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到正義:台灣白色恐怖博物館概念設計FROM MEMORY TO JUSTICE-TAIWAN WHITE TERROR MUSEUM DESIGN PROJECTOct 15, 2020Oct 15,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揭露貧窮世襲的校園寓言:專訪《行動代號:孫中山》導演易智言易智言說:「『清新』我承認,因為這些電影不是市場安全類型,但我從不承認『小』。」他自信自己誠懇面對社會議題,提供看法且不躲不藏,和很多校園愛情電影與社會脫節、只是「你愛我、我愛你」的風格不一樣……Apr 30, 2020Apr 30,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至少我們都誠實:專訪《迴光奏鳴曲》導演錢翔錢翔說,80年代的新浪潮是他的「鄉愁」,美雖美矣,但不及當下的台灣電影野心勃勃、充滿生氣。然而彼時獲得的刺激仍滋養他,有些嘗起來甚至仍模糊晦澀。他感慨,比起當時就能早慧站上浪頭的人,他不聰明、而且動作總是慢。對於那個時代,他得用整個人生去消化完…Apr 30, 2020Apr 30,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慾望仍然在戒嚴中:《女朋友。男朋友》導演楊雅喆多年過去,當年的學運世代成功衝破威權體制,爭取到台灣今日雖然不完美、但比其他社會開放許多的民主,然而他卻發現,多數人還是沒有真正得到「自由」,因為:「我們談公理、談正義,可是我們都忘記面對人的『慾望』了。」…Apr 30, 2020Apr 30,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文化】小蝦米的進擊:台灣電影人的「反核四五六」「反核四五六」周周搭建的臨時舞台頂上, 「自由廣場」字匾在路燈的映照下格外冷冽。過去那個位置寫的是歌頌蔣介石的「大中至正」。從象徵威權的「中正」到除魅為「自由」,台灣走了半世紀,眼下台灣從核電廠林立到非核家園,似乎也有條漫漫長路要走……Apr 26, 2020Apr 26,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文化】愛恨交織抗日片:台灣電影中的抗日記憶台灣抗日電影中消退的民族主義,突顯台灣新一代創作者和觀眾在全球化時代下,流動且彈性的身分認同……然而台灣、中國、日本在東亞地區的「三角習題」未解,可以預見的是,「抗日歷史」仍可能隨時成為華語電影用以召喚政治意識或集體精神的重要主題。Apr 26, 2020Apr 26,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文化】2013反核大遊行:台灣電影後浪潮的影像情書2013年,同樣是深深的黑夜、同樣在總統府前廣場上,台灣歷經80年代的衝撞後已解嚴多年,導演和民眾不必偷偷摸摸地抗爭。當年為戲狂飆的柯一正帶著後浪潮世代的台灣導演大方地在廣場上播放反核短片,看似以不同方式衝撞新議題,延續的仍是電影圈團結、愛惜土地、敢於批判的傳統……Apr 26, 2020Apr 26, 2020
Published in骰子蠹魚【人物】冷戰時代最甜美的「面子」:鄧麗君經典化之路鄧麗君無疑是冷戰時代最甜美的「面子」,她的「經典化」除了源自動人的歌聲,更源於特殊的冷戰政治情境。鄧麗君的音樂地位看似同獲兩岸社會尊崇,然而細探背後成因,她在兩地的成名背景其實大不相同,而「鄧麗君」這個符號的文化影響力看似超越兩岸政治,實際上卻深受現實政治的伏流牽動……。Apr 26, 2020Apr 2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