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邁入 30 歲的這一年,我離開了釀酒師的工作,準備轉職成為 UI/UX設計師 Ep.3 — AAPD 第一屆 UI 線上設計實戰營

來源:AAPD UI 設計線上實戰營 活動平台

課程簡介:
AAPD UI 設計線上實戰營是一個線上同步的 UI 設計課程,課程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總共有四週的課程內容,其中包含了四堂主線課程(校長 Simon主講)、四次作業解說(班主任 Kat 主講)、四個資訊股長(業界前端工程師 Zet)Office hour、三次主題講座、三次的學員線上交流活動及數不清次數的加開再加開的班主任 Office hour,課程的最後學員會以小組的模式合作完成一個畢業專案,並由課程師資來給予回饋。

課程售價:
約 15,000 元(原價 19,800 元)

課程時間:
2023/06/27 ~ 2023/08/09,共 40 天

原本打算用一個提供資訊的方式來寫這篇文章,但攻略文的方式實在不太適合我,所以我決定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回憶實戰營這段時間的體驗和想法。

🌝 高度沈浸的線上學習體驗

總體來說我非常滿意這一次實戰營的學習體驗,雖然這次的實戰營是以線上的方式進行,不過 AAPD 團隊在營造學習環境上花了非常多的心思,除了把學員分成四個班級,更營造出一個虛擬校園的氛圍,隨著課程的推進, Discord 上不同的校園大樓會隨著一一解鎖,校園團隊也會在各個大樓頻道上釋出學習資源並公布課程消息,每個班級也都分配了一個班長協助處理學員的各種疑難雜症(還有催繳作業XDD)。

除了創造出來一個 AAPD 校園宇宙之外,AAPD 團隊也會時不時的在 Discord 交流平台上拋磚引玉(講冷笑話),除了課程範圍內的主題之外,也會有大神學員們分享延伸討論內容和回答問題,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氛圍對整個學習環境大大的加分,而這也是我在加入課程之前就期待可以得到的附加價值。

左圖:AAPD 學院校園地圖 (Discord + Notion),右圖:Discord 校園大樓列表。圖片來源:AAPD UI 設計線上實戰營

🌝 即時同步的互動與回饋

在過去各種主題的線上課程的經驗裡,對我來說其中一個最大的痛點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很難及時地得到解答,雖然自主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非常的重要,不過我也認為在尋找解答過程中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所找到的答案並沒辦法很針對性地解決到眼前問題的這個循環是非常挫折的。

針對這一個問題,同步的線上實戰營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方,在百分之百的同步課程直播上,學員們不只可以在 Zoom 上即時提問和討論之外,團隊還提供了 Slido 平台的方式讓大家匿名提問(不提供線上巧克力傳情服務XDD),團隊還會把課程時間內回答不完的問題分類整理起來並在課程後做出回饋,除此之外在課外的時間 Discord 的平台也很好的發揮了社群的功能,串成了一個密集交流的大腦區塊鏈。

校長及班主任會在課程進行中即時回答Zoom及Slido上的提問,並在課程結束後整理歸納所有問題

🌝 一個珍貴的團隊專案機會

課程的畢業團隊專案是我決定參加這次實戰營最主要的原因,思考過很多可能性之後,我相信參加一個由有著豐富經驗的設計師們所主導的合作專案是我在正式進入業界之前累積協作設計經驗最好的方法(覺得很可惜沒有參加之後的設計挑戰賽,也許之後再來分享決定不參加的理由),會這麼想有幾個主要的原因。

首先,因為合作專案是屬於課程的一部份,所以設計出來的結果是會得到業界前輩的回饋的,除了成果之外,團隊合作的過程我們也得到了不少幫助,雖然組員們都是第一次合作的電腦另外一端的設計師,但有著 AAPD 團隊的協助我們也順利的完成專案;再來也是考慮到萬一在合作的過程中發生什麼摩擦,有主辦方的協調至少專案也比較不會有半途而廢的風險。

最後也必須要在這邊 Shout out to 實戰營的組員們,大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只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來完成一個網頁設計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要感謝超 Carry 的組長(雖然他們應該不會看到這篇文章),這段時間內除了豐富的課程內容之外,我也從組員們和實戰營的其他學員身上偷學到了很多設計技巧和思考模式,這些戰友們應該就是這段時間裡我得到最珍貴的寶藏了吧。

實戰營畢業專案封面,👉🏻Case Study版本看這邊

除了上面提到的豐富收穫之外,這次的實戰營對我來說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想要在這邊忠實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不過我想 AAPD 團隊在之後的實戰營課程中一定也有辦法克服這些困難,並迭代出更棒的學習體驗。

🌚 受眾太廣,參加課程的學員們基礎能力落差太大

第一週 (W1):建構核心 UI 設計觀念與思維

第二週 (W2):活用 Figma 功能與進階操作

第三週 (W3):深入設計交付與工程協作

第四週 (W4):業界實戰設計與作品呈現技巧

第五週 (W5):畢業專案執行週

上面這些內容是這次實戰營的課程課綱,從內容來看的話其實會發現整個實戰營涵蓋的範圍很廣,從基礎的 Figma 操作到幫助學員與業界實際需求銜接的主題都 cover 到了,雖然放眼看過去會覺得課程很完整,但實際上會遇到的問題是這每一個主題,也就是每一週主線課程的兩個小時時間內我認為要把工具的使用、設計觀念跟設計交付等主題都講清楚其實是不太夠的,而也因為學員的組成從剛開始接觸的初學者到已經有工作經驗的設計師都是接收著一樣的課程內容,在過程中就難免會有「課程在 Figma 操作部分的教學著墨不夠」和「課程花太多的時間在基本操作上而壓縮到進階內容的時間」等在兩個極端上的回饋同時出現。

以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來說,學習 Figma 基本操作是非常需要花大量時間練習的(最一開始的時候光要搞懂 auto layout 的邏輯就折騰了好多個挫折的夜晚),而我認為在這個方面的學習其實選擇非同步的線上課程是比較適合的方式,因為非同步的影片可以隨時暫停、重播、調整影片速度,根據每個人學習速度的不同大家也可以配和自己的步調來調整學習的進度。

而以線上實戰營的形式來說,我自己認為把內容跟受眾聚焦在已經熟悉工具的使用但想要提升設計思維和業界需求能力的「中高階初學者」會是比較適合的,因為這些觀念和思考方法比較會需要即時的討論及反饋,而有能力自己產出設計成果再從過程中找到問題並在課程社群中提出的方式才是這短短 40 天的課程能夠產出的最大價值。

雖然提出了很多看法,不過這些都是從我自身角度出發觀察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也許 AAPD 團隊有他們的考量,又或許實戰營的其他成員們也有不同看法,但說了這麼多也不會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我真的在這 40 天內學到了非常多靠我自學是得不到的經驗,所以如果也在努力想要成為 UI/UX 設計師的你或妳不幸的(?)看到這篇文章,我絕對還是會大力推薦未來的實戰營課程,絕對值回學費。

實戰營結束了三個多月才產出了這篇文章,其實中間除了拖延症之外也花了很多精神在整理 Case study、架作品集網站、開始投履歷還有忙一些拍攝的案子,接下來求職的過程應該會滿需要常常寫東西來舒緩焦慮的,就讓我一點一點的分享這段旅程吧!

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

--

--

Wei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關於設計、關於攝影、關於旅遊、也關於生活上的一些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