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Q&A】如何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中)-外在測試

Joseph Hung
5 min readApr 10, 2018

--

“Man on a safari expedition looking through binoculars” by Louis Blythe on Unsplash

上一篇分享了利用三個面向來檢視自己的方法,屬於「向內搜尋」,也就是透過對自己的觀察省思來找出關於我們這個人的數據資料,這一篇要講的是另一個面向的方法,也就是「向外探索」。

在諮詢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個狀況,就是當要經由過去、現在、未來探索自己時,很多人會陷入長長的沈思中,最後卻對我說:我腦袋一片空白。寫下來的素材很少,甚至只有一到三個詞彙,導致難以經由分析找出線索。

確實,有許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或他人的支持,沒有機會去做求學以外的多方嘗試,所以回顧起自己的過去現在時,腦中除了念書還是念書,又因為生活經驗很單一,對於未來無法產生跳脫框架的想法。

遇到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辦?我認為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搜集新的資料樣本,也就是開始去嘗試新事物,看看自己的感覺如何。就像是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喝什麼樣的飲料,那就嘗試著多喝幾種不同口味,慢慢地,你就會知道自己比較喜歡的飲料是什麼了。

只是人生的嘗試不像喝杯飲料這麼簡單,絕對不能淺嚐即止,必須設定一個目標,做出點成果,並讓身邊的人給予回饋。例如:你不能因為隨便煎個荷包蛋覺得沒fu,就認為自己不適合烹飪,你一定要多做幾次,並且請身邊的家人朋友品嚐,讓他們給你改進的回饋,我認為至少要執行這樣的循環2–5次,如果都還不喜歡,才能真的貼上不合適的標籤。

一個完整的嘗試,我建議套用兩個指標來檢查。

第一:要有具體的產出物,並且讓身邊的親友評價、回饋。

舉個例子,我小時候很喜歡看卡通、漫畫,還會在上課時間在課本上嘗試著重現腦海中的畫面,並且拿出來跟同學分享,當同學們給予正面的回饋,成就感又會督促我進行下一次的嘗試,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嘗試的正循環。這個指標最關鍵的就是你必須把純粹的愛好轉換成別人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結果,這麼做的好處在於你可以用相對客觀的方式測量你對於這個興趣的喜好程度,經歷過多次挫敗你仍然持續做的事,通常都是真正喜歡的。如果少了這個指標,那麼你將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是真的喜歡還是只想純粹地享受。

第二:過程中要記錄自己的情感/情緒/身體狀態

會這麼建議是因為我慢慢地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晰地觀察到自己內在狀態的微弱變化(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推薦讀一讀《你比想像得更聰明》這本書)我自己是個好惡很明顯的人,一點小小的不適,都會馬上就發現,然後失去耐心。但我身邊確實也有一些朋友很特別,耐受力特別高,他們幾乎什麼事情、活動都願意做,也都能做得不錯,都能耐著性子做完,可是這樣最大的麻煩就是,當他們回過頭檢視自己時,無法區隔每件事之間的好惡差異,所以難以找到更接近自己喜好的目標。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必須要「刻意地」去紀錄你在做每個活動時的感受例如: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感到比較有精神還是沒精神?你感到比較專注還是比較不專注?做完之後你的開心程度是高還是低…等等。建議你在嘗試某個活動之前,就先準備好紙筆,並且在上面寫下幾個要問自己的問題,然後每次嘗試新活動就記錄下來,看一看有哪些活動特別容易讓你進入專注的狀態,有哪些活動特別容易為你帶來滿足感。(可以參考《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

按照我的觀察,那些只要來談1-2次就能很快找到個人特質或偏好的人,過去都有很豐富的多方嘗試經歷,而且每次的嘗試都是認真執行,如果用滿分100分來算,他們至少都會做到60分,有些人甚至會做到80分,並且與身邊的同好充分交流過,才會真正決定哪一些不適合自己。反過來說,通常寫不出太多素材的人,問到他們的業餘活動時,比較多都會是被動式的娛樂活動,只是單純地接收刺激,而沒有進一步的產出,或者只是做了最低限度的嘗試而已。這就像你眼前擺了一道異國料理,你只是聞了聞香味而沒有去吃就說不喜歡一樣,這樣怎麼可能有機會品嚐到真正的好味道呢?

所以,現在就拿起筆,寫下所有你想要嘗試的新事物吧!並且為自己制定一個嘗試計畫,你打算要產出什麼?花多少時間?找誰來給你回饋建議?用哪些指摽來記錄自己的狀態變化?只要你能刻意地為每一次的新嘗試做些準備,相信你會觀察到一些不同以往的細微之處喔!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請給我10~50個拍手鼓勵,或10個以下的拍手,讓我知道我還要再更努力。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給了你啟發,請幫我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或許他們也正好需要。

有什麼其他想法想聊聊,也歡迎留言給我,或者在臉書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tseyang.hung

--

--

Joseph Hung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課程設計師、專案經理。熱愛跨領域學習,也喜歡跟自己思辨,探究各種行為或現象的本質。擅長解構與重組知識概念,並用淺醒易懂的方式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