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作人大哉問▶ ▶ 嘻哈音樂製作人:rgry 來了!

第七屆台大音樂節團隊,在今年寒假拜訪了六位幕後音樂人,這次要介紹的是──新銳嘻哈音樂製作人rgry,做beat快速簡潔,說話自成rgry語。台大音樂節派遣一名小編來翻譯本次專訪的創意文法,還原對話輕鬆呈現,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學不來他的特立獨行。

Q:請Randy簡單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Randy張世群,這是我的中文名字,我的音樂名字是叫做rgry。

Q:甚麼時候開始做音樂玩音樂?

開始做是在2013年,那時候跳舞拉到背受傷,在床上躺了兩個月不能動,還是想要做點音樂相關的事。剛好室友說想嘗試DJ的東西,我就想說我也試試看自己做點音樂,室友就能放我的歌。後來發覺這滿好玩的,就繼續做下去。

Q:除了做音樂有喜歡做的事情嗎?

我很喜歡跳Breaking,但老了,很多傷(扶腰),還有打電動。

Q:玩音樂讓你覺得最棒的事情是?

我找到音樂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我對這個東西……就是很多東西都很簡單,我也沒有學過樂理,只有學過鋼琴──但我媽媽說我小時候好像跟老師吵架──我覺得音樂給我一個想法是,You can do this. 他就給了我一條路吧,因為除了這個我不知道我以後會做什麼。

Q:如何定義製作人這個身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身分,因為像在美國編曲人就是製作人,但是在台灣就分成了很多部分,一首歌有編曲人、作詞人,還有別的。所以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但我認為製作人比較像是一個掛名,每個作品下製作人會去製作的範疇不一定相同,像是母帶之類我都是自己在做,所以其實我也還在找定義。

(編:rgry留給喜愛音樂的各位「定義製作人」的另一種詮釋,大家也可以由此觀看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其產製細節。)

Q:關於做音樂的某些堅定想法?

不要想太多,把它做好就好。因為我觀察到很多人沒有把作品做完──我說只是「觀察」到哦,不是在罵人(笑)──而且沒有完成的作品不少,我很明白這是出於完美主義。可是我覺得因為我們是人嘛,在成長。如果我今天做一百分(努力)在這件事情上,一百分就是說我沒有睡覺哦,五六天,一直在修一直在修,弄到一百分──我是說有可能,因為我覺得一百分(完美)其實是不可能的,沒有東西是一百分的──你現在的一百分(作品完成度),有可能是明年的三十分(小編要混亂)。因為你把那麼多作品做完,一定會進步啊。(編:對於這個問題rgry試圖數學化闡述他的概念,為了好讓各位理解他的跳躍性思維,只好忍痛留下精華。)

如果你沒有做完這個東西,就無法經驗到我覺得在製作上最重要的事情

——把作品完成。

我只要花了十分鐘以上的時間做一首歌,就會做完它,一方面也是需要結束的儀式感,否則會感到施力點被分散。我做事情的時候需要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

另外是,我創作需要做得很快。像是屁孩的專輯(《屁文觀止》,rgry是專輯製作人)其實有很多歌是一天錄音、一天混音、一天做母帶就完成了。然後我回去聽我覺得很棒──這樣很棒耶,你的作品你回去聽你覺得很棒!我發現我作品都沒有花太多時間,是以當下的感覺組織出來的。像是〈買榜〉,或者〈她gucci的時候眼淚總是prada prada的dior〉,這首是因為已經有水水的beat,所以做得更快,但也不代表「快」就會讓作品質量變得粗糙,而且很多人也滿喜歡的。

關於「創作必須快」這件事,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人一直在變,所以不在那些當下做完,作品本身會失去一致性,如果我沒有抓住當下的靈感,就無法在之後寫完作品。所以這也就讓我想到,我不會留下任何beats拿來以後做,很多人會問我有沒有留下來的beats可以用,但我真的完全都沒有。(笑)

rgry擔任屁孩Ryan首場演唱會《屁孩感謝祭》DJ

Q:你的音樂有一些聲響很特別,有沒有哪些是用特別的方式得到的?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帥。如果我可以做一種風格讓大家知道這就是rgry做的──所以一開始我才會放自己的beatag,因為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會常常resample東西然後把舊的丟掉。所以有時候跟我合作的音樂人他們想拉回去聽舊的素材,發現「欸你怎麼刪掉了?」但我如果還有這個option就會分心──如果你覺得你這個聲音很厲害,那就再做一個更厲害的出來就好。意思是不要往後面看,要一直一直往前走。而你在resample的過程中會慢慢發展自己的風格,所以我有很多奇怪的聲音就是在這種習慣上做出來的。

「只有我會這樣做,所以只有我可以擁有這個聲音。」

Q:做beat喜歡samle什麼聲音?

我最近滿喜歡sample Youtube的,因為什麼聲音都在上面找得到。欸那個問題是什麼?對了,我其實很喜歡取樣人的聲音,還有動物的聲音,因為他們organic,再用digital的東西後製,(編:超譯成「有機物的數位化」會比較好理解嗎──小編亂譯!不過就是這種結合的想法~)因為人和動物,還有像一些生活上的東西,都很棒,那是大家平常會接觸到的東西。觀眾聽到的時候會有種既視感是,聽過這個聲音但是又不太認得是到底什麼。讓大家去猜,我喜歡這種感覺。

Q:尋找靈感的方法?

人,和朋友。像是對朋友說,“ Let’s make a song about this.” 光是這樣跟朋友一起玩就可以激發非常多靈感。還有就是我會去聽音樂,有時候聽嘻哈,聽到這個人有滿酷的beat,但我不太聽詞──所以我最喜歡的團是Wu- Tang Clan啊,他們的詞很淺。就像這次〈是在哈囉〉大家都在說這歌詞沒有料,到底在說什麼。但我就喜歡這樣重旋律歌詞其次的風格啊。

(小編提問:「我也很好奇你怎麼看這件事?」)其實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每個人都喜歡不一樣的風格,很多人喜歡聽故事,或饒舌有所謂的「學院派」之類,歌手用peotry教你道理,但我聽音樂不想聽你講什麼,I wanna have fun! 如果我真的要學習怎麼生活,我去讀書、去上學就好了啊。聽音樂就是要放輕鬆,我不要有一個人告訴我要怎麼生活。欸剛剛那個問題是甚麼,我有點迷路?對對對,尋找靈感的方式,所以我會聽音樂,還有跟朋友聊天……(不斷離題自己聽不下去笑場),打電動也可以。(rgry語畢笑崩。)

Q:想請你分享做音樂遭遇過的困境?

困境的話,就是transitioning,要怎麼說?「轉換。」對,轉換,因為以前是自己做音樂,好玩嘛,做完放在網路上有人去聽,很free,但現在比較專業的時候做完一首歌有可能半年後才會出,有一些細節跟程序要處理。但像前面有提到我做音樂喜歡風格怪異,而且作品完成的時候它代表了我當下的感覺和想法,現在比較難這樣做了。一開始在這過程的轉換需要調整下,不過現在就很好了。

Q:Randy能小小透露近期將釋出的作品嗎?

希望很快我會有東西出來,希望。(詞窮)

其實低調的他表示會有新作品,歌迷也請低調地期待!

台大音樂節 x 製作人大哉問將迎來最後一集!stay tuned

--

--

台大音樂節 NTU Music Festival

趁我們還是學生,我們想挑戰現實,勇敢地完成一場夢。 5/16–17 第七屆台大音樂節【迷樂島】歡迎登島!