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不是必要,但是一種選擇

Lilian Lee
7 min readDec 27, 2019

--

現今的大學瀰漫著出國當交換學生的風氣,在商管學院更是如此,許多大學標榜著國際交換的機會來吸引學生。然而,交換真的那麼值得嗎?

Kehlsteinhaus, Germany

在交換之前,你必須問問自已:

1. 為什麼要交換?

生長在沒那麼富有的家庭,自然不可能常常出國,在交換前我也只去過中國跟加拿大的遊學團,而且當時還是我哭著跟爸媽凹到的出國機會。在高中上英文課時聽到老師說大學有出國交換的機會,可以用台灣的學費到國外念書,從那時開始,我就決定大學一定要出國看看世界,也因此高三那年選擇現在的大學,因為提供比較多的交換機會而且門檻較低,也在大一就準備英檢、努力當學霸,才終於在大三那年到奧地利林茲大學交換。

我認為找到出國的原因很重要,不管是為了未來到國外申請研究所、想看看世界、想出國旅遊都好,但千萬不要因為從眾心理而出國。畢竟在國外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你遇到挫折時,這些初衷就變得很重要,會讓你找到出國交換的價值。

2. 你想從交換中得到什麼?

這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因為他決定交換生活的型態。像我們這群交換生中有人為了旅遊、有人為了交朋友、有人則是想要在外國認證自己的實力,而我就很簡單,想要在歐洲瘋狂玩樂順便沉澱自己的心情,所以當學校的課業被當時,我也沒那麼難過,但有些以課業為交換主軸的同學就很痛苦,畢竟德語系國家的課都不好修,如果要邊玩邊唸書難度很高。

所以出國前就要知道自己想要從中得到什麼,然後在交換的這段時間去實踐。就像我利用這半年的時間旅遊歐洲11國,把北歐、西歐、南歐、東歐都玩了一遍,去體會每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

3. 你的家庭狀況允許嗎?

這是最實際的問題,必須要說到歐洲交換花費真的很高,像我又在物價水平超高的奧地利,半年再怎麼省吃儉用不到別的國家玩都要花到台幣20–25萬,所以選擇國家很重要。

如果家裡比較不富裕可以選擇出國半年而非一年,或是申請學校的補助、選擇亞洲國家等,像我有同學就是交換一年申請到台幣60萬的補助,但前提就是要你家的經濟狀況沒那麼好然後你又是學霸。像我這種普通家庭加上學渣就不好申請,只能想辦法省錢,在歐洲餐餐都自己煮。

4. 你準備好了嗎?

說實話,我大二暑假都在實習根本就沒認真準備交換的資訊,導致我九月開學時完全沒心理準備就飛到歐洲 (但我還是好好得活著啦) 。我覺得在開學前真的要先做好心理建設,先把模擬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多想一些plan B,才不會像我當初一樣,一下飛機就在維也納機場迷路…

出國交換,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好笑的是我在出國前完全沒跟外國人講過半句英語,結果出國後發現室友是南非人超挫,還好她人很好會糾正我的破英語還會陪我聊天,所以我的英語口說能力整個就是呈現指數型成長,回台灣修全英文的課都不會有問題。但除了英文,我覺得還是要學當地語言,雖然出門購物可以用google 翻譯,但跟當地人聊天不行啊。像我在林茲常常遇到奧地利阿嬤要找我聊天,但我都只能用德文跟她說我不會講德文。對,沒錯,我只有學「我不會講德文」的德文(好繞口令)。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入境隨俗。畢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在歐洲交朋友就是要三更半夜開趴喝酒,其實一般台灣學生都是抗拒的,但我還是會拉著台灣的朋友去嘗試,跟外國人勾肩搭背亂聊天,還嘗試吸水煙的快感 (台灣是違法的好孩子不要學),這些經驗都豐富我的交換生活。

學校常常會舉辦各種party讓你跟外國朋友一起瘋

走出台灣,才能看到更多

剛踏上不熟悉的歐洲,其實真的很害怕,雖然我從高中就離開家裡自己生活,但剛到奧地利還是打電話回家哭了三天,不過後來根本玩high都不打電話回家了。

我認為出國學到的有很多,第一個就是文化包容與溝通

像我雖然跟南非室友處得很好,會一起出去玩、上課,但是還是會有文化上的摩擦。像是她很常會在房間講電話,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跟她溝通,曾經有一段時間處於冷戰的狀態,彼此都對對方有敵意。但經過溝通後,誤會逐漸化解,還是可以平常的聊天。

而第二個學到的就是危機處理

在歐洲,有很多在台灣不會遇到的情況,像是…雪崩。沒錯,就因為一場雪崩,讓我前往機場的火車整整delay兩個小時,害我多花了40歐搭計程車從維也納車站感到機場,結果還是因為塞車來不及登機,我就這樣直接在機場的廁所爆哭一頓,打電話回台灣找媽媽哭訴。經過家人的開導,我又臨時重訂機票,多花了超多錢搭到我的目的地,但也學到了教訓──在歐洲搭車一定要多預留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尤其是冬天。

而最後一個學到的就是國際觀

必須要說,出國之後才發現台灣人是多麼缺乏國際觀,尤其當我深入德國之後。在台灣,有些屁孩會拿納粹開玩笑,甚至有店家取名取希特勒的諧音。在交換前,我覺得不可取但沒那麼嚴重。但當參觀完歐洲各地的集中營、博物館後,你會發現這是很嚴肅的話題,不只發生在德國,在波蘭、匈牙利都有悲痛的歷史,是很難用言語說出心中的難過。

而這樣的國際觀,正是我們所缺乏的。就像是以前總覺得北歐人很冷漠,但其實文化包容力是全歐洲最高的;以前總以為墨西哥人很可怕,殊不知她們人超熱情還會請你吃辣椒。真的唯有出國後,才知道自己的狹隘。

我與我的南非室友

你說花那麼多錢交換是值得的嗎?

沒有絕對答案,但我認為是值得的

因為我從旅行更認識自己,從外國生活中培養國際觀,還嘗試了很多平常在台灣沒機會嘗試的事情,像是滑雪、坐遊船。

也增加了自己想要到外國念書的動力,更加努力的學習跟存錢。

至少死前不會後悔自己沒出去走闖過,我想這樣就值得了。

出國,是通往回家的路

不知不覺,在交換半年後,我也慢慢把奧地利當成自己的家了。每次只要在歐洲其他國家長途旅行回奧地利,就會感受到滿滿的溫暖,連德語感覺都變熟悉了。

但,如果沒有我的家人,我也無法順利完成這次的交換之旅。

他們不只提供我金錢,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依靠。當我搭不上飛機、跟室友吵架、想吃台灣菜時,都會打電話回去,讓自己有信心可以度過難關,讓我知道這不是世界末日。

對我而言,這段交換最開心的不是聖誕節的環德旅遊,而是帶媽媽在歐洲三國旅行。只去過亞洲小國的她,一直想來歐洲,卻礙於語言跟距離等其他顧慮而不敢來。然而來了一趟後她從中找到自我,決定以後都要到世界各地看看,要像歐洲女人一樣有自信。那時真的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帶媽媽出國真好,也確信每次的旅遊都可以讓人從中學到許多。

帶媽媽到義大利旅遊

今年一月底離開奧地利時,我在內心告訴自己:

「以後,我一定會變成更好的自己,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即使交換至今以過了一年,但如今回想起來還是熱血沸騰。

我想現在的努力,就是對於當初的承諾最好的證明吧!

歡迎「拍手」給我支持,也歡迎在留言區提出任何看法跟疑問喔~

拍手五下,讓我知道我寫得還可以
拍手十下,讓我充滿動力繼續寫文
拍手二十下,讓我感受到你的熱情
拍手五十下,沒梗了按就對了XD

--

--

Lilian Lee

行銷菜鳥 x 冒險成癮|Marketing, reading, traveling and drinking.曾擔任社群行銷、公關實習生、活動主持人,也籌劃多場活動與營隊,總是幻想能踏遍世界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