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實驗(一)

MUMU
3 min readMar 11, 2019

可口可樂纖維+ / Coca-Cola Plus 最初只有在日本販售,在 2019年2月左右,台灣的各大便利商店、賣場也引進了這款號稱0卡無糖卻還能保持可樂經典風味的“健康”可樂,除了0熱量的賣點外,Coca-Cola Plus更添加了膳食纖維,讓人不禁想嘗試看看到底跟原味可樂之間有什麼差別。

於是……我們採購了三款可樂,分別是 上面所說的 Coca-Cola Plus、Coca Zero Sugar以及經典的Original Taste。

實驗流程如下:

因為是一個臨時興起的實驗,因此實驗流程簡單粗暴,透過每次喝氣泡水來洗掉受測者的味覺,以氣泡水的氣泡為氣泡感的基準,並重新喝三杯中的任一杯,並填寫該杯的甜度、氣泡感以及受測者的主觀喜好。

本實驗採用的是李克特五分量表,根據個人的主觀感受填寫1~5的數字,1表示非常不喜歡/滿意,5表示非常滿意,根據實驗我們能得到下方的數據: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到哪些事?

在任何的實驗中我們都需要一個固定的環境因子,除了消彌掉每次實驗之間的交互影響,更要盡可能讓每個實驗都很純粹。在這次的實驗中,透過氣泡水來漱口,一來是以因為這三款都是甜的飲料,如果只用一般的水漱口很有可能舌尖還保留上一個實驗飲料的甜度,影響到之後的判斷,因此以具有刺激性的氣泡水來重新刺激感官,透過無味的氣泡水洗掉口中的味道;二來是因為這三款都是氣泡飲料,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足以定義“氣泡感”的基準,氣泡水在這次的實驗中擔任了標準值,每次的氣泡水漱口都能夠將口中的氣泡感重新定位。

然而這次實驗的缺點,因為是一個臨時興起的實驗,沒有將飲料罐本身與倒在杯中的飲料隔開,受測者可能會根據飲料的外包裝來有了先入為主的個人偏見,在知道是哪一款的同時,可能因此影響到最後的“喜好”數據,但因為是同廠牌、相似產品的關係,在“甜度”與“氣泡感”的比較上應該不會受到外包裝的影響。

可樂實驗(二)將會是介紹如何進行分析我們得到的數據

感謝:林以晴、王琦、江品慧的協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