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音樂祭

音樂祭是什麼?

音樂祭是一個以唱歌和樂器表演形式為主題的社區活動,通常伴隨著表演會有許多額外活動,例如:市集、比賽、社交活動、文化活動……等等,也可能會是社會議題或政治問題的信息傳達。

音樂祭舉辦場地

音樂祭通常舉辦於室外,會為表演者搭建臨時的帳篷或舞台,配合舉行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觀賞方式。

▲在海邊沙灘上舉辦的新北市貢寮音樂祭,許多觀賞者會在沙坑上挖一個坑,並躺在裡面欣賞表演。(photo credit: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amp/656554169239.html?fbclid=IwAR1yTtY_ydOD4HHOMgYarKvY6GAOcUycRmAuktbzA0sFb6zE8TnlyjE0m5U)
▲奧地利的Snowbombing音樂節在冰天雪地之中舉行,人們通常會攜帶輕便摺疊座椅,在上欣賞音樂,避免坐在雪地裡太過冰冷且會弄溼衣服。(photo credit:https://www.musicfestivalwizard.com/2012-snowbombing-austria-lineup/?fbclid=IwAR1yTtY_ydOD4HHOMgYarKvY6GAOcUycRmAuktbzA0sFb6zE8TnlyjE0m5U)

音樂祭場地條件有什麼呢?

觀察各音樂祭,雖然舉辦的風格、方式、地點都不同,但同是作為是音樂祭的場地,它一定有些共同的需求。最基本,其空間要容許舞台的架設,除了空間大小的容許以外,四周環境對於影響容受力是否足夠也是必須考量的項目,包括聲音是否會影響到周遭居民、場地的結構是否能支持舞台的架設以及參與者的踩踏、若遇到氣象狀況不佳時是否有辦法做出應變措施等都是需納入考量的內容。

▲深處於泥濘中的台灣覺醒音樂祭場地。(photo credit: https://medium.com/@acrylic0209/july-05-07-wake-up-festival%E8%A6%BA%E9%86%92%E9%9F%B3%E6%A8%82%E7%A5%AD-aaf24aa18a71)

覺醒音樂祭是台灣舉行於嘉義的音樂祭,為台灣10大音祭之一,2019年的覺醒音樂祭10周年,因擴大舉辦,場地的選擇改變至公園,雖有較大的空間,但場地因為天氣的緣故溼滑且多處積水,此外場地也因不適合大量踩踏造成草皮的毀壞,在音樂祭結束後主辦方被要求恢復場地。

音樂祭與都市的關係

音樂祭會帶來人流,相較於觀光活動以及當地居民日常消費,其為地區帶來暫時性的大量經濟增長,音樂祭帶來的飲食、住宿、娛樂等消費是不容小覷的,這也是為何政府需補助這類活動舉辦的原因之一,除了可以增進地方經濟活躍,也同時能增進地方行銷。

然而舉辦音樂祭需要廣大的場地,目前在台灣此類型的場地並不多,許多大型場館也都不符合音樂季的需求。因無公共的場地提供,主辦方多會尋求私人場地的租借,但私人場地可能伴隨較高的費用,且場地的專業性不盡理想,會使音樂展演活動在人事費用的支出相對增加,來彌補場地先天條件不佳的缺點。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難籌辦出音樂祭的。

如前文所說,音樂祭與地方有著相當程度的關係,雖然近年來音樂祭在台灣有越來越多支持的聲浪,但就整個社會中,音樂季仍屬非主流文化的一員,而許多音樂祭也因資金周轉的問題以及地方政府的不支持進而導致其畫下句點。一個良好的都市應是在此生活的每人都能於此地感受到歸屬感,願台灣有朝一日能有個地方能讓喜歡音樂祭的人們引以為傲,而他人也能藉由音樂季更認識當地。

圖/文:張詠晴 編輯:張亦萱

--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畢業成果展

| 非日常洞見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109級 畢業成果展 NCKU Urban Planning Dept. Graduation Exhibition | 展期 | 06.07–06.10, 2020, 每日09:00–21:00 | 地點 |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茉莉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