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屋:在匱乏裡的救贖--《張老師月刊》493期「一童作夢」

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3 min readJan 11, 2019

--

被遺棄在森林的兄妹分別象徵阿強的理性及感性。

鳥群究竟是指引還是紊亂?

阿強能否逃離巫婆的控制與慾望的迷失?

撰文/海苔熊、黃宗堅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覺得很空虛。」

阿強第一次和我見面的時候,坦承他大學這段時間都不斷地約炮,可是每次結束坐在床上抽菸,都有一種落寞的感覺。他坦承朋友都很羨慕他,魅力噴發、想要約誰就可以約到誰,但他其實覺得很迷惘,不知道自己在這樣的關係裡面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我總覺得,我是被丟下來的那一個」他說,為了避免這種感覺,所以每次約炮結束之後,他都會先離開旅館。

「如果我先把別人丟下來,這樣子別人就沒有機會把我丟下了,哈哈!很聰明吧。」

阿強父親經商失敗之後,家裡面的經濟重擔就由母親扛起來,母親一直告訴他,不要念書了,趕快出去工作,高中畢業之後就不會再養他了。為了賭一口氣,阿強真的從上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再拿過媽媽一塊錢,自己搬到外面住、脫離母親的控制。有趣的是,從大一開始堅持三份打工的他,每次約炮的旅館都要找高級的摩鐵,並且堅持付五、六千塊的休息費用。

「我不想要像那個沒有用的王八蛋一樣。」阿強說,雖然父母沒有離婚,不過爸爸很早就在這家裡面「沒有聲音」。國中時,父親經商失敗,每天借酒澆愁。阿強最後一次被父親打時,他緊握父親的棍子,罵他:「廢人!」他認為今天家裡會變成這個樣子,都是父親不努力造成的。然而,阿強並不知道,一直以來他最厭惡的父親,反而可能是他救贖的開始。

糖果屋的故事

和往常一樣,我會問當事人他們最喜歡的童話是什麼,結果阿強說了一個與他身世極為類似的童話:糖果屋(Hänsel und Gretel)。

回過頭來看阿強的故事,同樣有一個懦弱父親,母親也像是童話故事裡面的繼母一樣,用過度控制的方法,逼迫阿強做一個「有用」的人。長大之後,阿強果然認同母親「有用」的觀點,藉由「兼職三份工作」逃避內心的害怕,和遠離內心那個懦弱的父親。

這個方式有用嗎?確實,阿強能夠自食其力、逃離母親的控制,但他又陷入了另外一個深淵:性愛成癮。透過不斷的約炮,一方面飲鴆止渴式地滿足那個從來沒有被好好填滿的空虛,另外一方面透過支付每一次房間的錢,他終於可以不用面對自己「害怕變得沒有用」的陰影。

這個時候的阿強,就像是剛進入糖果屋的漢賽爾──用性愛填飽自己的匱乏,卻也在這個「約砲糖果屋」當中迷失自我。無論打多少的工、付再多的房間錢,他依然是那個早上起來,坐在床沿、感到空虛寂寞的人。若要打破這個僵局,就必須扭轉他「認同母親、厭惡父親」的想法,試著讓他看見:懦弱的父親以及看似強勢,實則硬撐起整個家、覺得沒有人可以支持的母親,都需要被關懷和理解。

--全文詳見《張老師月刊》493期 「一童作夢」

《張老師月刊》購買連結

張老師文化官網:
http://www.lppc.com.tw/ch60/CH2/2818/MD/MD1246509.html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75123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21100033086.html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mag/book_page.a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