定問題的主題並寫在卡片上

2.把卡片貼在牆上

3.把相似意見分組

4. 關鍵字製作:同一類的給予標籤

5. 分類後再檢視:共通性

6. 找出重要類別與排序

當這些問題做延伸之後,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在線框流程圖大綱盡量在課堂上討論完,因為回家後大家再做線上討論就顯得有點吃力,我們這組算是蠻有默契,會互相補足大家所沒有想到的部分。(有默契的夥伴不好找~)

線框圖流程討論

第三週

課程講解:易用性測試、專家評量、十大易用性原則、行銷推廣

課程實作:放聲思考法、資訊架構

易用性測試&放聲思考法(自言自語好難),算是更深入的測試所有流程,個人覺得這也是訓練主持人的談話技巧時間,因為我是主持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這部份真的需要多多練習,相對需要對自己產品有一定的熟悉度,才能夠應對操作者的想法。

另外,千萬不可以過度引導,測試者可能因而調整他的行為和觀點,並試圖獲得你的認同,或者是設計者內心想要的答案。

做原型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完整性,而是在於讓使用者完成一連串的操作,來不及做完的介面,其實跟操作者告知還再進行測試階段尚未實現即可,採取重點製作但介面流程一定要做好規劃。

雖然UX領域還是有很多東西要學,不過至少有踏出第一步!這是一個有精實的課程,學習是需要衝動的,跨出那一步真的不容易,真的很謝謝Mina心靈雞湯和知識上的解惑,整體對這課程只有推推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