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14:MD Series (1/3)-每張都是關鍵牌,關於牌序的一些事

朱騏
魔術好點子
Published in
6 min readFeb 5, 2018

--

前言

今天這篇文章,將介紹撲克牌魔術中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技術,有的人叫它牌序、也有些人叫它MD,這些簡稱可能都讓人聽得有些疑問,究竟牌序(MD)到底是甚麼呢?

Memorized Deck,記憶牌組順序。

簡單來說,如果今天你可以將一副牌的所有順序都記下來,這樣就等於玩遊戲時加裝超強裝備,你不但可以搭配撲克牌手法來進行控牌,同時也可以藉由牌序來得知觀眾抽中哪一張牌。如果這樣聽起來還沒甚麼感覺,那讓我們一起進行一個想像實驗:

*以下效果都是任意一副,由MD組成的撲克牌可以做到的。<效果一>
你請觀眾「隨意」說一張牌,接下來請觀眾切牌,觀眾可以直接切中他所說的牌。(不一定100%成功,但切中的機率極大)
<效果二>
(ACAAN)你請三位觀眾分別說出花色、點數、數字,接著往下發出該數字張數的撲克牌,該張牌就是「另外兩位觀眾所說的花色與點數組合」。
<效果三>Link: https://goo.gl/TxviiZ
你在進行完一系列的紙牌效果後,可以在觀眾眼前,將牌回復成牌組全新狀態(四種花色按照A-K排列)

事實上還有許多的效果沒有列舉出,但光是以上三個效果,就讓人對於這項技術感到非常興奮與好奇,當初我在知道這項技術的時候,真的感到非常的雀躍,這就像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魔術腦」大幅升級!

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參考MD的權威專書,由西班牙的魔術大師Juan Tamariz(台灣都稱「神仙爺爺」)撰寫的《Mnemonica》,裡面滿滿的MD程序與應用,廢話不多說,趕快讓我們看下去!

一、講古時間,MD到底怎麼來的?

如果有學過基礎紙牌魔術的人,一定都會知道「Key card(關鍵牌)」,如果還不知道的趕快去翻書! 基本上 Key card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可以用一張牌,去得知這張牌相鄰的牌是甚麼,因此我們就可以用這項技術,去獲取觀眾所選牌的資訊。

Key card & From Ace to King Deck

如果我們繼續往下延伸,這副牌的每一張牌都是Key card,那不是觀眾不論選到哪張牌,魔術師都可以知道是哪一張了嗎 !?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許多前人發展了許多的版本。最簡單的當然就是A-K牌序,基本上你只要會數數字,你就一定可以使用這個牌組;不過如果直接使用A-K,這樣觀眾一看不就都知道我們在幹嘛了嗎?因此聰明的前人想到了一個辦法。

Mathematic Deck(算術型牌組)

我們都知道一條簡單的算式 :y =ax + b, 如果我們今天設定一些條件,把牌組中的前一張牌經過一些運算,就可以變成下一張相鄰的牌,這樣就大幅提升的欺瞞性,著名的例子如Si Stebbins牌組,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可能被觀眾看出規律(可上網Google)。

因此後續又出現了「Disguised Arithmetical Decks(被加以掩飾的數學型牌組)」,大幅增加了複雜程度,例如Richard Osterlind的Break Through card system,由於Richard Osterlind有將他的牌序釋出,有興趣的人可以點擊這裡閱讀。雖然大幅增加欺瞞性,但是這種牌組需要大量的心算,因此增加了使用的困難度,且除了欺瞞性之外,並沒有太大額外的效益(例如程序應用),於是聰明的魔術師又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The Rosary Deck(循環型牌序)

如果我們將牌分成四組,每組13張,並包含A-K的點數,但點數是按照事先排好的順序,並將花色循環排列,如此我們不但可以方便記憶、並且維持一定的欺瞞程度。由於此牌序主要是歐洲國家的一些俗諺、繞口令,所以對於華語國家的魔術師來說,比較少可以參考的牌組。

在經歷過這麼多的牌組演變後,一個想法浮現在魔術師腦中,如果靠一些記憶方法,直接記憶被打亂的整副牌組,牌組之間並無任何的順序可言呢?

二、The Mnemonic Deck(MD)登場

這裡不得不先提,事實上MD這個詞可以指Memorized Deck,不過Juan Tamariz的Mnemonic Deck實在太有名了,因此現在魔術師講的MD,通常都是指Juan Tamariz的Mnemonic Deck。

這種牌組的優點就是完全不可能被察覺順序(除非對方也背過MD)、可以快速得到每一張牌的對應位置,歷史上也開始出現了許多的版本,有許多的魔術師也會自行更改幾張牌的位置,不過在魔術世界中還是以Juan Tamariz的為主。

雖然我們說「沒有順序」,但事實上為了要完成某些程序,魔術師在設計的時候,還是會將特定牌排在特定位置,這一時期的許多的魔術師也分別發表自己的Memorized Deck版本,其中Juan Tamariz參考其他魔術師Memorized Deck的優點,最後發表現在我們看到的「Juan Tamariz’s Mnemonic Deck」。

你可能會想說,那這樣我也可以設計我自己的MD吧! 沒錯,事實上許多人(不論在Magic Cafe論壇或是一些討論)主張,不一定非要學習Juan Tamariz的MD。

其實這樣說也沒錯,畢竟我們可以了解MD的概念,並藉此發展出自己的系統,但我相信大家都是懶惰的(喂!),所以可以在學習前人的這些智慧後,在發想屬於自己的排序系統也不遲。

三、結語

這一篇文章很快地介紹了MD的歷史,如果大家開始產生了一點興趣,可以先上網看看Juan Tamariz的Mnemonica表演。我相信多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將可以提升自己的撲克牌知識,對於流程上的安排將有非常大的助益!下一篇文章我將分享「如何記憶」一副牌的牌序,除了記憶撲克牌,事實上對於生活也會非常有幫助的!

我是朱騏,一個喜歡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記憶術」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你也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團《Magic Ideas》,我會每周用「主題」的方式帶你回顧重要的魔術文章!最後,謝謝你的閱讀!

--

--

朱騏
魔術好點子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