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中的超本土民族主義】

Martin Tang
9 min readAug 30, 2020

引言:報福音、傳喜訊?

今天的新約經課出自羅馬書第十章5–15節,相信大家對當中部分金句並不陌生,例如第9–10節:「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我從前在母會必定背誦這兩節經文,準備隨時隨地用來向人傳福音或在佈道會擔任陪談員。還有第13–15節:「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我們一般都會理解這段經文就是要鼓勵人努力遍傳福音,「因為仲有好多失喪嘅靈魂未曾聽聞福音,所以我哋要繼續努力去搶救靈魂!」

然而,如果我們繼續讀下去便會發現,其實保羅正在討論的並非努力傳福音與否,如第18節:「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第19節:「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先有摩西說…..」及第20節:「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按上文下理,保羅絕非想帶出「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這類信息,反而是想集中討論以色列人。他認爲以色列人悔改與否,跟有沒有人向他們傳福音並無關係。因為由始至終他們都清楚地聽到上主的聲音,問題並非沒人告知他們,乃是他們硬心不悔改。最近流傳一段警察佈道會的影片,引起不少討論,討論焦點十分容易落在講員支持哪一方。可是我只會問一個問題:「悔改的信息,警察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先有網上各種輿論批評,又有各國陸逐譴責制裁……」當然並非要禁止大家向警察傳福音,但我們必須堅持在過程中一定不可以矮化福音的要求來遷就他們的「玻璃心」,因為他們根本並非未聽過。

嚴格來說,我已經講解完今天的新約經課了。不過回歸經文,當我們擺脫了過往對這段經文的金句式理解,自然會問:爲甚麼保羅要特別討論以色列人呢?要回答這道題,我們首先要探究當時羅馬教會的處境,從而明白保羅正面對及處理甚麼問題。

羅馬的本土民族主義:猶太人與外邦人間的族群張力

羅馬書不斷圍繞「以色列人」和「希臘人」(或「外邦人」)兩個陣營的身分來討論。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攻陷當時處於短暫獨立狀態的耶路撒冷。及後將一大批猶太戰俘押到羅馬,賣為奴隸,從此猶太人社群開始於羅馬聚居。隨時日過去,許多奴隸因為各種原因獲得解放,甚至逐漸獲得羅馬公民身分。猶太人並非羅馬大都會中唯一的外來人口,故管治外來人口與本地公民的相處,成為當地政府非常棘手的難題。一方面他們持續需要外來奴隸作低端勞動人口,另一方面外來人口的宗教生活方式卻非常影響當地的宗教生活文化,甚至因宗教分歧引致衝突而產生社會秩序問題。因此,當時羅馬曾經有一段長時間不斷輪流驅逐不同的外來人口出境,但亦無法改變他們充斥羅馬的局面,尤其當他們已有能力贖身並且獲得羅馬公民身分,便更難驅逐他們。

來到保羅的時代,羅馬政府相對容讓外來人口有宗教自由。猶太人的會堂亦是少數獲得申請括免的會社,反映羅馬政府相當尊重猶太人的宗教生活。不過尊重歸尊重,從當代拉丁文學可發現,當時羅馬帝國的人民普遍沒我們所想般正面看待猶太人。首先,他們始終視猶太人為戰…

--

--

Martin Tang

嶺南大學校牧處傳道,自覺尚年青,努力與千禧後大學生打成一片,寄牧養於校園生活,幫助基督徒大學生在昏亂的世代中建立忠於上主的靈性、品格與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