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地方創生,理念與收益一石二鳥

群募新觀點

//創新事//

ho ho ho~你想拿到什麼聖誕禮物呢?但小編今天不跟你討論優質禮物的組合,而是要告訴你帶著「理念與行動」回鄉的青年,他們這份將注入家鄉蓬勃生機的禮物竟可以透過聚攏線上的群眾力量一起完成!

其實,行政院在今年5月甫宣布2019年是「地方創生元年」,期望透過官方的政策使青年洄游家鄉,延續每片土地的命脈。那先讓我們簡單整理「地方創生」能成功經營的三個條件吧~

第一:意識農村高齡與人口流失的問題

想解決現狀,必須深入認識問題本身,或許補足缺失的資源、保存或創造新的地方動能。

第二:願意發起行動的人們

無懼且不斷衝鋒陷陣的人們,讓計畫能從無到有、從規劃到實踐。

第三:外界資源支持地方價值

常說一個人走不遠,科技、貿易等產業都打群架,地方創生是社會的事,理當號召一群人參與。

回首一看,「資金」往往是支撐「理念」的重要支柱之一,舉凡非營利組織NPO,核心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或公眾關心、關注的議題或事件,但其收入和支出均受到限制,因此就需要一群人的資源積沙成塔。

「群眾集資」近年常是新創團隊建立、經營的發跡地。不過,與過去相比,這並不是新的資金籌措方式,不論是民國70、80年代的收互助會錢置產,還是集資買彩券,都是藉由一群人的基礎信任和認同來合作

對於地方創生來說,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也曾提到:「集資所帶來的參與感和信任,會是設計師、創作者或倡議者起步最有效的助推器。」

現今,地方創生的集資計畫除了透過網路科技的平台能快速曝光在虛擬社群中,群眾(粉絲)需要的不只是對於愛鄉有感覺或單純想支持青年,可能更是實質的收益,所以讓人投資在這項計畫,有了新名詞「權益式眾籌」純粹熱情贊助之外,還可以分潤,因此地方創生不是讓社會大眾一頭熱地資助人口、產業需要之處,而是能因為新型態的資本匯集,持續讓人參與計畫其中。

小編以前總覺得地方創生已經很不容易了,通常要先「生」再「創」,但近年募資平台發起這項為地方創生的類別,特別是都市的人們似乎也能在遠方實質地加入創生,讓自己的支持無限制的發揮,且期待將來能雙重收穫!

| 看完這篇⽂章你還想看:1.科技mix畜牧 智慧豬舍的進擊2.一杯咖啡的時間,帶你認識社會企業

--

--

Maker in College 大學新創平台

Hi 我們是一群NCCU政治大學的學生,我們創立的大學新創平台致力於研究新創公司、新創理念、新創方法的社團。|FB:大學新創平台Maker In College/ IG:maker_in_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