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之道

尼十兄
3 min readMay 14, 2016

自從讀了莊子以來,「無為」這概念一直不斷在文中出現,參考了許多的解釋,總覺得像隔層紗,似花非花似霧非霧的。

初讀《莊子》時曾把「無為」當作「無所作為」、「無欲無求」為解,但如此解釋不就顯得太過於消極了嗎,而求道不就等於是有所為、有所欲了嗎?這樣矛盾的感覺著實令人不快。又有人將「無為」當作「不要如何如何」解之,但如此之說又似是矯枉過正,這和「庖丁解牛」的精神又相悖離,還是沒能讓我感覺就是「無為」的全義。

直到近日對這一段話反覆細讀,才對「無為」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於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帝王》

這段話幾乎是《莊子》內七篇的結論段落,確實精妙,一開始就講了四次「無為」,但對於無為之意不得甚解的我,竟然也是從這段話得到了對「無為」更深的體認,正所謂答案就在問題裡呀!

無為名尸:不為名聲而爭名,若名得,則順其自然。

無為謀府:不為謀算而作謀,若謀有,則順其自然。

無為事任:不為任事而求事,若事任,則順其自然。

無為知主:不為得智而巧智,若智至,則順其自然。

從以上的解釋可以得到「無為」的核心意念,而這意念中竟也包含了從「有為」反證出「無為」的精神:

「不為了如何,特地如何(有為),若真如何,則順其自然(無為)。」

例一:不要為了富貴,而去爭求財富,若真得富貴,就順其天意。
例二:不要為了愛情,而去強求情感,若真得至愛,就順其自然。

這裡的順其「自然」就是順其「天地之道」,也就是中段所述之精意:

體盡無窮:盡量去體認、體會、力行天地之道的無窮及廣大。

而遊無朕:如南郭子綦嗒焉似喪其耦般地,以無我的姿態逍遙遊人間世

盡其所受於天:完全的感受及運用天道所授予的機運。

而無見得:而心沒有成見。

亦虛而已:只要心「虛」即是(這裡的「虛」呼應的就是「心齋」中的「唯道集虛」)。

可見「無為」並不是刻意去拒絕,若真刻意去拒絕了,也還是落入了「有為」裡了。反倒「無為」是以順其自然為原則去反應發生的事物。

接著最後段就說了至人是如何作到「無為」的方法:

至人之用心若鏡:至人用心照見事物時,當如鏡般不因事物好壞而有偏見。

不將不迎:不刻意將就也不刻意迎接。因為一有將就或迎接,就是刻意的「有為」了。

應而不藏:遇事只作該有的反應,不論生氣、快樂、悲傷、忿怒,事過後就不放心上。當然遇事要如何反應,又是另外如何修為的問題了。

故能勝物而不傷:如此就能不被事物所傷害了。這裡的「物」指的就是「齊物論」了,而又以該篇的「天籟」泛指人世間所有的事物。所以若能像至人般的作到「無為」,也就不會被世間所有的事物傷害到了。

行文至此,對於「無為」的釋義也有了更完整的概念了,但隱隱還是覺得仍有其更深的意涵,不過我就不強求了,也許哪天哪時,我又有更周全的體悟,就順其自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