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eum 白皮書

Muzeum
16 min readApr 16, 2018

吳柏蒼 Pochang Wu
KKBOX Group

摘要

Muzeum 針對創意內容產業,提出一個公共資料庫與去中心化著作權系統的技術框架,讓人才與內容資料可以開放共享,和進行點對點的授權和版稅分潤。

這份白皮書是一個開放協定的提案,整合標準化鏈結資料、分布式儲存、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數位資產保護等機制,連結所有產業參與者,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加速共創合作、文化產出和創新模式的發生。

一・創意產業面臨的問題

近二十年來,隨著 Internet 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創意產業已經發生了多次的重大變革。但儘管末端通路和內容付費的模式已逐漸成熟,源頭的基礎建設,如:人才資源、著作權管理、授權機制、利用清算……等等,卻始終沒有大幅度的進展,也因此造成了產業發展的瓶頸和創新的困難。

人才連結不易

內容是創意產業的基石,好的內容來自優秀創作者之間的共創合作。然而,多年來我們用科技創造新的通路、行銷、宣傳、收費模式,卻少有機制去強化創意人才的開發、管理、媒合和合作。大至一系列巡迴小至一首歌曲的製作,因為不容易找到新的合作對象,大多還是停留在口碑介紹或持續與熟識的團隊工作,在跨界與跨國間的合作上尤其如此。人才連結的不易大大降低了創作內容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創作者與權利資料分散,且缺乏標準化

一個公共的創意產業資料庫,不論是早年所稱的人才庫、數位典藏,或近年提倡的開放數據,都一直未能實現。少數平台或組織即使掌握大量資料,但一來不全面,二來資料沒有標準化,三來有商業上的競爭和保密問題;更普遍的情況是資料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單位手中,以致於難以共享和管理,更不用說後續的大規模利用。

資料處理效率不彰

資料分散和缺乏標準化更衍生了資料處理上的效率問題,以著作權的報酬結算為例,從利用人到創作者之間,可能會經過內容平台、代理商、權利管理者等多個單位,但由於每個單位只能就各自掌握的資料去計算,往往一個步驟就能處理完的事情會被重複數次,能夠即時完成的作業也可能被延遲至數個月之久。同樣的重工問題也發生在發行、授權,以及各類的內容和人才資料登錄上。

創新的困難

綜合以上幾點所造成的,就是新商業模式越來越難建立,在沒有完整基礎建設的情況下,試錯成本十分昂貴,產業不願或無力投入創新,只能在現狀下盡量搾取利潤,但這只會讓整體環境更加的艱難,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更多為內容創造更大價值的創新模式。

二・Muzeum 的目標

讓創意產業協定在區塊鏈上運行,讓新的商業模式能持續發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 Muzeum,透過標準化鏈結資料、分布式儲存、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數位資產保護等機制,在共享的資料庫與開放的運算平台之上,打造全新生態系,促進更多跨界合作與文化產出。

人才、內容的公共資料庫

Muzeum 使用區塊鏈和分布式儲存技術,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持有一份共同的資料庫,且能隨時更新確保其一致性;資料不會有單一中心化機構把持控制,也難以被破壞和竄改,積累的資料不再是構築商業壁壘的工具,而是一個開放且安全的數位公共財。

合作、授權、交易的開放運算平台

區塊鏈可視作一個分布式的運算平台,利用智能合約所建立的應用能夠執行和紀錄各類的交易約定,因此,當區塊鏈的參與者越多、資料越完整,就越能發揮此特性的優勢。從末端到源頭每一層的內容利用、授權、結算,都能被快速地依照程式邏輯自動執行,效率也因此大幅提升。

在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開放與透明絕對是創意產業必行之路,而這正好也是區塊鏈的原生特性。各項交易紀錄留存於分布式帳本,供關係人檢視完整的內容使用和報酬分配狀況。

更好的權利、數位資產管理機制

資料難以竄改的特性,讓區塊鏈非常適合用作存在性證明和產權證明。創意產業對於共享和開放的恐懼,常來自於網路時代對盜版、侵權等數位資產保護的困難,Muzeum 除了能讓所有的授權和利用更易於追蹤,更要在開放的同時,透過智能合約、產權鏈、檔案存儲加密等多重技術,讓內容擁有者的數位資產不被侵犯或濫用。

新創應用的搖籃

公共資料庫和開放運算平台,除了讓各方更易於接入使用、吸引到更多應用服務商加入生態系外,最重要的是它們讓許多原本難以實現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當音樂、影像、設計、文字、攝影⋯⋯等各類創意人才、內容、授權、交易都能在這樣開放的平台上進行時,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上面重新定義新的 LinkedIn、YouTube、Spotify、Kickstarter。

三・技術架構

3.0 架構總覽

3.1 智能合約平台:Ethereum 區塊鏈

使用以太坊作為運行授權、分潤、背書等智能合約之區塊鏈。

創作智能合約 (CreativeWork Smart Contract)

在 Muzeum 協定中,每個創作在登錄時,都會建立一個智能合約。其中包含:

資料:

  • 所有權人以太坊位址
  • 元數據 IPFS 位址
  • 分潤人位址以及分潤比例

函式:

  • 授權:進行授權相關交易。
  • 分潤:當有收益傳送至此智能合約位址,此函式便會自動執行分潤。
(圖)創作智能合約架構

背書智能合約 (Endorse Smart Contract)

創作人可透過背書智能合約給予合作夥伴肯定,創作的擁有者也可透過創作智能合約為貢獻者背書,教育單位和認證機構則可利用此智能合約核發認證。背書之資料將以鏈結資料形式儲存於 IPFS,其 IPFS 位址則儲存於背書交易中。

(圖)背書智能合約架構

3.2 數位資產管理:Bitmark 區塊鏈

使用 Bitmark 數位資產區塊鏈,管理檔案之所有權與加密。

Bitmark 區塊鏈可記錄數位資產的所有權以及轉移歷程,每一個數位資產在 Bitmark 區塊鏈上皆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指紋(Fingerprint),而每個數位資產又可再發行多份 Bitmark,每份皆有唯一的 Bitmark ID。在 Muzeum 協定中,每個創作的內容資產將記錄在 Bitmark 區塊鏈上,而每次的授權都將發行一份新的 Bitmark,並將該 Bitmark 的所有權轉移至被授權人,被授權人在收到 Bitmark 後即有存取其中資產檔案的權限。(這裡的轉移是代表數位資產的轉移,與著作財產權的轉移無關。)

3. 3 公共資料庫:IPFS 分布式儲存與鏈結資料

使用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縮寫IPFS)作為分布式儲存之協定。IPFS 讓檔案分佈在網路上所有節點中,資料不會因為伺服器故障而丟失,也有較高的開放性,很適合用作開放數據庫,並和區塊鏈結合使用。

Muzeum 採用了 Coala IP 協定的部分概念,使用 LCC 鏈結資料聯盟(Linked Content Coalition)的 RRM 權利參考模型(Rights Reference Model),並使用 JSON-LD 和 schema.org 之語意定義進行實施,目的在建立一個開放的語意網路(Semantic network)。

Coala IP 採用的資料模型如下

  • LCC Party: schema.org/Organization and schema.org/Person
  • LCC Creation: schema.org/CreativeWork
  • LCC Place: schema.org/Place
  • LCC Assertion: schema.org/AssessAction
  • LCC Right: coalaip.schema/Right
  • LCC RightsAssignment: coalaip.schema/RightsAssignment
  • LCC RightsConflict

不同的是,Muzeum 未使用 Coala IP 提案的 IPLD (InterPlanetary Linked-Data),以及 LCC RRM 的 Assertion 和 RightsConflict 實體,另 RightsAssignment 則與授權交易整合。原因在於:

  1. IPLD 與 Assertion 讓鏈結資料有了不變性。因為在 IPFS 上,一但 IPLD 檔案內容變動,其檔案之 IPFS 位址便會跟著變動,並與原本連結之資料失去鏈結關係,所以使用 Assertion 實體來進行修正或提出不同主張。但實際上,創作者、作品、著作權等等資料是時常需要變動的,不變性反而會讓協定無法使用。
  2. Assertion 並沒有一定的效力、也無法認定資料所有權,卻會影響資料的易用性。
  3. RightsConflict 記錄的是授權的衝突,授權衝突本身是一種錯誤狀況,若利用智能合約進行授權,應該在智能合約端控管,確保衝突不會發生,否則紀錄本身沒有實際意義。
  4. RightsAssignment 權利指派紀錄本身沒有作為憑證的效力,應伴隨交易被記錄於區塊鏈分布式帳本。

結合區塊鏈的方案

Muzeum 提出以下方案:

  1. IPNS 鏈結網址
    為解決檔案改動後的鏈結丟失問題,Muzeum 鏈結資料中的鏈結網址使用 IPNS。這樣能保有資料可變性,同時兼顧數據開放的需求。
  2. 創作作品智能合約
    在 Muzeum 協定中,每個創作作品在首次登錄時,都會創建一個以太坊智能合約,其中記載:
    ・智能合約所有權人(即此創作之著作財產權人)
    ・分潤的比例與對應的以太坊位址
    ・作品元數據檔案的 IPFS 位址。
    且僅有所有權人可以更動上述資料。這確保了所有權人對資料的控制權,也保留了資料可變的彈性,而唯一不變的將是創作作品所對應的以太坊智能合約位址。
  3. 將智能合約授權交易紀錄視為 RightsAssignment
    Muzeum 協定將授權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上所留下的交易紀錄,視為雙方達成授權契約的憑證,即為 RightsAssignment。此方式讓 RightsAssignment 能依據交易雙方的以太坊位址實際定義授權人與被授權人的實體。

Muzeum 鏈結資料模型

基於 Muzeum 協定中所整合的技術,資料需新增

  1. 以太坊位址及交易相關資訊
  2. Bitmark 帳號及資產相關資訊
  3. 以 IPNS 位址作為鏈結
  4. 人才合作與認證資訊

Muzeum 實體與語意參照表

(圖)Muzeum 資料鏈結關係

Muzeum Party 實體
範例:MusicGroup

屬性

Reference: http://schema.org/MusicGroup
Schema are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version 3.0).

MusicGroup JSON-LD

Muzeum CreativeWork 實體
範例:MusicRecording

屬性

Reference: http://schema.org/MusicRecording
Schema are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version 3.0).

MusicGroup JSON-LD

Muzeum Right 實體

屬性

Reference: Coala IP
Schema are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version 3.0).

Right JSON-LD

Muzeum EndorseAction 實體

屬性

Reference: http://schema.org/EndorseAction
Schema are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version 3.0).

EndorseAction JSON-LD

3.4 整合流程

綜合以上,Muzeum 機制運作之實際流程如下:

背書流程

創作登錄流程

授權流程(單向)

授權流程(雙向)

四・平台機制

基於 Muzeum 的區塊鏈和標準化智能合約架構,建立以下平台機制,作為開發新型態應用服務的基礎。

人才資料之登記、管理與查詢

用以達成人才或創意團隊之履歷、介紹和相關資料登記並產生登記紀錄,擁有人可管理履歷和相關資產內容,公開資料也可讓公眾查詢利用,更能用以建立人力資源服務。

人才合作

Muzeum 的人才合作機制可連結多個身份,並定義相關條件如期間、費用、分工、權責等等。透過此機制,合作各方可排除多餘的中間人,讓創作單位之間直接連結。

人才認證

認證可讓創意人才和團隊將過去的作品成果、工作經驗、技術能力…等做質化的陳列,方式有兩種:一是透過作品的參與來證明資歷;二是透過專業機構或具公信力的團體等單位,認可其相關證照或紀錄。

創作資料之登記、管理與查詢

用以達成創作之著作權和相關資料登記並產生登記紀錄,後續的讓與和行使都可透過連結追朔至此登記紀錄,權利擁有人可管理創作和相關資產內容,公開資料也可讓公眾查詢利用。

創作之著作財產權讓與

著作財產權之讓與,不論是全部或部分讓與,可由智能合約產生紀錄和執行。往後在進行授權時,多人共有的著作財產權還可透過多重簽章 (Multiple Signature) 機制,確保在全數同意的狀況下進行授權。所佔比例的報酬分配,也可以由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創作授權

授權是著作財產權的行使中,最常使用、最複雜、類型也最多的一種。將授權登錄於區塊鏈上,除了可作為存在性證明,也可選擇以智能合約的方式進行,讓部分約定事項(如分潤)依據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著作權使用報酬分潤

在某些情況下,著作財產權人可能會與該著作的關係人約定使用報酬的分配,例如:某錄音著作財產權為音樂廠牌所擁有,但在獲得使用報酬時,分潤部分給製作人、演唱人或樂手。這同樣也能用智能合約來進行約定、紀錄和執行。

五・新型態應用服務

在 Muzeum 的基礎架構和平台機制之上,將能輕易地開發各類應用服務,讓新的商業模式發生。舉例如下:

人才資源與媒合服務

利用區塊鏈上的人才與團隊履歷,可建立一去中心化的創意人才資源服務。透過作品和著作權與身分的連結,以及認證資料,創作者的能力和經歷可得到查證,也更容易配對適合的合作夥伴。使用智能合約來訂定合作方式和條件,亦可同時保障參與各方的權益,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爭議。

如同食品和藥品利用區塊鏈登錄生產履歷,創意作品的製作和權利脈絡也透過區塊鏈一覽無疑。區塊鏈適合作為存在證明的特性,也可利用於創意人才或從業人員的經歷、專業認證等,而結合創作履歷和人才認證,將可發展出各類人力資源與媒合相關應用。

著作權管理、交易與授權平台

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著作權管理平台,創作者或權利人可自行登記著作權、設定授權方式和條件,並由協定機制自動運行。在一般情況下,使用者可直接採用權利人制定的條件利用權利。若有特殊或大量使用的需求,也可協議客製化的授權條款,同樣使用智能合約來管理。

代幣

使用者可以在區塊鏈上建立自己的代幣。代幣的使用情境相當廣泛,例如:藝人可建立專屬代幣,作為粉絲俱樂部的會員證明,甚至不同代幣種類也可定義權利的差異,像是搭配著作權和授權資料,作為線上收看限定內容的識別、或線下實體活動的入場門票。使用期限、費用、轉移規範等等,也都可以透過智能合約來做管理,發展各類新粉絲經濟。

智能群募

代幣也可結合智能合約,讓群眾募資的參與者不只是資金挹注創作者,也能分享作品的權利和日後的收益。這樣的作法可讓大型的專案如音樂專輯、電影、戲劇等等,在募資時有更多的誘因,並得到更具規模的資金。日後分潤由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也減少了人為因素的疑慮。

新的數位內容收費機制

Muzeum 將為數位內容收費機制帶來更多可能,當想建立不同的內容平台或商店時,也不用煩惱內容從何而來、授權從頭開始的問題,公共資料庫中若有符合授權需要的內容將可直接使用,並照權利人原本制定的規範去使用和分潤。對應用開發者而言,未來可以將心力專注在產品和服務上,對創作者和權利人而言,也可拿回對內容使用制定規範的主導權。

六・總結:未來的創意產業生態系

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是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參與、更多的連結、更多的開放。

如自然界中的蜂群般,去中心化的龐大群體,可經由相互連結和無形中運行其間的協定,進而由分散的個體間湧現出集體的生命。創意產業的未來,也必然是朝著強化連結的方向前進。

區塊鏈的誕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我們對未來創意產業生態系的想像,如下圖所示共分為四層:區塊鏈、協定、應用、參與者。

(圖)未來的創意產業生態系

區塊鏈和分布式系統為底層,即公共資料庫和開放的運算平台;第二層「協定層」為運行在區塊鏈和分布式系統的產業協定,如合作協定、人才認證協定、標準化鏈結資料、授權智能合約等;第三層「應用層」,即利用協定和區塊鏈所建構的創新應用服務;第四層「參與者」,代表產業的所有參與者,未來都就透過此一架構,強化彼此連結合作,成為一個共同的生命體。

其所達成的效益,除了增加連結與信任、合作與共創、帶來更高的透明度與執行效率外,更重要的,是能持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人才、內容與權利的利用和交流。

參與者列表

團隊

共同開發團隊

KKBOX Group:吳柏蒼、林志傑、彭智傑、林長毅、謝長原、邱韹雅、張馨文。
共識科技:高崎鈞、謝咏宸、朱昱翰。
Bitmark Inc.:Jessie Tang, Linzy Hu.
張琬瑜。

致謝

宋倬榮、Sean Moss-Pultz、李約、林以潔。

--

--

Muzeum

A Blockchain-Based Open Protocol for Creative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