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µ-zic 紀錄一下

merlin's mustache lab
6 min readJan 22, 2018

--

Bio µ-zic X Dizparity - MV〈Cloud Nine〉

CONCEPT

「肉眼看不見的事物並不代表不存在。」

在廣泛信仰科技發展的時代,人類似乎因為電腦運算而擁有對這世界更多面向、更精準的認識和掌握,但這些我們所仰賴的演算結果,都來自最初電腦被發明的離散式邏輯,科學家們選擇了1/0二進位作為運算單元,接著藉由各種算法堆疊逼近,由連續性所構成的真實世界。又或者,科學家建構的演算邏輯,最終都來自人類文明,來自有限的生命、侷限的感官和框架式的思考邏輯。

Bio μ-zic希望提出另一種製造邏輯的方法。當然我們仍舊是用著二分法機器的侷限的人類,但我們嘗試尋找一些稍微遠離既有邏輯,或更單純規律而凸顯生物本質的算法,並透過聽覺感官傳遞,讓人們聆聽並體驗更純粹的生物性隨機,更底層而原生的抉擇判斷。

顯微鏡下的標本

顯微鏡擴增了人類的視覺經驗,讓生活維度以外的世界也得以被觀察,理解和創造。我們將顯微鏡改造成為樂器,標本作為唱盤:使用者可以控制唱盤的轉速,選擇標本,並調整每一個模式的運算參數。程式基底是openFrameworks和openCV3,在幾個階段的影像處理之後,找出標本的細節輪廓作為產生聲音的元素,再利用特徵值產生不同的特性的聲音和視覺演繹。

mode(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scan, blob, pacman, flocking

目前有四個演算模式(如上圖示),分別為:掃描,感染,小精靈,鳥群。掃描和感染是在找出標本的細節後,以線性或群聚輻射的方向依序讀取。小精靈是將標本黑白化之後,放入黃色的小精靈,限定他們只能在白色區域探索前進。最後鳥群則是將標本的碎片拆下,散落在畫面空間中,每個元素間依循大自然生物群聚的原理,互相依附吸引或排斥。

Bio µ-zic有四個演算模式,分別為:掃描,感染,小精靈,鳥群。
標本製作 / 顯微鏡改造-轉盤設計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演出標本,我們嘗試了不同的玻片製作方式和標本內容。因為同一個轉盤上的標本必須在差不多的焦距下成像,並被程式辨識,才能讓表演者在短時間中操作替換。一開始也想嘗試製作整面圓形的標本,讓影像在唱盤旋轉中不會間斷,但因為玻片和固定方式的技術門檻只好暫時放棄。標本則是從活體的草履蟲開始、最後選擇了紋理排列上比較有特性規律的植物的根莖葉花瓣切片。

大安森林公園拍攝場佈的中場休息時間

SHOOTING

和拍攝夥伴轉轉一起,我們體驗了第一次的拍mv,從大安森林公園、轉轉辦公室的神祕地窖,到凌晨的陽明山竹子湖,在各個地點搭出理想的拍攝場景。

MV場景:大安森林公園 / 轉轉辦公室地窖 / 陽明山竹子湖

PERFORMANCE

最後在2017白晝之夜和Dizparity一起演出,配合演出曲目我們選擇了適合的標本和聲音素材。現場也搭配VJ演出,設計燈光效果,螢光物件等元素,讓觀眾在豐富的整體氛圍之中,探索關於可見與不可見世界之間的連結與想像。

2017 白晝之夜 Bio µ-zic X Dizparity 表演現場
                    - Bio µ-zic 拍攝/活動 紀錄照 -

相關連結分享

梅林鬍子Bio µ-zic案例介紹

合作音樂人 Dizparity 粉專

MV拍攝 轉轉影像 Shift Studio

大安森林場佈縮時
👏👏👏 1-5個拍手表示喜歡,我們不會有任何回饋 😆
👏👏👏👏👏👏 拍手5個以上表示超喜歡,我們未來 有空的話 會繼續產出相關文章
👉 無聊的話可以follow 梅林鬍子實驗室 ,我們會不定期有些好玩的作品產出喔 👈

--

--

merlin's mustache lab

梅林鬍子實驗室透過科技,放大廣告世界的想像力,翻新說故事的方法,開發人類感官尚未觸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