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種常見的米洛斯對話錄現實主義式誤讀

潘佑達
4 min readMar 25, 2018

--

─考慮到其他國家在你們失勢後的龐大報復,這樣的原則對你們的利益,就比例上而言,比我們更為重要。(Melos人答雅典人,伯羅奔尼薩戰爭 5.90)─

大概是好幾年前開始,可能是從美國國關界傳來的說法,認為Melian Dialogue表達了小國在強權之間必須認清現況,陳義過高的理想將會自取滅亡。曾經有一陣子很多人喜歡把Melos跟台灣做比較,呼籲台灣人應該記取Melos的教訓。我覺得這樣的解釋不但文本上不符作者本意,而更好笑的是,將Melos與台灣比較的人(通常是以此反對法理台獨的人居多,搞不清楚狀況的獨派也不少),也不知道其實Melos更證明台灣站在對的位置上。

我們都知道,修昔底德對戰爭的進展與事實進行(他自認)相當嚴謹的考證,這也是他自豪比希羅多德好的地方。但是書中的對話以及演說呢?他自己說,是「依照我的意見,盡可能地貼近那些人在那些狀況下會說的話」(1.22)。簡單來說都是個人創作。因此,Melos對話與其真實紀載了雅典人與Melos之間真的有一場外交思辨,不如說是修昔底德本人要透過對話傳達他自己對局勢的解讀與想法。

事實上,Melos之戰只是雅典與斯巴達之間一個小插曲,Melos也非戰略要地,就整個戰事而言Melos微不足道。但是作者卻為之「創作」了不符比例長篇幅的對話,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作者意圖有時難以發覺,有很多文學理論可以套用跟討論,不過在我們所討論的例子上相對簡單:我們只要翻開Melos對話錄的下一章,就看到修昔底德開始描述雅典在整個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大的敗筆─西西里遠征。西西里上的城邦既跟戰事沒有關係,實力也不弱,距離又遠,雅典也少有口實可以介入,雅典人只是覬覦西西里的財富才決定發動遠征。結果是遠征完全失敗,遠征軍死傷慘重,生還者全淪為西西里的採石場奴隸,雅典元氣大傷。

在沒有看到西西里遠征的結局時,或許Melos對話錄中的雅典人名言:「強者任意而行,弱者必需受苦」聽起來像是一個對小國的教訓。但是在看完遠征的結局後往回看,雅典是成也現實政治,敗也現實政治。在修昔底德的觀點下,雅典在Melos時就嚐到了強欺弱的甜頭,如果那時雅典仍顧及國際道義,就不會食髓知味繼續發動西西里遠征, Melos人警告雅典強欺弱將自取滅亡的話不幸言中。修昔底德是雅典人,檢討雅典不知節制的野心遠大於檢討Melos不知現實的天真。如果要說作者真要透過Melian對話告訴讀者什麼,我覺得可以聖經中的一句話總結:凡動刀的,必死於刀下。雅典在遠征失敗後牆倒眾人推,斯巴達伺機出兵,盟邦叛變四起,加上西西里的艦隊,面對這種狀況的雅典人,第一個反應是怪罪鼓吹西西里遠征的演說家與政治人物,全城陷入極大的恐慌中(8.1)。這時候,Melos對話錄中雅典人對Melos人豪氣千雲的宣言,看起來格外諷刺:「即使我們的帝國走到盡頭,我們也對其結果毫不焦慮(5.91)」。

討論完文本,我們來討論台灣的國際現實跟Melos有何處可相比借鏡。引用Melian Dialogue對照台灣處境的人,通常都暗示台灣尋求獨立自主的願望不切實際,在面對文攻武嚇的強權前,最好低聲下氣一點。乍看之下的確很合理,但是台灣與Melos之間的相似處我們應該看仔細一點。我們可以先從台灣是處於誰的勢力範圍之下講起:一個島嶼國家處於陸上強權與海上強權之間,難道是跟一個海上被海上強權封鎖的陸上強權結盟,並期望陸上強權穿過被封鎖的海洋,來維護自己的獨立自主?台灣雖然沒有形式上跟其他國家有軍事同盟,但是台灣的軍隊都是針對誰呢?而台灣的軍隊都是由哪國支持呢?台灣是已經加入雅典同盟的Melos,而援引Melian Dialogue的人是在主張Melos應該跟斯巴達同盟。或許有些人不知道,根據修昔底德,Melos人的祖先來自斯巴達(5.84),「都是斯巴達人幹出來的」呢!真要執行這種外交政策的下場如何,不用讀修昔底德也知道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