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的困境:後疫情下的社區醫療

台大醫訊
Nov 16, 2023

--

本文刊於《臺大醫訊》第十九刊(後疫情)

受訪者:詹其峰醫師

撰稿:b09林郁娟

訪談:b09林郁娟、b09鄭宇彤

這一次的疫情,不只影響醫療場域,也改變了社區的健康照護模式。我們訪問了家醫科詹其峰醫師,來了解疫情對社區醫療的衝擊,以及疫情趨緩後的改變與未來發展。詹醫師目前擔任社區醫學科主任以及社區醫療群計畫主持人,不僅擁有多年社區醫療經驗,也對後疫情下的社區醫療,有非常細膩的觀察與深入的見解。

台大醫學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家庭醫學科兼任助理教授詹其峰醫師

後疫情 vs. 疫情中:解封對於社區醫療的影響和改變

問:疫情稍緩,臺大醫院或家醫部有什麼政策上的改變?

醫院政策是以疫情指揮中心為基準,又因為醫學中心是重要的醫療單位,政策會再更嚴謹一些。之前的政策是有門禁,探病、看診與進出醫院都有限制。而在4月左右,門禁政策就有轉變,在東址和西址、住院區和門診區其實也都不一樣,門診區比較寬鬆;東址門口還是會要求出示看診單等證件資料,但是西址不用,而且西址側門開了,通行出入口就有更多選擇。其他的醫院應該也有應對疫情轉變的政策變化,但光是臺大醫院就可以看到差別了。

問:之前有門禁時,老師有覺得病人變少嗎?

疫情一開始就有明顯變少了。住院病人減少,急診也shut down。家醫部配合醫院感控中心的管制,門診量也有下降;而醫院的感控中心則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管理。從衛福部的統計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在住院就診率或是門診就診率,110年度的統計就診率都比疫情前的108年還要更低(註)。

附註:

住院就診率:108年:8821 / 110年:7771(單位:每十萬人口就診率)

西醫門診(不含急診)就診率:108年:91238 / 110年:88403(單位:每十萬人口就診率)

就診率計算公式 = 患者人數 * 100,000 / 年中人口數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

問:就診量變少除了門禁外,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

可以思考那這些病人去哪裡?本來一年每人平均看診15次,會是哪些病的病人不見了?可能是原本小感冒、流感、腸胃炎、呼吸道疾病等會就診的病人,所以耳鼻喉科、家醫科的就診量就會下降。而比較少這些疾病就診原因就能是,因為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有比較良好的衛生習慣所致。

後疫情 vs. 疫情前:經歷一整個疫情對於社區醫療的影響和改變

問:後疫情時代,還有遠距視訊醫療嗎?

COVID-19的視訊門診一直到3月都還有,4月時就合併到疫病門診。因為這個時候是否確診不重要了,之前需要通報確診人數是為了掌控醫療體系的負載,避免醫療量能超載。

而在遠距醫療的方面,疫情前就有部分特殊情況的醫療項目是納入遠距醫療的,例如山地、離島地區因為交通不便,而會使用遠距照會;這部分的規定和限制都是根據《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所訂定,臺大醫院也一直都設有遠距照護中心,以遠距居家照護的方式維護個案的居家健康,算是社區醫療的一部份。而在疫情之下,衛福部就有另外公告了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規定,在疫情時期擴大了遠距醫療的涵蓋範圍與內容。不過,疫情趨緩以後,這種視訊診療也就取消了,回到原本法規規定的遠距醫療範疇。

遠距醫療有它的必要性,只是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需求。那我們就可以思考未來會需要全面遠距醫療嗎?但根據疫情中和疫情後的比較來看,分級醫療應該是更需要優先推廣的。疫情時的檢傷分類4–5級都沒辦法進入臺大就診,而現在則是想看病都可以掛號。

問:老師覺得經過疫情後,大眾有比較了解分級醫療的概念嗎?

還是有的,在疫情的時候大家要看病比較會想到「我要先在診所看」,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還是民眾看診的習慣還是慢慢回到疫情之前的觀念;分級醫療的觀念還需要多加傳播。2016年健保署有在推行分級醫療,希望醫院門診量年降百分之十,希望重症才到醫院就診;像是拿血壓藥等等慢性照護,留在基層看就好。

問:在疫情中「家庭醫師社區醫療群」有發會甚麼樣特殊的功用嗎?

「家庭醫師社區醫療群」我們推行很久了,從2003健保署公告試辦計畫前,我們就開始做了。我是2002年開始當主治醫師的。從R4後先去當校醫兩年才回來臺大醫院,開始做pilot study,到現在大概有600多群家庭醫師社區醫療群。

相較於英國的公醫制度,它們的功能是讓民眾先找負責的家醫科醫師,再轉介後續的專科醫師;臺灣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高齡長者,多重疾病多、就醫次數多,希望透過醫療群的方式進行個案管理。

在疫情中,家庭醫師社區醫療群主要發揮的功效在於,因為他們是相對有組織性的單位,5–10家院所結合起來只要有一個leader就可以推行各項政策,加上參與醫療群的病人數這些醫療院所的忠誠病人,所以防疫期間的各項政策推起來比較容易。這些醫師都是第一線開始做,例如提供病患視訊診療、去社區打疫苗等,家醫科也在這裡扮演十分重要的一環。在疫情之後,這樣的醫療群也還能持續發揮組織能力或是政策推行的功用。

參考資料:〈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積極投入新冠肺炎COVID-19社區防疫〉,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詹其峰 李思潔 林嘉俊,2021.09.11.

未來社區醫療還會有可能如何發展或轉變?

問:老師認為未來的社區醫療還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

未來醫療產業的變化,包含遠距醫療、居家醫療、視訊醫療、AI等,這些都是重點,要盡量多發展。因為流感其實大概十年以後又有很大的Antigen shift,也可能又會有一波疫情。人類不斷從事件中學習教訓,醫學教育也要隨著疫情進步。

另外,步入超高齡社會的醫療體系也要面對更多的失能者、醫療費用上漲等狀況。在預防醫學的方面,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讓這些人長者都得到照護、減緩失能;而在疾病治療的方面,透過研發、藥物、診斷工具、開刀手術讓他們cure,不能cure的要comfort,在這個情況下,居家照護或是末期照護就很重要,對於不同類別健康程度的病患也應該要有相對應的照護方式。

我的志業是未來每個人都有家庭醫師;對每個人來說,最常看病的對象就是你的家庭醫師。我們期待的是,有一些像是癌症、重症的病人,可以盡量留在醫院治療,其他病患就要分流到基層院所會比較好;像是臺大醫院的分級醫療暨轉銜照護管理中心(Referral Management Center, RMC)就一直在這方面努力,不過分級醫療與家醫制度的推廣也還是需要政策的同步推行才行。

--

--

台大醫訊

《台大醫訊》是台大醫學系系學會文刊部之刊物,由學生自行寫作、編輯、發行。 承續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醫訊》精神,我們從台大醫學生的主體性出發,以文字的力量付諸社會實踐與關懷。誠如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灣大學醫學院前身)前校長高木友枝所言:「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負醫生的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