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聞所論壇:與AI同行1】人機協作時代來臨 新聞業界思考倫理規範 培養運用AI能力

記者/紀泰永、攝影/羅思涵

臺大新聞所於10月6日舉辦論壇「與AI同行:探討新聞傳播產業與教育的挑戰與未來」,由多名媒體科技業及學界專家,分享在生成式AI快速發展對新聞產業產生的種種變遷。與會的媒體主管不約而同地提出,對人機協作時代宜制定相應倫理,並機及培養新聞工作者使用AI能力,讓AI成為媒體的救星,而免於成為新聞殺手。

臺大新聞所針對AI對於新聞產業帶來的挑戰和變遷,邀請新聞、科技業專家,討論新的新聞產製方式。

第一場主題「AI如何影響新聞產製」中,主持人臺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談到,AI替新聞業帶來種種便利,包括新聞推薦系統、自動翻譯,甚至偵測假新聞。但各媒體將AI放入新聞產製過程後,衍生出新聞倫理問題、記者工作權受損,同樣值得探討。洪貞玲表示:「AI帶來的優劣利弊之於新聞業,如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臺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表示,新聞業已把AI投入新聞產製流程,但相對應的倫理問題仍須處理。

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悲觀表示,如2021年澳洲政府所通過的新聞議價法,要求大型平台如Google、Facebook向新聞媒體付費後,因AI能統整資訊、撰寫地方新聞,導致媒體節省支出,解僱新聞工作者。平台給的錢未能幫助到新聞產業。胡元輝更呼籲,如果媒體不設置AI相關規範,使提供給AI的資訊並不正確,便會導致「進入AI的資訊是垃圾,出來的也會是垃圾。」的狀況發生。在台灣的新聞生態不夠健全的狀況下,必須加緊腳步建立AI準則,避免產生更大的新聞倫理問題。

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對AI時代的來臨感到憂心,也呼籲建立新聞產製的AI準則。

天下雜誌的共同執行長暨內容長吳婉瑜談到,天下目前的晨間國際新聞,正是透過人機協作,讓AI去掃描各國際媒體新聞,替讀者整理出五則要聞。然吳婉瑜表示,起初與AI公司合作時,發現AI掃描出的要聞並不符合天下的眼光,經過雙方一年討論後,才有現在的成果。吳婉瑜提及,從這個例子便可以看見人機協作上,科技業與媒體業人士如何去了解彼此需求十分重要。

儘管人機協作時代來臨,但新聞業人才在新聞現場的所見所聞、原創內容和專業判斷,AI都無法取代。吳婉瑜強調,新聞是有價的,包括天下等國內外媒體,都決定不將自家內容提供給OpenAI進行訓練,以發展各媒體獨有的新聞產品。

天下雜誌的共同執行長暨內容長吳婉瑜,表示新聞是有價的,媒體應保護好內容不被AI所用。

製作民視AI主播「敏熙」的光禾感知執行長王友光提到,當用戶把與自身相關的資訊交給AI,使AI建立用戶的知識庫時,AI獲得的不只是我們的文字,更是我們的思考方式。現行AI影音生成技術不僅克服場地人員限制,可以進行全天候拍攝,AI同時也能夠依據大數據生成新聞腳本,甚至透過語意分析,使AI主播擁有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產製多元新聞亦兼具高效率。但王友光也坦言,目前敏熙因《廣播電視法》規範,需受民視編輯部人工審核,並且依照其給予的內容播報。

光禾感知執行長王友光表示,AI生成新聞的技術多元,但仍須受到媒體審核。

聯合報總編輯范凌嘉以瑞典媒體NTM利用AI撰寫新聞為例,2021年AI根據政府所提供交通資訊、房地產數據,產出的快報新聞或短稿為NTM帶來940萬流量人次,記者僅有490萬。范凌嘉提到,AI能幫助記者減少產製每日新聞,騰出雙手去進行更深入的採訪和調查。AI之於新聞業看似無所不能,但范凌嘉說到,在聯合報以AI產製新聞的實驗中,AI所寫的新聞稿生硬、標題並不吸引人,少了「人味」要素。

范凌嘉說,未來新聞業競爭的場域在於控制AI的能力,如何讓AI幫助記者,使產出的內容更有價值,使AI成為媒體的救星;同時仍要針對AI設下規範,保護數據,避免AI成為另一個新聞殺手。

聯合報總編輯范凌嘉呼籲新聞業必須擁有控制AI的能力,避免AI成為新聞殺手。

--

--

臺大新聞所 NTU Journalism

臺大新聞所創設於1991年,宗旨為「培養新聞傳播進階人才,提升新聞傳播專業水準」。 在臺灣,本所是唯一以提供進階的新聞專業教育作為目標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