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尋找法若小麥說起⋯⋯

從松露玫瑰阿季在facebook刊出這篇文章我就開始尋尋覓覓台灣哪裡買得到?

搜尋「法若小麥」僅能找到已搭配好的燉飯材料包。
(是的,我曾想過是否要如灰姑娘般手動挑出「純法若小麥」)

若改以Farro丟進google裡搜尋,可以找到許多國外資訊與購買網站(iherb上賣的是Bob’s Red Mill, Organic Farro),以及在蝦皮裡也能找到賣家。(搜尋至此,我就開始問大家是否要合購了XD)

但在蝦皮買會被貴到、在iherb上購買會有稅的問題要精算,要合購就想找最划算的方式。那幾天就是在想要在哪買才好!

於是我到超市找靈感(其實是要找另一種穀食),翻看麥粒類商品看到一包神似網站上Bob’s Organic Farro的穀粒。

有著神奇的名字,不是法若也不是Farro

興奮如我立馬google “Emmer Farro”,好像是一樣的穀物!當下還傳訊給阿季問事!開心極了立馬帶包回家!同天也不管朋友(踢飛飛)在不同時區,硬是要問她在國外買的Farro長怎樣、煮起來如何。

與神通廣大辦事處取得的義大利專賣Farro的牌子比較

品名,左為Emmer(匈牙利產)、右為Farro(義大利產)

Poggio del Farro的網站上介紹:

摘自網站:

The FARRO common name identifies three different subspecies:

FARRO MONOCOCCO (Triticum monococcum) — Absolutely the oldest cereal, from which originated the Triticum dicoccum. It has a low glycemic impact and a fragile gluten it allows to obtain extremely digestible products.

FARRO DICOCCO (Triticum dicoccum) — Is the most widespread subspecies, the progeny of the current hard wheat (Triticum durum), so the flour obtained is very suitable for pasta.

FARRO SPELTA (Triticum spelta) — It comes from a spontaneous intersection between Triticum dicoccum and a wild progenitor; this subspecies originated the present tend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so the main use the milling to get production of flour suitable for bakery products.

快譯通:總之Farro算是以上古老小麥們(單粒小麥、二粒小麥、斯佩爾特小麥)的通稱。而我在找的應該就是FARRO DICOCCO (Triticum dicoccum),二粒小麥。

而這二粒小麥的品種在不同國家也會有不同名稱:

Triticum dicoccum in the world is called:
Italy: FARRO
USA: EMMER or SPELT
Great Britain — Austria — Canada: SPELT
France: EPEAUTRE
Germany: EMMER
Spain: ESPELTA

謎題終結,在台灣要買的話可以用二粒小麥為關鍵字搜尋。

但困難的又來了,你們為什麼長得不一樣?
(為方便標示,義大利款簡稱,台灣買到的匈牙利款簡稱

上為義(義大利產)、下為台(匈牙利產)
義:外層偏黃、較平整、尖端有絨毛
台:外層部分黃、部分乳白、較不平滑、兩端較圓
左義、右台

除了品種不同外,Poggio del Farro官方網站寫這款(INTEGRALE)是全粒、全麥狀態,而台灣買到的這款是(Medium Polished)中度去殼狀態。

外觀比較完成,味道是重點!那各煮一些來試試看。

左義、右台
選了同牌、同樣鍋底的小鍋公平比較(左台、右義)

煮滾、蒸氣翻騰的時候,兩者香氣就有不同。

義:有穀物接著堅果,最後有些香甜氣味
台:比較偏穀類的香氣,但聞起來跟水的狀一樣濁濁的

煮好的狀態也各異,同樣以小麥:水,容量1:3.5的比例煮好悶完,翻動時台款鍋底的水分較義款多。

義:較乾鬆,類似煮印度香米的狀態
台:感覺澱粉較多,類似煮洋薏仁、一般白米的狀態

剛煮好吃,兩者內芯都熱熱軟糯。

義款:外殼把穀粒包裹的緊像是束腰!咬起來就緻密有彈性、加上皮的香氣。外層口感比較明顯,咬著舌頭略有一咪咪澀感,但沒有過多摩擦感,澀感之後的就是甜跟堅果的味道[松露阿季說:風味比較有戲劇化]。

台款:吃起來沒有外皮感、咬著有些類似珍珠麥。

不過我喜歡他們放涼後最好吃,Q而緻密!台款咀嚼後的甜度上升,而義款則是堅果與香甜香氣都提高。

放涼裝盒進冰箱,左義、右台

冰一盒在冰箱,隨時都有優質主食可供利用。

冰完的穀粒看起來較結實

最困難的研究階段告一段落,終於可以拿來做松露玫瑰阿季的燻鴨胸佐蔓越梅法若小麥沙拉!

乖乖備好所需材料,需要提的是蔓越莓果乾我放到5%才較看得到

先拌勻蔓越莓跟法若小麥並以油、鹽、胡椒調味。再洗、晾乾芝麻葉,就來處理鴨胸。(偷偷說後來我忍不住加了些鴨胸切片流下的肉汁跟鴨油去拌)

奇怪,其實直接切片就好,但現在拿出鴨胸就會忍不住切格紋下鍋煎,不過這樣切片會鴨皮邊緣凹凸不平、比較不美。

格紋鴨胸,那個皮實在好吃

處心積慮想拍的很像阿季的照片。

拍照的幕後長這樣。

挑餐巾、挑叉子,邊比對阿季格文照片

真實情況是,拍好照、把剩料都一股腦鋪上去就可以開動。

法若小麥的堅果穀物香與緻密口感、咀嚼起來搭著偶爾出現的蔓越莓酸甜非常美妙!如同松露玫瑰阿季說的一樣,芝麻葉的微苦獨特風味非常畫龍點睛,慶幸自己有努力找到他。

這盤沙拉吃著,簡直就是戀愛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