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心無罣礙

祖母:孩子,今天過得怎麼樣?學校有什麼新鮮事嗎? 孫子:今天很難過。放學回家的時候我路過妳以前帶我去公園散步的地方,妳什麼時候再帶我去? 祖母:孩子,今天祖母不行。你想再聽個故事嗎?也許心情會好一點。 孫子:好吧祖母,妳給我講一個故事。 祖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鎮上住著一位勇敢的少年。他經常冒險,幫助村民解決各種困難。有一天,他遇到了一條謎一般的河流… 孫子:算了,祖母,換個故事吧。 祖母:那麼這個呢?曾經有個和藹可親的老木匠,他住在森林深處的小木屋裡,經常為過路的旅人提供幫助… 孫子:不,這個也不好。 祖母:那麼讓我再試一個。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有一群可愛的外星生物,他們擁有驚人的智慧,並致力於保護宇宙的和平… 孫子:不!不!不!祖母,這些故事怎麼都不像妳以前的故事那麼好。以前的故事又精彩又有趣,我要聽以前的故事。 孫子顯得比平常更加激動,甚至開始有些哽咽。 祖母:孩子,孩子,別哭別哭,那讓我最後再說一個特別的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奶奶與孫子相依為命,孫子就是她的快樂,也是她的一切。老奶奶很會講故事,她每天都為孫子的世界注入無限的想像力,她希望這些想像力能幫著孫子克服難關、面對失去。但奶奶終究老去,在生命走到盡頭時,只剩一點氣力的老奶奶決定將她的智慧留在程式碼裡,在過世之後繼續和孫子聊天,陪著孫子長大。等到孫子不再令人擔心,老奶奶再安心離去。

【短篇】心無罣礙
【短篇】心無罣礙

【文化】年節談談家庭與愛情

from a dude who probably should not talk about this 這似乎是個很適合過年的題目。但我得先說,我不但遠遠不是專家,而且還多半是高級負面教材,就像我其他的文章一樣,寫的永遠是自我總結反省,而不是傳教指導,希望找到一些有類似想法的朋友交流。話雖如此,這些內容大概仍然擋不住前妻的白眼,如此極端地翻動眼球是很累的,我把這認定是一種關懷異類同胞的表現,內心相當溫暖。 On Families 做任何事都差不多,由最終目標慢慢向前推似乎是個比較好的做法。最近看了一些哈佛的相關研究,其中最有趣的,是研究人們在年老時的健康與快樂由何而來。 哈佛的成年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進行了 85 年,近期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叫 “ The Lifelong Power of Close Relationships”。該研究追蹤了 2,024 位橫跨三個世代的男女性,試著找出到底是什麼讓人們長久的健康與快樂。多年的研究指出對身心健康及長壽有最廣泛及深遠影響的不是職涯的成功、運動或是健康飲食,而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 85 年的研究要縮減成一個結論,就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活得健康也長久,我們應該要深耕培養各種溫暖的人際關係。他們搜集了五十歲受訪者們的所有資料,在五十歲擁有最好關係的人們,到了八十歲時也在身心上活得最健康快樂。與伴侶相處的時間更多,尤其在令人滿足的關係下,更能保護他們在情緒低潮時的狀態,人生也過得更愉快。相反的,寂寞對人生的負面影響是肥胖的兩倍,死亡的機會升高 26%。

【文化】年節談談家庭與愛情
【文化】年節談談家庭與愛情

【Web3】靈魂幣薪水 & 影響力股票

為公眾領域創造激勵機制 近幾個月在公共財與公民組織的領域打轉,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忙,其實挺感恩的,Protocol Labs 的前端實驗與零時政府的十年去中心經驗都讓我受益良多,最感恩的當然還是那些跟我一起航向多元宇宙的朋友。 但讓我晚上睡不著覺的是我要如何謝謝和持續激勵這些無償幫忙的朋友們。過去幾個月我們探索了許多不同的 web3 技術與可能性,這篇文章為我目前的想法做個小結。 the old private 傳統的帝國或商業有非常明確的激勵機制,古羅馬軍隊時薪水表示一個士兵可以領取多少鹽(salary 的字根便是 salt),中國古代薪水則是砍柴汲水報酬的直翻。十七世紀荷屬東印度公司開始公開交易股票以獲得早期資金,無論是對軍隊還是公司,這樣的機制不但供給了貢獻者穩定的生活,也給予了資本利得的希望,激勵著人們為最能賺取商業利潤的組織擠盡腦汁,揮灑青春。 這樣的激勵機制帶著我們走過了千年,斯密那隻透明的手將社會上最聰明的腦袋推向最高薪酬的發放者,資本主義持續蓬勃發展,同時,不是為了創造利潤而存在的公共領域急速萎縮,吸引力再也不如歷史形容的那般。那些為社會創造許多價值的事業,對抗全球暖化、為難民發送糧食、教育偏鄉的小朋友,如果不是擁有足夠燃燒的熱情與犧牲生活的決心,人們多半不會向這些方向行進,這等於是跟同儕眼中的美好生活過不去。這當然不代表公共領域沒有人才,還是有很多極度聰明的人們為著公共努力而奮鬥,只是無法規模化的吸引更多人才為社會的整體利益付出努力。

【Web3】靈魂幣薪水 & 影響力股票
【Web3】靈魂幣薪水 & 影響力股票

【文化】以事成人

如果人力不再是資源 前幾天我想了想十年前的在矽谷創的業,又想了想二十年前在高中考的試,記起了三十年前跟弟弟吵得架,再往前就真記不得了。我只記得當時都覺得這些事都不得了的重要,一定得成功、一定得考上、一定得吵贏,現在回過頭看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那些重要都早已煙消雲散。 煙消雲散後仍然站在眼前的是當時的家人、朋友或是愛人,清楚記得的是那些一起大笑的暢快,互相安慰依偎的夜晚,更容易記得誰是好朋友,又或誰大概不會在未來繼續往來。 相對於科技產業裡的朋友們我絕對是個理想主義者,當然到了這個年紀還這麼天真似乎也有點詭異,這也沒辦法,近年不斷自我挖掘的結果還是把我推往了更多的同理與人性。有趣的是這麼多年我也累積了不少實際的知識與經驗,當自我更加明確後,便開始對既有的知識經驗有了新奇的角度與看法,也更容易思考世界是否能有所不同。 去年我曾經跟我的教授說過我想把自己定義成科技產業裡的人道主義者,試著從更人性的角度去講些產業不愛聽的話。我花了點時間寫了一本童書,目前暫譯為迷航烏托邦,萬一張嘉元老師有把插圖畫完的一天的話,那年底應該會出版。迷航烏托邦講的是科技業裡的我們如何找到快樂與意義,把我的創業生涯做了個中繼的小結,結論自然也躲不過一路來所建立的人際關係。

【文化】以事成人
【文化】以事成人
Noah Yeh

Noah 在 NFT 區塊鏈新創設定現實又充滿想像力的未來競爭策略。第一位進入美國帕森設計學院全球高管碩士就讀的台灣人,同時也是 NFL 超級盃主播與美式足球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