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武士》三個武士、四個墳塚

影評不在家
4 min readMar 26, 2017

--

《七武士》(七人の侍, 1954)結尾,盜賊們輸給有七武士庇佑的農村,倖存的農民正在水田歡慶插秧。

僅存的三名武士站在塚前,武士領袖看著這個景象卻說:「我們又輸了……贏的是擁有這片土地的農民。」

勝利後不是開心的情緒,反而是一種無法回頭的落寞。

因戰爭而生的三種人:盜賊、農民、武士

農民與武士原本是互不相干的階級,但在混亂的戰國時代促起另一種人的存在,也就是盜賊。那些盜賊原也是武士,但因戰敗而失去城主勢力,為了自保而成為搶奪村莊的盜賊,仗勢農民沒有武力自保,只能成為欺壓的對象,這也是《七武士》的開頭。

電影的農村為了求生存,想到雇用武士的做法。飽受其他人的嘲笑,終於勉勉強強在城市湊到七個浪人來保護村莊。

農民跟武士階級開始有了接觸,但相處上兩階級多年來的矛盾也漸漸顯露。在電影的最高點便是菊千代發現農民暗藏戰敗武士的兵器,讓所有原本對農民有一絲同情心的武士們感到厭惡,除了菊千代之外,他出身農家深知農民的醜陋面。

還有一幕,村名見到一名被七武士俘虜的盜賊,全部衝上前想打死盜賊。正當七武士忙著制止村民,一名老婆婆蹣跚地舉著鋤頭走向盜賊,原本紛亂的景象頓時安靜,大家全看著老婆婆。這場戲光一個動作足以表達農民長年來被欺壓的怨恨。

武士們才知道彼此的懸殊,講求公平正義是無法跟長期受到迫害的農民溝通的,這些對他們來說都不切實際。

另外一個小插曲,志乃跟勝四郎的愛情是兩階級交手最為天真的時刻。

但兩人的愛情還是面臨階級的考驗。在森林的花田,志乃罵勝四郎膽小不敢行動。直到戰爭前一天,兩人才真的有突破(把爸爸氣得半死)。雖然我有點覺得志乃刻意被描寫成思春少女,還是勝四郎比較有矜持不隨便踰矩。

無論如何,戰爭結束後,小倆口也只是互看一眼,從此不再有交集。志乃強忍淚水在水田唱歌插秧,勝四郎望著志乃的背影。

勝利的是擁有土地的農民

武士跟農民漸漸打破彼此的成見,開始互相信任。七武士把武士最高的理念發揮到最大,不惜犧牲自己,去成就群眾的目標。農民也被武士的精神感染,不再只是作為被動者,他們開始覺醒為自己的生存打拼。

最後七武士只剩三人還活著。

而勘兵衛最後所說的話很耐人尋味:「我們又輸了……」

這意味武士雖從來都不是勝利者。以往武士是為了城主而存在的殺人武器,雖然被武士精神包裝過一番,但大多時候是拿來當工具人,用來成就城主的豐功偉業。然而七武士這群人卻甘願為階級較低的農民犧牲奉獻,同樣地是為別人打出一片天,武士自己卻什麼也沒得到。

或許這就是黑澤明所謂的武士精神。

不過,這當中是否有要歌頌農民階級的意味?

武士跟農民的階級究竟有沒有打破呢?

描繪女人魔幻的時刻

在《七武士》裡面,有幾個鏡頭用非常魔幻、非寫實的方式表達。

一個是志乃在花田勾引勝四郎的時候,鏡頭特寫志乃的臉,兩人用近到逼近壓迫的眼神互看彼此。不同於西方直接接吻來得直接,當中的情感卻也同樣強烈。

另一個是利吉被盜賊擄走的妻子,這段用非常鬼魅的方式表演一個幾近瘋狂的女子,眼神飄移卻又好似知道外面有事情要發生,神情不停反反覆覆。

這種描繪女人的方式,看來只有日本才有辦法這樣展現。

簡言之,《七武士》的劇情線非常簡單,打鬥、眾人排場也都非常流暢,不失精彩。動作鏡頭剪接的流暢度也是一再被各電影學院拿來當作教材。若想品味黑澤明用極簡單的行為即說明非常多事情的功力,這部片也很適合拿來咀嚼。

--

--

影評不在家

沒有好雷壞雷,不理IMDb和爛掉的番茄,重新用衛生紙般潔淨的眼睛看電影吧!https://www.facebook.com/nocine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