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biru
相信多數人或多或少都產生過念舊的情緒,嚮往歷史上、故事中所描述的純真年代,幻想那個文字還很珍貴的時空。那時,人們在傳達情緒時還存在延遲,打字機、書信、留聲機,與他人產生連結是很費勁的,從相對便利的現在看來,耗時的麻煩事似乎更顯浪漫。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慢動作成為了「踏實生活」的表徵。
然而,人無法「真的」回到美好的過去,這裡所談並非科學技術上的障礙,而是輝煌年代只存在於貧脊當代人的想像裡。說到這裡,我想談談電影《午夜·巴黎》,這部看似輕鬆浪漫的奇幻作品,實際上毫不留情地打臉人對「黃金年代」不切實際的迷戀。這部關於時光旅行的愛情電影,隱藏在金色包裝下的是對「排斥現在」的質疑。
電影描述一位性格浪漫的好萊塢編劇Gil Pender,在夜晚的法國街道迷路,誤闖1920年代的巴黎,見到許多他景仰的作家、藝術家,可謂美夢成真。充滿浪漫幻想的他,在現實中不被未婚妻Inez理解,甚至被周圍的人視為怪胎。然而當他回到1920,獲得他所崇拜的藝術家們認同,還遇見與他心靈相通的時裝設計師Adriana,一切都給予Gil充分的理由拋下現在、留在舊時代。
然而當他越是深陷美好的年代裡,無以名狀的焦慮感就越發明顯,他與女友Inez、Adriana的情感的糾結,使他重新審視這段婚姻的可行性。更進一步地,他開始思考人生中許多優柔寡斷的決定,包含是否該放棄自己成功的編劇職涯,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或者進一步離開熟悉的美國,搬到夢想中的巴黎居住。
在一次與Adriana的約會中,兩人進入了更遙遠的1890年代,也就是Adriana所嚮往的時代。她對Gil提出永遠留下來的邀約,這才讓Gil醒悟一直以來的不安從何而來。Adriana與Gil之所以有致命的吸引力,是因為兩人非常相似,同樣拒絕著現在、遙望著過去,雖然立足於不同的時空,但擁有相同的心情。然而Gil對過去的迷戀其實是奠基在享受現代便利性的前提下, 進一步解釋,當他在相對發達的世界遙望過去的歲月時,因為時間的距離使他只能認知到舊時代美好的部分,而對於熟悉的現在,卻不斷把百無聊賴、快速變遷的空洞感無限放大。
Gil意識到自己忽略空洞感是超越時間的,不會因為離開原有的時代就解脫,就如同人生問題總是如影隨形。但這或許也是生命的全貌,背負著問題、煩惱與一切負面元素,持續掙扎著活下去。Gil就在此時與美好的1920、Adriana以及Inez產生斷裂,他理解到必須正視現在的生活,才能真正達成自己的理想。
Gil在拒絕Adriana時說了一段話,然而這更像是他對自己的解答。
If you stay here though, and this becomes your present, then pretty soon you’ll start imagining another time was really your… You know, was really the golden time. Yeah, that’s what the present is. It’s a little unsatisfying because life’s a little unsatisfying.
如果你留在這裡,這裡就會變成你的當下,而在不久之後你就會開始幻想一個更遙遠、更美好的年代。然而這樣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現實,因為生活原本就不盡如人意。
距離產生美感,人在產生嚮往的情緒時,或許只是狡猾地忽視不願接受的部分而已。「作夢」無傷大雅,但「作夢」並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午夜·巴黎》精準地點出這樣的概念。然而回首過去也並非全是壞事,對舊時代的傾慕,同時也會反映出對當今的疲乏,能夠更清楚捕捉當前生活的缺口、發現空洞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